前一阵,老公带儿子去看望一个老同学。

因为儿子的学校,安排了相关企业的调研。而这个老同学,刚好在相关的企业工作。

这个老同学,一直没有结婚。

年轻时很帅气,意气风发。很多女孩子喜欢他,身边从来没有断过女朋友。

但是,每次交往前,他都明明白白说清楚,自己是一辈子不准备结婚的。

很多女孩子虽然是冲着结婚去的,但还愿意赴汤蹈火的跟他在一起。

这些女孩子,估计个个都觉得凭自己的魅力,终有一日能让他改变主意,走进婚姻。

但每一段感情,基本上都是因为女方看不到希望,退缩后无疾而终。

说实话,我感觉老公年轻的时候,还是挺羡慕他的。

自由自在没有负担,是每一个年轻人的梦想生活吧。

我其实都很羡慕他的自由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公说同学苍老的很厉害,已经和社会脱节了

老同学很热情地招待了他们俩,对我儿子非常好,照顾有加。

非常热情地带着他参观,介绍企业相关情况,并且对孩子的就业前景给了很多建议意见。

回来我问他现状如何,儿子先发话了:

我觉得他看起来很沧桑的样子,看起来比爸爸老多了。

原来,因为他没有结婚,父母很早就过来和他同住了。

他现在和年迈的父母同住,父母身体又都不太好,基本上是离不了人了。

虽然家里请了保姆,但是他也基本上两点一线,不仅很少和以前的同学联系,也没有什么新朋友,感觉和社会脱节了。

老公谈起他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怜惜。

感叹他的同学,当年初恋女友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成了家,现在应该也是温馨的一家人。

不会像现在这样,感觉已经被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组建家庭提供的是人生的意义感

其实作为一个过来人来说,我觉得,组建家庭并不是为了消除孤独和寂寞。

毕竟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些孤独,是注定要一个人默默消化的。

但亲密关系提供的,是人生的意义感。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人生的意义会有一次质的升华。

你会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如此重要,世界上有一个人,原来会这样的依赖自己。

原来两个人养育一个孩子,也需要如此的相互配合和依赖。

有人依赖,被人依赖。

这种充实丰沛的亲密关系,能让人获得强大的心灵能量。

所以才会有所谓的为母则刚,为父则强。

而缺少亲密关系滋养的人,更容易觉得人生趋向虚无,丧失目标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结婚,将失去和一般人群的共同话题

在年轻的时候,父母健康,年轻朋友的话题也都一样。

我记得我刚刚结婚,还没有孩子的时候,我们还经常和这个同学一起出游,他也带着他的女朋友。

那时候的确感受不到,他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但是自从我们有了孩子,他来看过一次孩子之后,我们就渐行渐远。

毕竟,自从有了孩子,我们心心念念的就都是养儿育女,家教、学习、补习、择校、升学……

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了。

我们开始有我们自己的圈子,一群情况相近的朋友,开始组织亲子出游。

而他们这些单身的,开始游离于我们之外。

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也怕孩子闹腾打扰了他们的雅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要高估自己承受孤独的能力

记得有人问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离死亡到底有多远?

其实他前面就隔着两个人:父亲,母亲。

当这两个人相继走了之后,我们无论现在年龄多少,其实都已经真切的看到了死亡。

所以千万不要高估自己承受孤单的能力,一个人不结婚不生孩,年轻的时候,可能还不觉得太难过。

而当自己的父母老迈,尤其是父母走了之后,那种扑面而来的孤独感,足以让一个人绝望。

那个时候,你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血脉相连的直系亲人,再没有那种血浓于水、毋庸置疑的牢固的亲情。

而且这种年纪,也很难再找寻到那种可以相互慰藉、相濡以沫的感情。

这种时候,人还未老,但已经被社会抛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代年轻人,有很多人觉得,朋友没那么重要,亲人也没那么重要,一个人的日子也很快乐。

自由自在,没有太多管束和责任,一个吃饱全家不饿。

这种独身的日子,年轻的时候,父母健在的时候,可能真的很快乐。

但也要对将来的孤独寂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当然,没有沟通没有爱没有包容的家,其实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充其量只是一个屋子,一个容身之地。

只有能够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的家人,才是自己的心灵港弯和灵魂的归处。

本文由莫道生原创,欢迎关注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