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你最近都在哪里消费过?还会用到现金吗?对许多年轻人而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或许都是否定的。尽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天天都要和人民币打交道,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金所扮演的角色却越来越少,以至于成了人们眼中的“生面孔”。

从扫码付款到“刷脸”消费,随着支付技术不断升级,钱包不再是出行时的必需品。然而,在大多数人享受无现金交易所带来的便利时,也有一小部分人,在特定场合下,因为各种原因,不便或不愿使用电子支付,而更倾向于使用现金。其中,有不熟悉新技术、玩不转电子设备的老年人,也有出门在外,手机突然没电或发生故障的人,还有出于消耗手头现金、破零钱等需求主动付现的人。

从人之常情出发,这些人对现金交易的需求正当且合理,应当得到尊重和满足。尤其是老人这样的“技术弱势群体”,更不应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迫“掉队”。而就法理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也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收款时不得拒收人民币。

遗憾的是,一直以来,总有部分商家只顾一己之私,而将消费者的感受和法律要求丢在一边,以各种借口名目拒收现金,给现金消费者造成严重不便。更加严重的是,倘若人民币现金在我国境内都不能“畅通无阻”,其法定货币地位又如何能得以稳固?在这种情况下,由有关部门出手对拒收现金乱象展开整改,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伸张,也是维护我国人民币流通秩序的题中应有之义。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一口气公布了15起拒收人民币现金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各行各业、各种场景,充分说明我国消费者使用人民币现金的权利受到的是“无死角”的保护。其中,某些收费主体明目张胆地拒收现金,或是蓄意对现金付款设置不合理的高门槛,均受到有关部门的行政处罚;也有一些收费主体,虽然设置了现金支付渠道,但以业务繁忙、没钱找零、不收硬币等借口推诿卸责,被有关部门责令改正,而未予以行政处罚。

从这些案例来看,处罚商家并不是相关整改的目的,有关部门还需切实保障现金支付不受阻碍,改善消费者体验。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监管机构深入到个案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打通现金支付的末端“堵点”,解决让消费者头疼的难题。

中国人民银行本次公布的这批典型案例,对杜绝“现金歧视”有标志性意义。由于大多数人对现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这件事常常得不到充分重视。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信息正是要强调:纠正拒收现金,有关部门是“来真的”,不是说说而已。这次披露的惩处案例,均为2023年10月以来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果。而在未来,有关部门与社会大众也将一同对“现金歧视”睁大监督之眼,确保无人再敢“顶风作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