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在悄无声息间实现了反隐身近防炮系统的上舰壮举,而福建舰便是这一技术革新的璀璨明珠。舰上诸如此类虽小却极具分量的亮点不胜枚举,如同星辰点缀在辽阔的海洋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隐身反舰导弹的实用化,使得近防炮的拦截窗口大幅缩小,拦截率也急剧下降。然而,近防炮作为军舰的最后一道防线,始终坚守着捍卫海洋领土的重任。当敌人的反舰导弹突破了防空导弹的层层防线,逼近到军舰仅有几公里之遥时,近防炮便会如同狂暴的火龙一般,将来袭的导弹斩于马下。

然而,随着隐身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低空突防型反舰导弹披上了隐身的外衣,使得近防炮的雷达难以发现其踪迹。由于尺寸限制,近防炮雷达在探测隐身目标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拦截窗口不断缩短,拦截失败的概率也随之大幅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这一技术难题,技术储备充足的国家纷纷开始研制装备相控阵雷达的近防炮系统。俄罗斯作为其中的佼佼者,率先展示了相控阵火控雷达制导的近防炮系统。2015年,俄罗斯启动了铠甲-ME弹炮合一近防炮系统的研制工作,通过引入相控阵雷达替代老式雷达,显著提升了铠甲防空系统的识别精度和拦截隐身反舰导弹的能力。

换装更大功率的雷达不仅让铠甲防空系统能够引导射程更远的57E6-E防空导弹,还大幅提升了其综合作战能力。拦截斜距从10公里提升至20公里,最大射高也从3千米跃升至15千米。自2017年开建的21631型导弹护卫舰斯塔夫罗波尔号开始,俄军新建的水面舰艇逐步推进了铠甲-ME系统的上舰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2021年的韩国防务展上,韩华公司和现代重工纷纷展出了各自设计的相控阵雷达引导近防炮解决方案。两家公司均采用了GAU-8 7管30毫米速射炮搭配1大4小5面相控阵雷达组成的火控系统。尽管这种配置显得有些堆砌之嫌,但无疑展示了韩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上述两款近防炮系统的实际应用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韩国的近防炮系统更像是一个PPT上的概念产品,而俄罗斯的铠甲-ME系统虽然理论上已经上舰,但实际上却很难找到一艘真正装备了该系统的军舰。即便是那些装备了铠甲系统的军舰,所使用的也并非相控阵系统的版本。

正当人们猜测究竟哪国军舰将率先装备相控阵雷达引导的近防系统时,福建舰的下水给人们带来了惊喜。万万没想到,福建舰上的H/PJ-12式11管30毫米近防炮竟然是一款改进型产品,而非辽宁舰与山东舰所使用的同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较于原版1130近防炮,福建舰上的这款近防炮摒弃了传统的347型多普勒雷达,转而采用了一台方头方脑的相控阵雷达。福建舰成了全世界第一艘装备由相控阵雷达引导的近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