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的镜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杨绍卿向世界庄严宣告:解放军的“末敏弹”,堪称世界之最。早在2011年,他就曾预言中国“末敏弹”技术将领先全球。那么,究竟什么是末敏弹呢?在俄乌战争的硝烟中,我们或许能窥见其身影。乌克兰曾利用末敏弹的超音速远程打击能力,对俄军的装甲机械化部队实施精准打击,让俄军付出了数十辆坦克装甲车辆和数百名士兵的沉重代价。因此,末敏弹被誉为“天降死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代战争中,坦克数量的增加和性能的提升不断推动着反坦克武器技术的发展。而末敏弹,作为末端敏感弹药的简称,正是应这一需求而生。末敏弹的“末端”指的是弹道的末端,“敏感”则是指弹药能够探测到目标的存在并被其激活。这种弹药通常采用子母弹结构,母弹作为子弹的载体,装载多枚敏感子弹。在攻击目标时,母弹会在预定弹道点抛出末敏子弹,这些子弹能够自动探测、识别并攻击目标。因此,末敏弹是一种智能化极高的弹药,专门打击坦克的顶部装甲——这一装甲的薄弱之处。

末敏弹的研制过程充满了挑战。为了让弹药在空中适当减速,以便让弹载搜索定位装置发挥作用,末敏弹上会挂着一顶小伞。这顶小伞就是末敏弹空中减速的关键,它与螺旋式探测、自锻成形金属杵攻击等技术共同构成了末敏弹的特色。从捕捉目标到摧毁目标,整个过程仅需几毫秒。据美军实验显示,仅需10发装有6枚末敏弹的母弹,就足以摧毁至少35个装甲目标,其高效的装甲杀伤能力无与伦比。

美国的SADARM末敏弹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其研制历程跨越了数十年,耗费了近12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却后来居上,这离不开杨绍卿院士及其团队的卓越贡献。他们不仅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末敏弹,还在多个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使中国的末敏弹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中国的末敏弹技术不仅领先,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威力。例如,在2007年的末敏弹杀伤性试验中,中国采用PHL03远程火箭炮发射了6枚母弹,这些母弹在到达模拟装甲集群上空后释放了30枚末敏弹。结果,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有12辆坦克被完全击毁,活羊全部死亡,展现了末敏弹惊人的摧毁力。

此外,中国的末敏弹还在应用上进行了创新。例如,中国研制的GP120B末敏弹是世界上第一种迫击炮用末敏弹,它能够在坦克最为薄弱的顶部发动攻击,从而实现良好的反坦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