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鬼吹灯》之类关于摸金校尉的书籍令读者们观后大呼过瘾,令人大开眼界,但那是小说中的想象,不会成真。而在现实生活中,却真实存在一位盗墓“高手”,而且他寻宝从来不借助于高科技,却一找一个准儿,这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偶遇风水宝典

姚玉忠出身并不算很好,家里有八个兄弟姐妹,排行第三的他没有在学校读几年书,就进入社会了。其实,姚玉忠只是进入到了砖厂打工,弄点辛苦钱,不至于饿肚子。

但姚玉忠对于新事物很感兴趣,在家中找到一本缺了角的风水书籍。在上世纪70年代,这种书籍是不允许被公开发行的,因而姚玉忠看得是小心翼翼,也很认真。一本很薄的册子,竟然被他翻了有上百遍,其中一些风水知识,都被他记得滚瓜烂熟。

姚玉忠的老家在内蒙古赤峰市,那里是红山文化发源地,地下埋着许多文物宝藏。那时候都是国家组织文物人员组织挖掘,而当地的一些农民,也会悄悄地从石墓的边缘地带搞一些瓷器、砖块啥的,有懂的人就说,这些都是文物,能卖大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姚玉忠通过有限的知识,逐渐琢磨到,古代的帝王、贵族建房子都要讲究风水,死了之后,埋在哪里,肯定也是算过的,否则,怎么能保佑后代平平安安呢?于是,按照书中提示的方法,姚玉忠开始了实践验证。

实践造就绝活

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到红山文化地区进行验证了。根据书中的介绍,姚玉忠先在脑海里琢磨出自己的设想,墓地的门会朝哪个方向开?整体的墓葬群走向如何?什么地位的人会设计什么样的墓?之后,他开始逐一验证,遇到不符合的地方,姚玉忠还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在兴趣的驱动下,姚玉忠很快就找到了寻找古墓的诀窍。原先乡亲们关于墓葬和文物的一些话语,再次在他的耳畔响起。彼时,正进入到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开始活跃起来,姚玉忠也蠢蠢欲动了。

姚玉忠先找了一处古墓下手,就收获了一盏玉器。他跑到黑市上,竟然获得了2000元的收入,可把姚玉忠给高兴坏了。要知道,那时候多数人在工厂辛辛苦苦干活,一个月才几十元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姚玉忠决定专门干这一行了。经过多年的实践,姚玉忠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比如,他会根据土壤的颜色和成分来判断下面是否有墓葬群,也会通过敲击地面来判断下面的泥土层有多厚。

姚玉忠一般会选取春末到秋初这一阶段下手,挖完的墓,他会重新埋起来,还会在上面撒一些草籽,这样没几天,小草长上来,别人就看不出有人曾经在这里动过手脚了。

关外高手落网

所以,姚玉忠干盗墓这一行有20多年,从未失手,甚至被盗墓界尊称为“关外第一高手”,属于现实生活中摸金校尉的“祖师爷”级别的人物。而在姚玉忠手下,也有200多名徒子徒孙,与姚玉忠一样,都是凭借风水这一绝技来寻找古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2013年,考古人员发现某地的墓葬被破坏掉,于是报案。公安机关经过侦破,抓捕了姚玉忠。经过案件审理,姚玉忠在这些年中一共获得不义之财高达5亿元,大部分被嗜赌成性的姚玉忠给挥霍掉了。

2015年12月,姚玉忠被判处死缓。有些人对姚玉忠遭遇感到惋惜,认为他有一身探墓的真本事,只是没有用到正道上,有些遗憾。但人就是被贪欲所侵袭,逐渐偏离主道而堕入歧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