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朝阳区获悉,目前,朝阳区已建成21个教育集团,实现公办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100%全覆盖,孩子们可以就近享受均衡优质教育。全区现有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高中500余所,在校学生达34.2万余,基础教育体量约占全市1/6。区内国际学校35所,国际学生和外籍教师规模均居全市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朝阳区坚持“内扩外引”,通过优化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联合办学等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聚集和学校规模扩充。以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为例,它拥有11所分校、25个校址,贯通从小学至高中的12年基础教育,通过集团管理层级设置、校区捆绑式发展战略、成立“学科研究中心”和“骨干发展中心”“集团质量管理中心”等多种管理形式,形成独特的集团化管理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建设教育集团,能进一步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加强集团内部教师沟通交流、开展学生校际间留学,有力提升教育集团内各成员校、学区内薄弱校、新建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打造有益孩子学习成长的教育平台。”朝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朝阳区还因材施教开展学校特色教育,打破学科界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思维习惯,让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其中,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入选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王选创新实验班”落地十余年,以科学家精神引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国女排原总教练郎平的母校陈经纶中学开设排球课程,遴选各学段优秀学生成立“郎平班”,开展“郎平杯”活动;朝阳区实验小学师生荣获40余项国家专利;呼家楼中心小学牵头发起PDC教育联盟。

未来,朝阳区将继续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高校高质量教育合作,加快优质规模学校布局建设,让更多孩子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推进五育融合,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实现朝阳教育高质量发展,迈进特色教育强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