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军司令部中,脾气大的彭老总一向爱训人,就连副司令员韩先楚和洪学智都曾遭过彭老总的怒火。但据司令部机关干部们回忆,独有一人例外,彭老总对他不仅没有动过怒,还十分尊敬。他就是志愿军参谋长、彭德怀的左膀右臂解方少将。

1955年授衔时,解方仅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人称“双料少将”)。为此,彭德怀为解方鸣不平说道:“解方仅是少将,我看我彭德怀顶多是个中将!”

这是气话,在彭老总的心里,解方的军衔不应该只是少将,给个上将都不为过。但实事求是地说,若论解方的贡献和战功,评上将不足,评中将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为他改名字

解方原名解如川,他的名字还是毛主席改的。解方于1908年出生在吉林省的一个地主家庭,虽然他从小衣食无忧,家境很不错,但他在家里的地位却不高。他的父亲娶有两房,他为大房所生,母亲的娘家家境一般,小妈不仅年轻貌美,还有强盛的娘家做后盾,逐渐把持家中的大权。解方以及他母亲和奶奶经常遭受小妈的欺凌。但解方十分争气,自幼有着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学习十分出色,与小妈所生的儿子从小抽大烟,欺男霸女的行为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后来解方凭借自己勤奋好学考入了奉天省会中学,父亲对他的态度也慢慢转变,经常瞒着小妈给他寄生活费,算是在物质上对他的补偿。解方自己省吃节用,悄悄地又将钱寄回来给自己母亲和奶奶。

解方在奉天高级中学毕业之后,被东北军派遣去日本留学,回国后被编入东北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1930年,22岁的解方加入东北军,后来曾担任张学良的副官,张学良对他十分器重,给的评价是“难得奇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方善于游说,精通英语、日语,思维敏捷,言语犀利,人称“解铁嘴”,曾三次被张学良派遣到两广密见李宗仁和白崇禧,联络合作抗日。

1936年,解方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留在东北军中工作。抗战爆发后,晋升为51军114师师长,被国民党授予少将军衔,后来经常被称为“双料少将”。

1940年6月,由于潜伏在东北军中的地下党负责人暴露后叛变,解方被党组织要求撤离东北军,前往延安。1941年初,解方抵达延安,正式公开了共产党员的身份。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解方时,毛主席风趣地说:“你回家了,解方了,就叫解方好了!”

于是解方将军就将名字从解如川正式改名为解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方为何能担任志愿军参谋长?

解方在抗日战争中后期担任的是120师358旅参谋长、吕梁军区参谋长。抗战胜利后,解方奉命重返东北,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副参谋长。

1948年12月,原四野第一兵团改编为12兵团,肖劲光担任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伯均担任副司令员,解方担任参谋长。兵团南下后,1949年4月,韩先楚担任12兵团第二副司令员兼40军军长,而解方兼任40军副军长协助指挥解放海南岛的战役。

解放海南岛战役时,面对薛岳制定的陆、海、空一体化“伯陵防线”,解方提出了针锋相对的“积极偷渡,分批小渡和最后登陆”的攻岛战术,得到了林彪和罗荣桓的赞同。最终,解放海南岛时的战术也是按照解方提出的战略进行实施的。

1950年6月,海南岛战役结束后,解方和12兵团正在武汉休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解方当晚就连夜写信给四野的首长,主动请缨北上。7月7日,周恩来总理召开关于北方边防问题的会议,大家一致认为由13兵团北上组建东北边防军较为合适。林彪在会上提出,13兵团司令黄永胜不合适,让15兵团司令员邓华与之对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13日,东北边防军正式成立,以13兵团加上四野指挥部工兵、炮兵、汽车兵等组成,共计25.5万余人。粟裕担任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担任副司令,萧华担任副政委,李聚奎担任后勤部司令员。13兵团司令员由邓华担任,赖传珠担任政委,解方担任参谋长,杜平担任政治部主任。解方能够担任13兵团参谋长主要是在解放海南岛时提出的战略受到林彪的重视,再者他连夜写信主动请缨北上,其次解方是东北人,便于开展工作。

解方虽然是13兵团参谋长,但并不代表他就能担任志愿军参谋长,首次出国作战,何其重大,当时我军人才济济,担任彭德怀参谋长的人选大有人选,彭德怀和中央为何最终选择了解方呢?主要有两点折服了众人:

1、解方到达东北之后,片刻没有停下来,他认为出兵只是时间问题。解方记忆力惊人,判断也极准,他在担任13兵团参谋长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熟悉了整个兵团的人员编制、装备状况。并且详细考察了鸭绿江的地形、水势、桥梁等情况,还收集了大量关于朝鲜战场形势的情报。

当时朝鲜战争爆发已近2个月了,朝鲜人民军控制了南朝鲜百分之90以上的土地。解方判断出朝鲜人民军后方空虚、兵力不足,美军将以部分兵力与朝鲜人民军周旋,主力则会选择在平壤或汉城地区大举登陆。如果真如他判断的那样,朝鲜人民军将会腹背受敌,朝鲜的局势将会大反转。解方赶紧将自己的判断向邓华和洪学智汇报,并且以三人的名义向中央军委起草了报告。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立即安排了人员仔细研究,最终判断出麦克阿瑟将在仁川登陆。果不其然,9月15日,美军在仁川大举登陆,朝鲜局势逆天反转。可惜的是,毛主席给金日成和斯大林的提醒没有得到重视。

解方的判断之准确,震惊全军,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10月8日,毛主席命令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随时准备入朝作战。彭德怀在此前已经是被确认为志愿军的司令员,解方根据自己的判断,向彭老总提出了出兵朝鲜前应该做的两点建议:

为了防止美军轰炸桥梁,过江后兵力不足,陷入被动的情况。应将志愿军全部集结于江岸待命,在夜间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辑安三路同时过江;入朝之后难以就地补充,应计划建立好固定的供给点、线。

解方提出的这两点都被彭德怀所采纳。

由此两件事,上到中央,下到彭德怀和13兵团司令部,都认为解当可以堪当大任。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彭德怀担任司令员兼政委、邓华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洪学智、韩先楚任第二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指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眼中的“诸葛亮”

在抗美援朝战役中,解方作为彭德怀的智囊一点都不为过,解方在指挥作战上也许不如邓华、韩先楚等人,但在料敌如神、谈判精准、计划周密这些事情上,解方是当仁不让的。

在出国第一次作战时,解方对敌军北上的路线、速度和兵力都判断奇准。但在战役发起前,彭德怀就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志愿军司令部和邓华的指挥所之间没有建立有线电话,无线电话在打响前不能使用,只能靠电台联络。但战役部署的电文一般比较长,通常一个来回要一两天时间,按照常规必定延误战机,紧急时刻,解方安排电台人员同时上班,分两班倒,彭老总开始口述后就传一组,流水线作业,这种方法两个小时就能完成指挥部之间的信息传递任务,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第二次战役时,解方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诱敌深入方案,深合彭德怀之意。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彭老总每次遇到迟疑难以决断的军机大事时,就习惯性地看看解方在不在,如若不在,就会对通信员大喊一声:“叫诸葛亮来谈谈情况!”

彭德怀口中的“诸葛亮”就是解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8月,彭德怀准备发起第六次战役,但是他的心里没底,当时“诸葛亮”外出了,于是彭德怀就给解方发报让他谈谈看法。

解方通过深思熟虑之后,给彭老总发电:“当前敌人已有强大纵深的强固设防,又是现代的立体防御,是不可小视的。如我们以现有力量和装备进行攻击,其结果有3:攻破了敌阵,部分歼灭了敌人;攻破了敌阵,赶走了敌人;未攻破敌阵,而被迫撤出战斗。不管哪一种结果,伤亡和消耗均会很大,尤其后者对我是很不利的。相反,如敌离开他的阵地,大举向我进攻,我以现有的力量和装备是可以将其打垮,而求部分歼灭的,代价也不会很大。”

彭老总看后,在综合考虑之下,决定放弃了第六次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不下校,抗战不上将”

1955年授衔时,当时负责军衔评定的是国防部和解放军总干部部,作为国防部部长的彭老总看过名单后,发现解方仅仅只是少将,为此愤愤不平地说:“解方仅是少将,我看我彭德怀顶多只是个中将!”

其实当时影响军衔评定的因素很多,不仅仅只看战功、职位和资历。如若单凭战功和职位而言,解方凭上将不足,评中将却是绰绰有余的。57位开国上将都是正兵团级,中将大多为军级干部,当过志愿军三兵团副司令员的王近山将军和志愿军九兵团副司令的王必成将军两人被授予中将军衔时还嫌军衔低了而大闹,而他们的领导解方仅仅只是少将,从职位上来看,解方只是少将,军衔确实低了。

解方担任过东联副参谋长,直接合作的是林彪和罗荣桓两位元帅,后来担任12兵团参谋长,合作的是开国大将肖劲光,属于正兵团级干部。同时,解方担任志愿军参谋长,协助彭德怀指挥志愿军时,开国上将中有19位去过朝鲜参与指挥作战或谈判,解方指挥过11位上将作战,与8位同级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很多开国中将仅仅只是军级干部,兵团级副职都没捞到。

在授衔时,共有一百多万的干部参与,工作量巨大,所以就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如果按照标准来,有3000多名老红军因没有文化等原因连少校都评不上,当时剩余的老红军仅仅只有5000多人。所以毛主席和周总理叫上几个老帅商议后,作出了“红军不下校”的决定,3000多名不够资格的老红军全部授予少校军衔。而同时也作出了一个不成文的决定“抗战不上将”,如果是在抗战及之后参加革命队伍的,不是立有重大战功或特殊贡献,将不被评选为将级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方是1936年才入的党,1941年才正式公开的身份。比如像韩练成将军,他长期潜伏于国民党军中,周总理说,如果按照起义将领的标准,他将被授予上将(起义算特殊贡献),如果是按照我军同志来算,则只是中将(资历不够)。所以说,解方虽然职位高,还指挥过不少开国上将,给元帅和大将当过副手,但按照资历来看的话,他的资历尚浅。另外,解方出生于地主家庭,这点也有一定影响。

但中央为了表彰其作出的巨大贡献,解方被授予800余名少将之首,作为少将第一名,也算是对其贡献的认可和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