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在朱老总、刘伯承元帅等共同努力下开始北上。与此同时,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过草地后,先后发动了一系列战役,控制了甘南大部分地区,形成了与中央红军大会师的有利局势。10月初,在古老的会宁城外,伴随着欢呼声、鞭炮声、锣鼓声,红一、四方面军的两军战友们含着激动的泪花,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正在北上的红二方面军听闻红一、四方面军已经会师的消息,他们激动万分,脚下不由得轻快了许多。10月下旬,红一、二两大方面军的将士们终于胜利会师了。至此,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派想围歼红军的阴谋破产,同时对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也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欢呼的喜悦声中,党中央也面临着一个困难的抉择,该由谁领导红军呢,也就是三军主帅由谁来担任?毫无疑问,朱老总肯定是总指挥,但具体指挥红军作战的前敌总指挥还有待商议,作为指挥作战的人选,关乎着三大主力红军协调统筹指挥,当时合适的人选有5位:分别是贺龙、彭德怀、徐向前、刘伯承、林彪。

红军三军会议休整几天之后,贺龙见到了他久违的老友周恩来总理,两人有着十分深厚的情谊,分隔8年之久再次重逢,两人激动不已。一阵寒暄过后,周恩来总理的一个问题将气氛凝结了,但没想到的是,贺龙的回答让他再次感动不已,也让他对贺龙再次敬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老总两把菜刀拉出一个军

贺老总于1896年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的一个将门世家,他的爷爷早年是武举出身是清军将领。贺龙的祖上是农民起义军将领,后来被迫加入清军来到了湖南桑植,这个地方的习俗将居民划分为“军、民、客、土、苗”5家,贺老总家属于汉族军家,他们村自幼人人习武,他的祖父是武举人,父亲是有名的“贺拳师”,一家人能文能武,而且很有侠义心肠,在当地影响颇深。贺老总早年曾念过5年的私塾,后来辍学跟随村里人走马帮,这些经历和家庭环境养成了他侠义的习气。

贺老总18岁那一年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他号称两把菜刀(也有说柴刀)闹革命起家,逐渐从湘西护国军的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建国军军长师长拉出了一个军的人马。参加革命短短12年,贺老总硬是单枪匹马上阵打出了一片天下,已然让他虎踞一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是党员的贺龙将一个军交给了党

1927年7月28日傍晚,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政治部主任的周逸群带着周恩来总理来到驻地见到了军长贺龙。两人一见如故,周总理也开门见山,对贺老总分析了天下的局势,谈了中国共产党对政局的看法和主张,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和精辟的见解让贺龙在思想上豁然开朗。

随后,周总理说明了将要在南昌发动起义的意图,并且让贺龙担任总指挥。当时贺龙的一句话让周总理震惊的同时也十分感动,贺老总当即十分激动的表示:“组织上叫我干啥我干啥,我一切服从党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当时的贺老总前途似锦,什么也不缺,却偏偏愿意抛下一切,去过前途未知的生活。还不是党员的贺龙当时的地位很高,在同一时期,后来的十大元帅朱老总是南昌市公安局局长,叶剑英是师级参谋长、刘伯承离开川军还没有军职。而参加起义的重要将领们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贺老总是参加起义的将领中实力最强的一位,不是党员的他毫不犹豫地将一个军交给了党,这样的胸怀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南昌起义失利后,不少人对革命失去了信心,也有不少人恐慌前途未卜,还有人离开了部队,正处于革命困难之际,贺老总又一次感动了周恩来总理。为了稳定军心和士气,也为了表明态度,贺老总要求火线入党,越快越好。1927年9月初,贺龙在瑞金一所学校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周逸群和谭平山,周总理在贺老总入党宣誓上讲了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建红二方面军

1927年11月,贺龙、刘伯承、林伯渠等人辗转到了上海,贺龙一见到周总理就是十分亲切,明明有很多话要讲,偏偏堵在心里说不出来。随后他紧紧握住总理的手表示说:“我是在党处于困难时参加革命的,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跟着党走。”

周总理表示让贺龙前往苏联学习军事,贺老总刚刚表态要听从党组织安排,所以没有说些什么。但他回去之后觉得十分不甘,还是想继续搞部队,而不是去苏联。他和周逸群无话不说,把这些想法告诉周逸群后,周逸群和他去见了周总理,周总理当即表示支持。

谈完工作后,周总理让贺老总去见见家人,贺龙当时愣住了,他刚刚到上海,做梦都想不到,家人是怎么提前安全转移到上海的,原来这一切都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的。那一刻,他深深地感到了党组织从政治上到生活上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士为知己者死,贺老总更加坚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党组织的援护和帮助下,贺老总、周逸群、卢冬生、李良耀等人安全地抵达了湘鄂边区,迅速在贺龙老家桑植组建了红四军。一边打仗一边发展群众,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贺龙等人在湘鄂边区遍地撒种,创建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组建了红二军团。

1934年8月,萧克和任弼时率领红六军团西征。10月,在贵州东部与贺龙红二军团会师,随后成立了红二方面军,贺龙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任弼时为政治委员、萧克担任副总指挥。11月,贺龙发动了湘西攻势,建设了川黔革命根据地,部队发展为1.7万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是长征中几乎没有损失的部队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正式开始。为了分担中央红军的压力,他带着部队不断袭扰国民党反动派,为中央红军减轻压力。

贺龙在得知红一、四方面军长征之后,也不顾辛苦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毫不犹豫地响应中央,拉着部队开始长征。

蒋介石为了阻止红二方面军长征,命令胡宗南和王均率领大军对贺龙部前堵后追。得知红二方面军的形势后,红一、四方面军同时派出部队接应红二方面军。贺龙率领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刘家坪出发,转战湘、黔、滇、康、川、青、甘、陕8个省,历经一年之后,终于在甘肃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在会见红二、四方面军部分领导时,谈到红二方面军对贺龙和任弼时说:“你们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昏了头,硬是让你们转出来嘛!出贵州、过乌江,我们是付出了大代价的呢。二、六军团却讨了巧,就没有吃亏,你们1万人,走过来还是1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习。”

也确实,红二方面军从开始长征时的1.7万人,到胜利大会师后,红二方面军还有1.1万人,是红军三大主力参加长征损失最小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龙的话再次感动周恩来总理

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肯定要有统一的指挥,当时合适的人选有彭德怀、贺龙、刘伯承、徐向前和林彪。

红二方面军在休整几日之后,周总理来到了红二方面军的指挥部,见到了阔别已久的贺龙,两人从南昌起义之后,已经八年未见了。嘘寒问暖一阵之后,周总理问了贺龙一个十分严肃而重要的问题:“三个方面军会师后,军队由谁能指挥?”

贺龙想都没想就当即表示:“让彭德怀同志统一领导吧!红二方面军是党的部队,完全听从党的指挥!”

贺龙的这一席话再次感动了周总理,他为贺龙的胸怀再次赞许。贺老总开着玩笑说道:“这已经是让我第二次表态啦。”

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要多么宽广的胸怀才能毫不犹豫地舍弃军权,又要多么高的觉悟才能心甘情愿地在幕后默默付出。纵观贺老总的一生,他始终把民众和党的利益放在最高的第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