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内,人至少要花1/3的时间用来睡觉,但是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发现自己没有那么“爱”睡觉了,睡眠总是很浅,容易在凌晨起床,睡不着,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吗?还是预示着什么疾病呢?

62岁的赵大爷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扰,自从退休后,他就出现了反复头晕的情况,近期有所加重,前往医院就诊,在询问病情过程中,患者表示自己多次求医,外院颅脑ct检查结果显示脑动脉供血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其进行查体,未见异常指征;病史询问亦无特殊情况,为其安排住院,进一步排查是否由器质性损害导致头晕。余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提示血流速度增快,考虑该症状由功能性疾病引起

经颅部血管内如果出现血流速度增快,则需排查是由于功能性还是器质性疾病导致。前者多表现为血管痉挛,是由长期的劳累、精神紧张等情绪因素所致;同时长期失眠可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血管痉挛,而后者则多由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问其睡眠情况,患者表示自己退休后睡眠质量亦较差,夜间多梦,容易凌晨早醒,平时人也显得很疲惫,没什么精神,脾气还特别暴躁,为其进行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测量,提示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症状,明确诊断为早醒型失眠

通过交谈得知,原来患者之前是个工作狂,如今退休彻底闲下来了,却无法适应现在的生活,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抑郁、焦虑的情绪,并且影响到了睡眠,出现了头晕等不适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其进行心理疏导,并通过服药改善夜间睡眠质量,调节植物神经、治疗抑郁情绪。经过五天的治疗后,其症状以及心理状态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患者也表示愿意尝试融入到退休生活中去,继续改善其心理状态。

临床上,头晕可以由许多疾病所引起,睡眠质量较差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因素。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很难意识到自己的睡眠问题,认为多梦、早醒是上了年纪的正常表现,但是睡眠质量差远没有大家想得如此简单,其背后可能暗示着某些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文,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早醒型失眠以及其所相关的疾病。

一、为什么会出现早醒失眠?

总是在凌晨起床,或者较往常起床时间早,这其实也是一种失眠,被称为早醒型失眠,这样的情况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多见,可能暗示着一些疾病的发生。人的睡眠主要分为两种,快动眼与非快动眼。我们通常将前者称为深睡眠,在这一睡眠期,肌紧张减弱,交感神经活动进一步降低,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进一步减弱,也更容易做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正常成人的整夜睡眠中,两者多交替出现,前者一般持续20-30分钟后进入后者,3-4点的时段会有一个完整的快动眼睡眠时间。

在这一时期内,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脑的耗氧量以及血流量增多,所以一些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疾病也易在夜间发作,导致患者凌晨醒来,例如哮喘、心绞痛、阻塞性肺气肿缺氧发作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凌晨3、4点属寅时,而这一时段又属肺经。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就是古代的丞相、宰相,心为君主之官,肺为丞相辅助君主,这形象的表达了肺有助心行血的作用。

肺既可以调节人体呼吸,又可以调节血液流动,如果肺功能出现了问题,自然容易在这个点苏醒。

非快动眼的睡眠,通常较浅,这一类型的睡眠在前半夜经常出现,并且,正常来讲,人从清醒状态到睡眠状态,一定会经过该状态。在这一阶段中,人体五感以及骨骼肌的反射、循环、呼吸等都会随着睡眠的加深而降低,并且逐渐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体感觉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前卫投射,这一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换言之,它能促使人觉醒。通过神经纤维刺激主司觉醒的脑区,人就可以在睡眠状态中被唤醒,有一些疾病就会刺激大脑的这些神经纤维,将刺激传递到与觉醒有关的脑区。

老年人总在凌晨早醒,一部分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年龄增长,机体内的褪黑素则会相应降低。如果老人有白天睡眠、打盹的习惯,那到了晚上,体内的褪黑素就不够用了,可能会出现夜间早醒的情况,排除生理因素,有哪些疾病会导致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老人夜间早醒?医生提醒:或暗示这3大疾病!

第一种:心脏病

不管是心绞痛还是左心衰,都有可能会出现夜间呼吸困难的情况,导致老年人夜间早醒,这是因为在夜间,人通常采取平卧体位。而这种体位会导致回心血流增大,心室容积增大,引起心肌收缩力加强,相应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心肌的耗氧超过了冠状动脉的贮备能力时,就会出现心绞痛以及左心衰的夜间端坐呼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人体在睡眠中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周围血管阻力下降,会导致冠状动脉的灌注量减少,引发心脏绞痛。这种情况在白天紧张、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更加严重。这种疾病在夜间频发,意味着病情的加重,容易演变成心肌梗死,如果出现了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垫高枕头,减缓回心血流量增大来预防这类疾病在夜间发作;白天也要尽可能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起伏过大,夜间诱发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种:帕金森

该疾病临床上以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等复杂的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其本质上是一种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

但其实,该疾病多数患者都存在睡眠障碍,以夜间早醒为主要症状,其主要发生原因在于部分治疗该疾病的药物容易导致夜间神经兴奋,或者精神、情绪异常,引发夜间睡眠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诱发该疾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退行性变以及该疾病的主要表现发作性肌肉强制,都可通过神经传导诱发觉醒。如果出现了夜间早醒等睡眠障碍以及运动障碍症状,极有可能为该疾病,要尽快去医院进行排查。

第三种:抑郁症

根据数据统计,在2005年-2015年间,全球抑郁症患者人数占全球人口的4.4%,到2030年,该疾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疾病负担之一。

这种疾病不仅导致人们精神健康受到影响,出现情绪低落,焦虑、脾气暴躁等异常情绪,还会出现各种不适的躯体化症状,例如睡眠障碍、胃肠道不适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90%的抑郁症患者都会出现失眠等睡眠障碍。抑郁症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过高,这种因子可以通过影响5-羟色胺以及多巴胺的合成以及活性增加抑郁症发生可能,而5-羟色胺以及多巴胺同时又有刺激神经兴奋、促觉醒的作用。

人体昼夜节律主要由时钟基因转录以及翻译的正负反馈环路共同调节,而时钟基因中的单核核苷酸的突变,则与抑郁症发生相关。如果这种节律发生紊乱,可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促进皮质醇分泌增加,促使发生过度唤醒,并且,这种紊乱还会影响到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传导,影响抑郁症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睡眠障碍与抑郁症之间有着双向关系,二者都可以引发对方的发生或者加重。临床研究中发现,如果患者的睡眠得到改善,其抑郁症状也能得到一定的好转。

抑郁症不是年轻人的专属病,这种情绪的生病可以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老年人对情绪异常的认知通常不够,很可能将病态的情绪归结于本年龄阶段正常的情绪波动,而不积极接受治疗。如果频繁出现了早睡等睡眠异常情况,或者其他不适的躯体化症状,要及时就医接受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中赵大爷的看病一波三折。从简单的头晕,排查到了睡眠障碍的异常,又由此发现了患者持续的抑郁状态。最终三管齐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这种睡眠障碍也不单单只是失眠,也提示着身体其他方面出现了病理变化。老年人容易出现以早醒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更要提高警惕,有异常情况或者不适症状及早就医。

参考文献:

[1]苏敏,刘春风,罗蔚峰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研究 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5(03):279-282.
[2]徐捷,赵鹏,张心保,等.抑郁症的早醒与睡眠脑电图的关系[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04):260-261+264.
[3]胡荣,林建龙,黄 丽,等.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5(35):2513-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