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就是象征着现代日本的作品吧”

最近我上网的时候在推特(现在叫X)上刷到了一条非常离谱的短动态。这条动态是一位日本推主发的,动态包括一张配图和一句注释,配图里是一位年迈的妇女,站在一片残垣瓦砾的前面,昂首仰望头顶的天空,天空中有几架飞机划过,它们在点缀着朵朵白云的蔚蓝天幕上留下了几道洁白的尾迹。而它的注释则是简简单单的一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象征着现代日本的作品吧。(これ今の日本を象徴する一枚だな。)”

这条推文的热度非常高,浏览量足有548万,评、转、赞则分别为485条、9323次和3.8万个。推文评论区的留言绝大多数都是在吐槽日本政府,特别是岸田文雄内阁的。有人说,这是在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地震灾区拍摄的照片,照片里那位老太太抬头仰望的,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飞行表演队“蓝色冲击波”。他们奉了岸田政府的命令,驾驶着自卫队的飞机飞临能登半岛震中灾区,给还在震中的断壁残垣里艰难度日的震区灾民作飞行表演,鼓舞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微笑面对生活。

我循着相关信息在网上查了一下,结果你们猜怎么着?这个说法居然是真的。包括NHK《产经新闻》和《每日新闻》在内,很多日本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桩新闻——准确来说,这其实是一桩旧闻,因为它是发生在4月18日的,距离现在都快过去差不多三周了。

要说新那这件事情肯定不算新了,但是就新闻冲击力而言我觉得它还是有的。不信我这里就把NHK和《产经新闻》在相关报道里提到的原话贴出来给大家看看,看完你们就能理解我在组织这期内容的过程中那种“我看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的心情了。

NHK:《“蓝色冲击波”表演队飞越能登半岛上空,地上居民无不欢呼雀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航空自卫队的“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于4月18日上午飞越能登半岛上空,为能登半岛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加油打气,石川县轮岛市的居民看到之后无不欢呼雀跃。

“蓝色冲击波”原定于4月17日飞抵能登半岛进行表演,后因天气原因不得不推迟至18日。此次飞行表演主要集中在能登半岛地震受灾最严重的3个城市和3个城镇,包括位于地震震中的轮岛市和珠洲市。

4月18日下午1时刚过,伴随着轰鸣声,6架飞机队列整齐,在灾区上空盘旋表演,一边表演,一边还从机屁股里拉出了阵阵白烟。地上的居民看罢,无不欢呼雀跃、挥手叫好、拍照留念。

一位被地震震塌了部分房子的80多岁男子说:“自今年元旦以来,我就住在疏散中心里,一直也没什么机会能出去。这是我在过去几个月来第一次看到大家的笑脸,我真的很高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作为一个幸存者,我也在竭尽所能,尽我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振兴这个满目疮痍的小镇。”

一位 30 多岁的妇女带着她 3 岁的儿子说:“我的孩子很快乐,孩子高兴我就高兴。”

目前仍被安置在石川县轮岛市轮岛中学的一名 50 多岁妇女则说:“看着‘蓝色冲击波’从天空中飞过,我很感动,也很振奋,我感觉我自己从中获得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而在能登半岛地震的另一个重灾区,也就是石川县珠洲市,自今年初以来,珠洲市宝立中小学就一直是灾民的临时避难所。

当地时间4月18日下午1时20分,“蓝色冲击波”表演队准时出现在了宝立中小学上空,飞行编队堪称完美,地上的灾民们看到之后,无不发出大声欢呼,并且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念

据目前正在宝立中小学避难所避难的一位带着两个孩子(一个1岁,一个5岁)的40多岁妇女介绍,她在当天也看到了“蓝色冲击波”表演队的飞行表演,她觉得这简直“太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看着可真酷啊,能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就好。希望我们一家能早点离开避难所回家,不管怎么说,总之为了生活都要好好加油啊。”

二、“自卫队的表演很酷,但这和3千日元月入都没有的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相比注重人物刻画的NHK,《产经新闻》的相关报道就要简单许多的。虽然也有提及一些具体人物,但通篇报道主要还是在分享共同社在灾区给“蓝色冲击波”拍下的美照。

4月18日下午1点15分左右,“蓝色冲击波”表演队的6架飞机编队准时出现在轮岛中学(现已改为疏散中心)上空,一边表演,一边还从机屁股里拉出了阵阵白烟。为了一睹“蓝色冲击波”的风采,地上的灾民纷纷聚集在一起,欢呼雀跃,挥手致意,并且连说“谢谢”。

一名目前仍以避难者身份暂居在轮岛中学避难所的 67 岁妇女说:“他们(日本政府)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让我非常感动,让我感觉内心很温暖。”

哦,对了,差点忘了说,《产经新闻》在他们这篇报道中使用的部分照片,是共同社记者在4月18日这天,乘坐直升机,在能登半岛地震上空拍下来的。

因为是俯拍视角,所以我们从这些照片里不仅能看到“蓝色冲击波”和他们在空中拉过的白色尾烟,还能看到能登半岛地震灾区地面上的萧条景象。

虽然NHK和《产经新闻》这些日本主流媒体上的相关报道说的比唱得还好听,单看它们的新闻你还以为日本人都对岸田政府唱的这出感恩戴德呢。可事实上呢?当你把目光从日本主流媒体转到社媒平台上,比如推特上之后,对于同一桩新闻,推特上的日本网民对“自卫队飞机飞赴地震灾区表演”一事的评论可就没有那么客气了。各种尖酸刻薄的声音不绝于耳,和NHK和《产经新闻》报道中提到的那些石川县震区灾民的反应大相径庭。

“‘让蓝色冲击波’飞去地震灾区是什么操作?这样就能振兴灾区咋地?”

“自民党一直就是这么个莫名其妙的政党。”

“这照片简直像是从战场上拍回来的,太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太可怕了好吧……”

“这真的不是在战时拍摄的照片吗?”

“讽刺的是,这并不是漫画,这就是真的照片。”

“看起来真的很像是战后的景象。”

“是战时的吧?”

“战败咯,战败咯,战败咯。”

“从年初的地震到现在已经快过去4个月了,我们直到现在也没有足够水和食物。我们需要的是做饭的地方,而不是来作秀的飞行表演队。”

“就艺术成分来说,这张照片拍得不错,有瓦砾,有飞机,有蓝天,构图很美。但如果自民党政府能告诉我‘蓝色冲击波’出这趟表演的费用是多少,那就更好了。”

对于同一件事情,日本主流媒体的报道和日本社媒网民的看法是如此地相左,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过去常被小可爱们搬出来揶揄我们的那句说辞:

“即便是伦敦东区最贫困的爱国者,只要一想起英国的工业和财富,也会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按照小可爱们的说法,这话是恩格斯说的,原文出自恩格斯所著的《论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一书。可实际上,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谣言,恩格斯从来就没有写过一本名叫《论英国工人阶级现状》的书,这句话目前可考的一个相对比较权威的出处,是我们岳麓版的高中历史教材。

岳麓版高中历史课本的第4课有一节综合探究,探究的是“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这一话题。“即便是伦敦东区最贫困的爱国者,只要一想起英国的工业和财富,也会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这句话是教科书的编者在解释一战和极端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时添加的附注。但即便是它的编者,也没有在课本上给出过这句话的出处。因此,说一千、道一万,我对于这句话出处的考证,其实还是一桩无头悬案。

然而,历史这个东西,有时候它幽默就幽默在这里。“即便是伦敦东区最贫困的爱国者,只要一想起英国的工业和财富,也会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如果这句话就这么说出来,那么我们仍然得给它的出处和真实性打上一个问号。可要是我们对这句话里的几个成分稍加替换,将其改成如下表述,那么它就成了一句拥有真实新闻来源可供佐证的大实话了:

“即便是在能登半岛震中失去了自己的房子,而且至今无家可归的灾区民众,只要一抬头看到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飞机,看到‘蓝色冲击波’表演队的飞行表演,看到它们所象征的日本国力和军力,他们也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骄傲地挺起自己的胸膛。”

这个表述是用来形容日本主流媒体笔下的那些灾区民众的,至于社媒平台上的日本网民,他们的反应倒是也可以用小可爱们平时老拿来揶揄我们国内的一句话来形容:

“‘蓝色冲击波’的飞行表演真棒啊,共同社拍的这些照片构图真美啊,日本的国力和军力真强大啊,可是,你们说的所有这些,和现在正蜷缩在灾区临时收容所里,一顿饭只能领到一个只够吃三口的饭团、以及一碗只够喝两口的汤的、连3000日元的月收入都没有的我,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