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三毛曾说:“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处世哲学。

身处纷繁复杂的人间,很多人被外物所负累,越是成熟便越就觉得复杂是生命永远无法打捞的苍凉梦境,回归简单,才能拥有平静的内心。

01物欲简单,精神方能丰盛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曾收到一件朋友送给他的一份昂贵的红色睡袍。

他兴奋的穿上后,却发现这件大放异彩的睡袍跟家里的简陋的物件、装饰是如此格格不入。

为了和这条裙子相配,他开始更换家具,连带着改动了家里整体的布局,后来他逐渐失去往日的舒适感,发出一声感叹:“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有名的狄德罗效应,也叫配套效应。与其说,狄德罗被睡袍胁迫,倒不如说他是被自己越来越膨胀的欲望所支配。

周国平曾说:“如果一天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付出精神上的代价。”生活中,看过太多人,为了财富、地位去追名逐利,却在不知不觉之中将欲望这头狮子豢养得越来越大,做过很多在舍本逐末的事情,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增广贤文》有言:“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人的一生,需要的并不多,无非是吃饱喝足,睡得踏实。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可有可无。

02内心简单,才能幸福知足

作家林清玄很喜欢买花,有一次,他听到一个买花人说,其实颜色越艳丽的花,往往越没有香气。反而越是素净的白花,越有浓郁的香味。

于是他在文章里写道:“人也是一样,越朴素单纯的人,越有内在的芳香。”是啊,一个人内心简单纯净,眼里便少了许多是是非非。

事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里少一些计较,才能多一份豁达;少一些揣测,才能多一份坦然;用简单的心世界,你的世界也会是简单清朗的;用简单的心去生活,你的生活是喜悦美好的。

其实很多时候,世间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缘于自己的心念。爱比较和不知足成为困住我们的心魔,我们想要的太多,对生活感恩的太少,但这样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痛苦,内心背负的越多也会越累。

倒不如做一个内心简单通透的人,懂得知足和感激,才能活得坦率和自由,毕竟心若灿烂,处处都是晴天。

03圈子简单,日子才能舒心

三毛曾在《送你一匹马》中写道:“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了负担和承担。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

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自己,也不是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结交。常言道:“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很多时候,高质量的安静胜过低质量的热闹。

演员梁朝伟便是一个圈子简单的人,每次拍完戏,有人约着一起出去,他都不参与。即使一再邀请,他也是扫兴的那一句:不要了,你们玩,我回家。有人说他高冷,其实,他是把温暖都留给了二三知己。就像他说的:“朋友就应该删繁就简。”

人生在世,圈子越简单,才能过得越来越舒心,不必为了融入不属于自己的圈子去委曲求全,而是将自己的时间和感情去给更值得的人。

朋友不在多,三三两两就好;圈子不再多,适合自己就好,如此,才能在余生里安静地享受生活纯粹的美好。

04大道至简

古人常说:大道至简。

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

简不是内心的空虚,而是心灵的丰盈;

人生说到底是一场化繁为简的修行,只有将生活调成简单的模式,才能让我们的内心回归简单。

正如作家雪小禅说:“人道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两知己,一杯浅茶,简简单单,把生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不为外物所捆绑,不被物欲所迷惑,不被外人所困扰,如此,方能舒心畅快的过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