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惠

太医王济仁在《红楼梦》中虽出场次数有限,但每次出场作者都着墨甚多,这是为何?小说通过三次诊病情节的描写,塑造了王济仁怎样的形象?从其几次诊病对象和时间线的变化,是否能窥见贾府的兴衰?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端一起探轶吧。

太医王济仁是《红楼梦》数位医生中的一股清流,是太医院院正王君效的侄孙,世代为王公贵族诊治,为人正直,医术高明。王济仁在《红楼梦》中出场次数不多,但曹雪芹却颇为“偏向”这位太医,他每次出场诊病的篇幅都不小,着墨甚多。他的诊病对象广泛,时间跨度也大,从更深一层的结构上来看,颇有以小人物看贾府兴衰的意味。

王济仁是太医出身,侍奉于宫廷,常为勋贵世家诊病请脉。第四十二回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受了风寒,请御医王济仁来诊治。为贾母诊病时,王济仁连中央甬道都不敢走,“只走旁边”。他向贾母回话及时,语气恭谨,头也不敢抬,做足了晚生后辈恭敬和因事情重大诚惶诚恐的样子,给足了贾母作为长辈和勋贵的体面。而贾母也因为他的态度,给了王济仁体面,认为世交,委婉地表达了对王济仁的满意。诊病时,王济仁诊断出贾母身子不痛快是积食的缘故,但是他不直接说,而是转了弯子说:“太夫人并无别症,不过偶感一点风寒,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常暖着一点儿,就好了。”他开了一服方子,也只是说不愿意吃也无碍。仅仅如此的话,王济仁只是一副极其谨慎、颇知权门世故、行事聪明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贾母

曹雪芹随后用同样病症的巧姐对比,王济仁此时却直言病灶,并说无事,饿两顿就好。巧姐是王熙凤的心头肉,是嫡房嫡女,是凤姐极为呵护的,但是王济仁此时却直言直语。因为年老的贾母担心有重疾,见太医说无碍,自己也就放心了。如果是吃多积食所致,这般兴师动众,传出去怕人说贾母富贵病、派头大,贾府小题大做,所以王太医委婉暗示,顾全贾府的体面。但巧姐只是一个幼儿,她听不出弦外之音、话外之意,所以必须直指病灶、手到病除。可见王济仁不但医术高明,而且礼数周到,思维缜密,知世故而不世故。

王济仁为晴雯诊病也可以看出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晴雯染上风寒之初,先是请了胡庸医诊病。胡庸医下了分量极重的虎狼之药,这样的药方,即使是宝玉这个只根据自身伤寒经验揣度的少爷都看出大为不妥,因此赶紧把胡庸医打发走,复请了王济仁。有了胡庸医的衬托,王济仁所开的药方更显得温和对症,分量也依据病人身体情况细细斟酌。后晴雯病补雀金裘,又为发落偷窃的坠儿病情反复,王济仁都及时诊断出病情变化,更改药方。虽然晴雯平时在宝玉面前得脸,但她到底也不过是个丫鬟。同时,曹雪芹还频频着墨外头时气不太好,意指疫病肆虐起来。平时丫鬟小厮生病就要送出去避着,以防传染给主人,而此时生病更是忌讳,若是疫病,从小被卖入贾府不知家乡父母的晴雯就得被扔出去等死,所以宝玉千方百计瞒下晴雯的病也有几分出于这种考虑。宝玉只能瞒着,也说明了宝玉没办法护着晴雯,就像那句“虽然有钱,又不由我使”一样无奈,晴雯实际上既有染疫病的风险,又处在无人保护的境地。对于一个患病的丫鬟,王济仁却依然尽心尽力,毫不轻慢。值得关注的是,晴雯的病从第五十一回诊病,一直到第五十三回才痊愈。而第五十五回就是探春协理大观园,提出改革经济,把大观园的土地承包给园子里的婆子们,又革除贾环贾兰每年的点心纸笔费八两银子,等等,这实际上都表明贾府的经济已经到了开源无力、需要费心节流的地步了。

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在百二十回本第八十三回为黛玉诊病的时候,根据王济仁诊断的症状来看,林黛玉病势严重,一副油尽灯枯的脉象。王济仁难得地长篇大论分析黛玉的病症,又说即使有弥补滋补的药方,也只能缓慢调养,又强调服用两剂就要调整或换方子,可见王济仁对林黛玉的病症没有什么良策。饶有意味的是,王济仁给黛玉看完病后,紫鹃托周瑞家的向王熙凤支用一两个月的月钱,“如今吃药虽是公中的,零用也得几个钱”。“凤姐低了半日头,说道,‘竟这么着罢:我送他几两银子使罢’”。开头秦可卿生病时,王熙凤说“就是一天二斤人参也吃得起”;刘姥姥一个偶然连了宗的假亲戚进贾府打秋风,王熙凤随便一出手就是二十两银子;连丫鬟袭人回个娘家,王熙凤还送了贵重的衣物。但一贯和王熙凤相处不错的林黛玉油尽灯枯需要银子用时,连几两银子都需要王熙凤犹豫半天,这形成了何等触目惊心的对比。其中固然有林黛玉失宠于大家长的因素,有不好开了例预支月钱的因素,但最根本的是贾府家计着实艰难了。否则,对于林黛玉,虽然凤姐不愿开预支月钱的先例,私下馈赠方面至少要多于刘姥姥和袭人啊!互为表里的是,周瑞家的此时告诉凤姐现在外面传的歌谣“宁国府,荣国府,金银财宝如粪土。吃不穷,穿不穷,算来……”说到这里猛然咽住,原来后面竟是“算来总是一场空”。

王太医的三次出场,是从小人物的视角窥见贾府的命运史书:王太医第一次出场诊病是在贾母因刘姥姥开怀而吃多了的时候。大观园极尽奢华,昭示了贾府的鼎盛时代。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回,却是一个昭示着贾府由盛而衰的转折时刻。王太医第二次出场是为晴雯诊病。此时晴雯是由于任性而染了风寒,虽然是丫头,却在怡红院有小姐一般的待遇。恰似贾府内里衰败而自我麻木,仍旧金玉其外,很多地方已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王太医第三次出场是为黛玉诊病。此时林黛玉即将油尽灯枯,虽然能开方子继续温养,但是到底没法挽救,而此时的贾府也将彻底衰败,不久之后,元春“病故”,成了贾府彻底败亡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黛玉卧病

王太医诊病对象和时间线的变化,恰好与权势消亡、贾府衰败构成了双曲线。从王济仁视角,看到的不是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际遇,而是不同身份的人都共同地从极盛转向衰败。通过王济仁的视角,贾母——晴雯——黛玉,共同构建出了一个超越她们身份的具有象征性意义的由繁盛转向衰败的人物群像,使得人们感喟于事物的兴衰和被时事左右而无奈的人物命运。王济仁诊病对象的身份变化、时间变化,使得我们能以小人物的视角看见贾府的兴衰,看到高楼由朱甍碧瓦转而土崩瓦解的过程,看到世事变迁与人物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