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名扬天下的大画家,在盛名之时,他一幅画曾拍卖出了1173万的高价,他就是史国良。
但就当人们以为中国又要出现一位传世画家时,他却突然抛家弃子选择皈依佛门,从此不理俗事。
15年过后,他却竟因儿子一句话决定还俗。
那么,史国良当初为何不顾家庭阻拦,抛妻弃子也要出家?
他儿子说的这一句话又是什么,能让一位已经出家15年的僧人还俗?
这位史国良到底是世界不可多得的艺术天才,还是沽名钓誉的“假和尚”?
●—≺ 天赋初显 ≻—●
史国良,一个出生于北京普通家庭的年轻人,自小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虽然史国良的父母都是工人,但他们对史国良的绘画爱好却始终给予大力支持。
史国良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快速显现,他在各种画册和画作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虽然史国良数理化成绩并不太好,却在绘画上异常出众,老师经常让史国良负责班级需要的绘画任务。
史国良的绘画技能在不断进步中,偶然的机会下他的作品得到了周思聪、黄胄等大师的认可。
周思聪教会了史国良绘画的基本技巧,而黄胄则让史国良明白了如何进入画中的形象,这对史国良后期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8年,22岁的史国良考取了中央美院国画系的研究生,成为了班上年纪最小的同学。
在中央美院读研期间,史国良的才华得到了国画系书记刘庆贵的赏识。
也正是在这里,史国良与刘庆贵的女儿刘玉梅相遇相知,两人之间萌生了爱情。
史国良毕业后被分配至解放军艺术学院任教,他成为了年轻有为的美术老师。
在家庭和事业的双重支持下,史国良的画作不断进步,他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获得了高度评价。
婚后,刘玉梅相夫教子,全力支持史国良的艺术创作。
史国良一心扑在绘画上,创作勤奋,捷报频传。
史国良在绘画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他的画作在艺术市场上获得了高度评价,他成为了国内著名的画家。
1977年,史国良的作品就被文化部收藏。
随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在这幸福的氛围中诞生。
●—≺ 灵感枯竭寻找出路 ≻—●
史国良的画作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但随着名声的上升,史国良也开始面临着一些困扰和挑战。
史国良发现自己在创作过程中越来越难以找到灵感和激情,这让他感到焦虑和困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史国良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比如去藏区写生,向当地的农民请教等,但这些努力似乎并没有让他找到满意的答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史国良的心情变得越来越低落,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能继续在艺术的道路上前行。
在这个关键时期,史国良遇到了星云大师,星云大师的一番话让他豁然开朗,让他明白了佛法和活法的关系,也让他找到了突破困境的方法。
于是,史国良决定放下一切,去往到寺庙出家为僧。
这个决定让他的妻子刘玉梅感到非常意外和难以接受,但是不论怎样的挽留史国良都毅然决然地选择剃发出家。
最终在史国良的坚持下,妻子还是选择了理解和支持他的决定。
出家后的史国良,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修行和学习佛法中,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自己内心的困惑和痛苦,也希望能找到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创作灵感。
●—≺ 为爱还俗 ≻—●
但寺庙生活远非史国良想象中那么美好。
史国良整日都得面对冷漠古板的佛堂和繁琐的戒律,根本无法尽情绘画采风。
史国良在痛苦和枯燥中挣扎,甚至一度陷入抑郁的低谷。
史国良为摆脱这些束缚,决定重返中国的柏林禅寺。
在柏林寺短暂停留后,史国良继续周游各地寺院。
这10多年的云游生涯中,史国良收获颇丰,创作灵感源源不断。
史国良不断尝试创新绘画技法和题材,完成了大量佳作。
其中描绘西藏风景和民俗的素描,最能体现史国良的精湛写实技艺。
这一时期的创作使史国良成为中国当代绘画史上极为重要的艺术家。
与此同时,史国良也错过了儿子的成长历程。
当史国良还俗与妻子团聚时,看着自己面前的儿子身穿奇装异服,脸上带着大大小小的各种环。
甚至儿子还直言道:“我可不希望别人知道我爹是一个和尚!咱俩以后还是不要再见了!”
史国良这才意识到,他无法斩断尘缘,有必要承担起作为父亲的责任。
2010年,他正式宣布还俗,与妻子刘玉梅复婚。
还俗后的史国良返回北京,重新开始了家庭生活。
史国良减少云游写生,把更多时间投入到陪伴妻儿。
14年,史国良创作的代表作《转经图》在拍卖会上拍出高价,再次引发外界关注。
在多舛的人生历程中,史国良终于重拾内心的平静,通过绘画寻得精神上的圆满。
●—≺ 结语 ≻—●
无论是在艺术的世界还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的精神。
毕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但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懂得如何平衡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角色。
这就像史国良所说的:“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后才有可能达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
那么,当我们经历了风雨之后,是否还能回到那个最初的状态呢?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无论如何,让我们一起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去活出精彩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