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同意停火协议,还是没能阻止以军坦克开进拉法。

开工后第一天,哈马斯突然宣布同意由埃及和卡塔尔主导的临时停火协议。得知消息后的加沙民众难得露出了笑容,在街头欢呼庆祝,准备迎接来之不易的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他们的欢呼在以色列宣布继续战斗时那一刻戛然而止。后者回应称,新的停火协议和他们之前看到的不一样,没能回应以色列的核心诉求,并将按照之前的计划在拉法展开地面行动。

此前,以色列已经在拉法地区投掷传单,要求东部的10万居民立刻向汗尤尼斯等地转移。像往常一样,留给巴勒斯坦人撤离的时间极其紧迫,不到24小时,拉法就传来了爆炸声和轰鸣声,造成至少13人死亡。

空袭后,以军坦克开进拉法,很快就控制了拉法口岸的巴勒斯坦一侧,另一侧是埃及的西奈半岛。以色列国防军表示,他们已经关闭了拉法口岸的凯雷姆沙洛姆过境点,这是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外界救援物资能够进入拉法的唯一渠道。

随后,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证实了这一说法,因为他们的工作人员不被允许进入拉法口岸,且该机构在加沙只剩下3万升左右的柴油储备可以分发,如果不及时开放口岸将在短时间内迅速耗尽,届时将造成更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发出警告称,如果以色列对拉法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60万名儿童将无处可逃,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父母和亲人,被迫躲在拥挤的帐篷和岌岌可危的住房中避难,不能再让情况继续恶化了。

目前,本轮巴以冲突已经造成超过3.47万人遇难,其中包括1.4万多名儿童,在死亡人数中的占比高达40%。此外,还有两万多名孩子痛失双亲,成为孤儿,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战争的限度。

以军执意进攻拉法的残忍行径,不仅引发了全世界的愤怒,也再次让最亲密的盟友美国感到无地自容。

就在以军空袭拉法前几个小时,拜登刚刚给内塔尼亚胡打了电话,两人聊了整整半个小时,期间拜登一直在劝内塔尼亚胡不要下令进攻拉法,最后还是失败了,并再一次让世人看到了两人之间的巨大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到失望的不只是美国,还有以色列。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哈马斯同意停火方案后,以色列方面感到十分惊讶,就像开头提到的那样,这份最新的停火协议并没有让以方代表看到,在哈马斯宣布接受协议之前,美国也没有向以色列透露任何消息。

这个小插曲让以色列方面深感背叛,拜登政府为了尽快达成协议,减轻国内的舆论压力,竟然单独给哈马斯拟了一份全新的协议,导致以色列没能及时掌握谈判的进展,直到哈马斯宣布同意后才恍然大悟。

那么,这份协议到底写了什么,才让以方如此生气呢?

根据哈马斯向半岛电视台公布的内容,协议内容十分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哈马斯释放33名人质,以色列按照一定比例释放巴勒斯坦“囚犯”,在这一期间,外部救援物资被允许进入加沙,重建工作也开始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阶段,以色列所有军队全部撤离加沙,双方开始永久停火谈判,并再次进行换囚,释放人数暂未确定。

第三阶段,哈马斯释放剩余所有人质,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以色列完全解除对加沙的封锁,加沙重建并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可以看出,这份协议几乎满足了哈马斯之前提出的所有要求,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如果真的能实现,哈马斯也没必要继续反抗以色列了,大家都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但以色列显然不能同意,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消灭哈马斯,从此再无后顾之忧。其实这个想法是严重错误的,战斗是为了和平,如果一直打下去,哈马斯只会越来越多,因为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每一个巴勒斯坦人都有可能成为哈马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希望以色列能够早日明白这个道理,及时止损,让本国国民和巴勒斯坦人都能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就算做不到友好往来,起码能保证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