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胖猫之死,我想讲一个性别反转的真实故事。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在恋爱中扮演着胖猫的角色。

男方是研二大学生,外貌条件不错,偶尔在社交账号上发一点颜值类短视频,有万把个小粉丝,也有些同城的富婆姐姐私信发来约会邀请,但都被拒绝了。

交过几个比他大几岁的前女友,也都是有钱且舍得花的,不仅会带他去吃贵价自助,也会给他买几千块一身的名牌衣服。

但他最后选择了和我这个女性朋友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这个朋友,和男方同岁,工作了两年,颜值只能说尚可,经济条件就普通人,但有一点,舍得花钱。

虽然不如富婆前女友们花得多,胜在花得实在,每个月工资到账,一大半都直接转给男方当零花,自己在最该享受生活的年华过得紧巴巴。

男方呢,一方面看重经济价值,一方面可能也看重心意背后的情绪价值,暂时也踏踏实实跟她在一起,没有乱搞——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我也问过我的女性朋友,白花花的银子,花在自己身上不好吗?

我朋友说了:就我每个月转给他的几千块钱,还不够他前女友买一身衣服的,他跟我在一起,已经消费降级了,我还有啥好挑的?

这个女性朋友看得很开——男生为她舍弃的机会成本也是成本,不比她付出的直接成本要少。这笔账么算,才拉得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这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都有两个特点:

1、所有人都喜欢,富人特别喜欢;

2、短时间内无法再生。

所以,美丽的容貌和青春的肉体,自古以来就是持有成本很高的东西,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会流向价值匹配的阶层。

而普通人想拥有超越阶级的东西,就要付出超越阶级的代价,跟借网贷买奢侈品是一个道理。

这跟三不三观、道不道德没关系,这就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你可以不赞同,但你不得不承认。

想通这一点,再看胖猫事件,我只觉得唏嘘。

像女方这种靠美貌变现的,男女都有(大家可以手动可以搜一下杭州剪男),两年时间三五十万,在他们的圈子里也不是什么特别了不起的战绩,只不过支付方一般都是富婆姐姐或者大款哥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像胖猫这种,缺爱、自卑、靠单方面付出维系感情的人,更是男女都有,舔到最后一无所有惨遭抛弃最后自杀的,全中国每年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这起事件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只是因为两套故事模板中的主角,不合时宜地对上了,于是将所有悲剧色彩点满到极致,显得就非常戏剧化。

我甚至不觉得女方像包丽案或者翟欣欣一样,是个pua高手。

她一没有贬低侮辱;二没有敲诈勒索,甚至没有用什么高深莫测的话术——就是直接展示美貌,提供陪伴,然后甜甜地叫着“宝宝给钱”——这在她们的圈子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并且有一套道德自洽的观念:我是要了,但你可以不给啊。

这也是网上一部分人无法共情胖猫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过来看胖猫,他是典型的恐惧型依恋人格,兼具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的全部特质,天生就很难获得幸福。

当对方提出感情需求,他会无所适从,下意识选择回避,甚至会冷暴力女方;

而自己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又会焦虑得像失去父母的婴儿,陷入巨大的绝望之中,因此多次流露出轻生想法。

这样的人在亲密关系中的典型表现,就是讨好型人格,非常愿意且舍得付出

一方面,这是在填补自己的安全感黑洞,另一方面,这也是在感情中给自己积累道德资本。

而当他发现靠大量金钱兑换来的道德货币,对一个毫无道德感的捞女完全失效时,就会价值体系崩溃,走向自我毁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始终觉得,这件事没有过度解读的必要,解读也没有用,因为这两套故事模板里的人,始终会存在。

捞女、捞男,骂是骂不死的,只要这个社会有人愿意为美貌和肉体埋单,他们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而自卑缺爱的人,同情也是同情不完的,只要世界上还有破碎的原生家庭和病态的双亲感情,他们也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所以,人的自我经历、自我教育为什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堵住性格里的那些漏洞,或者让我们学会识别、防范那些人生路上的甜蜜陷阱,就算摔下去,疼的时候也知道爬出来。

胖猫的悲剧,悲在家庭破碎,悲在性格自卑,悲在尚未长出成熟的羽翼前就碰到了精于算计的捞女,悲在身边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自己爬出来。

但对我们更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事件里真正值得吸取的教训还是,像我朋友那样,学会评估一段感情的风险和收益,选择了即时回报率高的产品,就要做好损失本金的打算。毕竟银保监会都说了,能承诺保本高收益的,无一例外,全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