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洞头发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海岛而言,“海味”是海岛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正所谓“靠海吃海”,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总能得到大海的无私馈赠。同样是“吃海”,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吃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东沙海味·共富工坊是如何以“依小岛、促就业”的发展道路,书写着关于“一只虾”的“共富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天早晨5点30分,王阿姨便会来到共富工坊,仅仅两个小时,她便完成了一大袋的剥虾工作,她告诉记者,这些年收入的增加得益于东沙海味·共富工坊的不断发展。

东沙海味·共富工坊位于北岙街道东沙村,走进工坊,一阵阵海鲜干货的鲜咸味扑面而来,王阿姨正一边与工友们唠家常,一边动手按照规格大小熟练地筛捡着虾干,这是也共富工坊负责人林尊国最欣喜的场景。

“去年,政府统一对工坊进行装修,现在的配备也更好了。准备再设置鸽尾礁、水头岩、半屏山等加工点,活多起来才能带动经济收入。”林尊国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沙海味·共富工坊工友的一个突出感受是,工作比较自由、充实,剥多少就多少。“按照工作时间来计算,收入可以达到好几百甚至数千元。在这里工作既可以带孩子又可以赚钱,我们都很开心。”

依托“村集体+企业+农户”联动模式,目前工坊面向低收入群体设置弹性带富工位30余个,吸纳带动8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

“我们的产品销售以省内为主,也外销山东等地,单虾米销量一年就有20吨左右。” 林尊国介绍说。 以“一只虾”托起一个梦 ,随着 东沙海味·共富工坊不断壮大,工坊年产值突破700万元,群众的年收入也不断增加,这也让她们感受到了,“一只虾”已不仅仅是舌尖美味,更是大家的“共富密码”。

从“船上”到“餐桌”,依托渔港码头“海鲜上岸”就便优势,东沙海味·共富工坊还不断融合创新,打造“加工、包装、展销”为一体的海味特色工坊,持续推动农旅融合,升级打造“东沙海霞 同心共富”“伴手礼”采购体验店,延伸墨鱼干、鱼干等海产品加工服务,进一步增加乡村旅游发展新活力,让“鱼虾满仓”共绘海岛共富梦。

洞头百晓爆料号来了!

马上扫码加小编爆料

爆料加微 : wzs112 务合作: mocheng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