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建设困难,破坏容易,这句话用在国家的道德发展上同样适合。中国人是一个热心助人的民族,对待有困难的人,都愿意施以援手。然而一场审判的出现,却让这种品质在十几年内后受人非议,它就是如今在网上广为传播的彭宇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宇案”到底对社会造成何种恶劣影响

案件本身并不复杂,就是热心青年彭宇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位倒地不起的老奶奶,将其扶起后,遭到后者讹诈的故事。按说这种案件审判起来应该不难,然而当时的主审官王浩却以一句,“不是你撞,你凭什么要扶?”为理由,多次要求彭宇承担后者的医疗赔偿费用,一时间在网上引起诸多争议。

一个热心青年因为好心扶人而遭遇无妄之灾,让不少网友对其愤愤不平,这好比司马懿对着洛水起誓,转过头又把曹爽一家诛杀一样,社会影响极坏。国家的社会维护不仅靠法律,还得靠人文素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啥一个审判失误的案件,会引发如此大的影响。因为社会法律对于做好事并没有强制要求,没有一国的法律要求国民必须做好事,也没要求做好事必须得到回报。但如果做好事还得赔钱,这无形增加了社会群体做好事的成本。人性都是自私的,谁都不愿为无关之人付出自己的利益,尤其是不该承担的利益。

生物学有一个术语叫群体危机,意思是群体中某些人,当他们无法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解决当下问题时,便会产生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会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播出去,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恐慌。

彭宇案的恶性影响就是群体危机的反映,它让许多国民不再敢去扶人,哪怕对方不是老年人,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人们对此也得三思而后行,比如2009年广东小悦悦事件,一个小女孩在无人搀扶的情况下,被两辆汽车碾压而死,便是这彭宇案的后续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宇案的始末过程

许多人现在都知道彭宇案,但对于案件是如何发展的,或许还不太清楚。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只有26岁的彭宇在上班路上遇见一位叫徐寿兰的老太太倒在地上,看着对方痛苦不已的样子,彭宇于心不忍,于是将其扶起。

随后群众叫来救护车,彭宇也陪同对方前往医院。由于当时医院没有联系到徐寿兰的家属,所以彭宇便先垫付200块医药费。看到老太太被医生护士接走后,这才放心上班。

然而之后的事情发展却出乎彭宇的预料,一位自称是徐寿兰儿子的男人,没多久联系到彭宇,声称要彭宇赔偿自己13万的医药费,理由是彭宇是当时最有可能撞伤徐寿兰的人。

此事让彭宇气愤不已,认为对方无理取闹,随即挂掉电话,但对方依旧不依不饶,继续找彭宇要钱,最终双方协调无果后,决定到法院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致案件产生审判问题的原因

看似简单的案件,为何会朝着不利彭宇的方向发展。因为徐寿兰事发的地方是没有监控的,并且是人流十分稀疏的位置,别说监控视频,连靠谱的人证,警方也找不到。

没有有力的证据,彭宇和徐寿兰家人便只能各执一词。徐寿兰家人认为,现场只有彭宇在,必定是彭宇把徐老太撞到骨折,随后出于内疚才将其送进医院,就连徐老太也在法庭上表示,是彭宇撞倒自己。

彭宇本人自然是不承认,但除了没有监控视频和证人,当时的笔录也在现场遗失了,最终审理陷入困局。后来案件经过多次开庭审理,在某一次审理中,法官王浩便向彭宇问出一个后面非常知名的一句话“不是你撞的,为啥你要扶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我们都觉得王浩这句话很有毛病,合着做好事还需要理由。但如果从王浩的角度看,这问题就与常人不同,法庭是一个讲法律和证据的地方。从法律审判程序角度看,如果现场没有证据能证明彭宇不是第一责任人,彭宇便不能完全免责。

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类似彭宇这样的民事案件最多六个月内必须结案,或许是迫于法律的限制,又或者是王浩潜意识认为案件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与事情完全没关系,所以有了后来的那一句经典名言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件审判结果的多次逆转

一审时,徐寿兰由于拿出一份从公安局担任领导的儿子送来的现场照片,让王浩有了审判的依据,所以一审裁定彭宇承担徐寿兰40%的医药费。

但没多久,案件又发生逆转,彭宇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又找到一份警方的电子笔录作为证据,案件在二审后结果改判,彭宇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结果徐寿兰一家又不满意,随后进行上诉,案件进入第三次审理环节。

一来二次,案件一共审理了四次,由于双方都是普通家庭,打官司也是要钱的,最终双方由于无力再上诉,案件在第四轮审理达成和解,彭宇被判无罪,但出于连带责任,还是象征性被罚了一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件背后的复杂因素

从审判结果我们能看出,彭宇这一万块,必然不是他自愿缴纳的。这个结果虽然是法律程序上最满意的结果,但却不是社会大众最想要的结果。一万元对现代人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如果以后每次扶人都得交钱,岂不是各个都有成冤大头的可能。

同时我们也要从现象看到本质,一场民事案件会演变成群体恶性事件,除了当时法官的审理能力不足,执法机构疏忽大意也不容忽视,作为重要证据的现场笔录居然会丢失,说明中国的执法机构在证据保护方面还有待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件过去多年后,彭宇本人已经回归平凡,重新过上自己的小日子,而王浩则因为审理不专业,被调离原工作机关,到偏远司法所任职。至于原告人徐寿兰一家,至今仍被大众指责,被迫四处搬家躲避白眼。直到徐寿兰离开,一家人也没有得到大众的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