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在江湖走,套路时时在。套路既是人情世故的潜规则,也是社交处事的润滑剂。不懂套路,那是情商低。无视套路,等于挑战社会秩序。善用套路,无愧人间高手。

近代名人的精彩人生中,常常看到各种套路。

场面上的话当真了,就真傻

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一年)秋,二十八岁的钱穆在无锡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任教,月薪二十四元。忽然得到厦门集美学校来电和聘书,聘他任初中老师,月薪八十元。

人往高处走嘛。钱穆将来电呈报校长,提出辞职,诚恳提请校长另聘老师来接替自己。校长极力挽留。

你来言,我去语,场面上的功夫一点毛病没有。

可是,钱穆被套路了。

校长场面上的话,他信了。钱穆回到寝室没有马上离开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逻辑是,一来校长留他的态度真诚。二来想到学校还没有找到继任老师,怎么好突然走人。受人之托要忠人之事。于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忐忑了几天。

可在学校看来,你既然已经辞了职,却又留校不走,想什么呢?催,不妥;留,不妥。

就这么干耗着。

直到钱穆的同事来他寝室相问,为什么辞职了还留校上课不走。——怎么看都是校长派来的。实质上就是赶人走路。

天真的钱穆据实回答,校长坚持挽留自己,没有替代老师,不好突然就离开。

同事见都到这份上了,钱穆还不通人事,只好大白话相告:“此乃校长对君之礼貌。闻其已洽得替人。君不行,将反使校长为难。”让钱穆再去找校长请求辞职,不要再提什么找继任老师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窗户纸捅破,钱穆心里大通透。

照办,果然顺利。

不按套路出牌,问题很严重

唐生智是蒋百里任保定军校校长时的学生。在蒋百里的推荐和担保下从一名湘军师长成为北伐军前敌总指挥。

一九二九年底,受蒋介石派遣,唐生智大败西北军。可是,剧情突然反转,代理陆海空军总司令的唐生智却与石友三、阎锡山联合反蒋。

蒋介石誓灭唐生智。

一九三〇年元旦,天降大雪,杨虎城部实施斩首行动,袭击唐生智司令部,唐生智逃亡海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局搜查蒋百里家,发现发报机和电文底稿上有“东不如西”的话。当时广东革命政府在东南,西北都是各路军阀。

铁证如山,蒋百里犯逆鳞之罪。当局大怒。

怎么解决德高望重的蒋百里?套路来了!

出国疗养。

蒋介石对付异己有四个办法:高官,明升暗降,实质是削去实权;厚禄,给予利益收买;出国,能影响政局的礼送出国;消灭,私恨难消或公仇太大的各种杀法除掉。

借贺新年之机,上海市长张群来,请蒋百里出国休息一段时间。之后,蒋百里学生刘文岛来,当局愿意拨五万元路费资助,出国越早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该说蒋介石对蒋百里算是客气的,可能一来都是浙江老乡,二来同姓一个蒋。怎么看,蒋百里接受出国是双赢的方案。

套路是蒋介石定的,牌手得按套路来呀!

蒋百里臭文人的毛病害了自己一生,他居然大发脾气,哪也不去!

好,敬酒不吃,那就换个地方聊吧。随后,六个便衣进驻蒋百里家,二十四小时全面监控。套路升级。

蒋百里回家乡。浙江省政府请他住在西湖湖心的别墅,实际被软禁起来。蒋百里态度不变,自认没有反叛。

好,再换个地方,南京军法处监狱、待审。套路再升级。注意待审,等于留了个后门,当局仍在“以观后效”。

唐生智事件,蒋介石对唐的处理仅仅是出国,眼不见心不烦得了。对蒋百里本就是出国去别让我看见你,烦。过几年气消了,爱回不回。

可是蒋百里倔的,让蒋介石一步步难堪起来,可大可小的事渐渐变成大事。

如果军法会审一开庭,公堂之上,死罪难逃。

关在对面监室的邓演达因公开反对蒋介石,在国民党内另立中央,军内建黄埔同学会,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底被执行死刑。

就这么耗了几个月,蒋介石和蒋百里都不肯让步。这时,蒋百里的学生陈铭枢任京沪卫戍司令兼代行政院长,在蒋介石面前疏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百里无党无派,无政治野心,一派书生气。说他是政治犯,他自己不信,蒋介石也不信。

蒋介石本来就没想拿蒋百里怎么地,现在新任“大内总管”说情,正好施恩。这也是套路。

蒋百里得以无罪释放。

天上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称病,官员对付上级的反套路

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一批爱国人士遭到屠杀、流放、撤职,同情改革的张元济此时职务是总理衙门章京,被革职、永不叙用。

戊戌年的慈禧专权是个分水岭,表面看后党完胜,实际上造成知识分子对满清彻底失望,转而寻求其他救国路线。进士张元济等一批青年才俊决然离开京城,或出国、或南下,在上海等地的租界和其他满清势力较弱的地方投身实业、新式教育,形成新的社会阶层。日后很多反清势力,都是从这个阶层萌生。

张元济去了上海,李鸿章让盛宣怀安排他进了南洋公学,筹办译书院。从此张元济与出版结缘,后来更是直接创办了商务印书馆。

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七十寿辰,为“恩泽天下”,五月初八,赦免政治犯。张元济等人都被恢复自由和官复原职。之后,很多人举荐张元济任新的职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恩师瞿鸿禨保举张元济任学部左参议,相当于教育部副部长。张元济勉强赴任。不久,张元济调任外务部任员外郎,拒绝到任,以扩充见闻为名又回到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新成立的邮传部多次上奏,请求任命张元济到部任职。七月初三,奉上谕:著张元济补授邮传部左参议。

张元济随即称病不出,请邮传部代奏辞官。在清朝的早中期,这种行为就是抗旨。晚清朝廷已经没什么约束力,邮传部只好帮助张元济撒谎。

九月初四,邮传部在奏折中称“查该员就医上海,病尚未痊,自是实在情形”,应“准其开缺。”

十月初四,邮传部再次代奏谢恩开缺。

科举中胜出的进士,该有多么认同当时的体制!慈禧的作,让张元济伤透了心,后面再有什么赦免、征召,都动摇不了张元济做个自由的文化人的选择。面对高官诱惑,张元济的回答挺有意思:“猝婴脑疾,正在就医调理”。简单粗暴的白话就是:“头痛”。

只要路子对,真假不重要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岑春煊奉调入京,任邮传部尚书。岑春煊是慈禧的大红人,以满清恶犬自居,深得慈禧信任。当时的朝政,被庆亲王奕劻和袁世凯把握,岑春煊到任,本来就有制衡的目的,故而引起奕劻和袁世凯一党的恐惧。

为了扳倒岑春煊,袁世凯等人利用慈禧痛恨康有为的心理,将岑春煊和康有为的照片处理成合影呈给慈禧看,作为岑春煊私通康有为的证据。

康有为扶帝倒后,正是慈禧的痛点,任何与此相关的人都得不到好结果,即便是岑春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七月,岑春煊调任两广总督,等于遣送出京。走到半路,被奕劻和袁世凯弹劾解职。慈禧的这条恶犬从此失宠。

历史事件中隐约可见魅影闪烁、套路迭出,谈什么冤屈?谈什么清白?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郑春

参考文献:《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蒋百里先生传》、《新授参议呈请开缺应行 简员补授折》、《杶庐所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