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中叶的时候,清朝的统治者在国内外压力之下,面临着国土面积的不断缩减。特别是在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清政府不得不将广阔的外东北地区割让给了远在北方的沙俄,这片土地超过了一百万平方公里,包括如今的黑龙江北部及部分远东地区。

在这场领土交换中,奕山和咸丰帝是关键人物。奕山,一个将军,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出卖土地的污点,他是康熙帝的后代,其家族曾经有着光辉的历史。而咸丰帝,尽管并非直接签字,但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对这场失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片丰饶而又辽阔的土地,自从被俄国占领后,时至今日已逾一世纪。然而,这里的发展并不如预期那般顺利。俄国远东地区,包括西伯利亚,在历史上长期被用作流放之地,自然条件恶劣,发展难度大。大面积的土地上,居住的人口稀少,不足以支撑起大规模的经济活动。

由于地广人稀的特点,即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这些资源往往难以被有效开发。俄国政府虽曾试图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和实施一些国家级项目来刺激当地发展,但成效有限。没有良好的交通网络,即便是最丰富的资源,也无法被运送到市场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地区的人口不增反减,经济状况也逐渐落后。年轻人更倾向于迁往经济更发达、生活条件更好的城市,如莫斯科或圣彼得堡,远东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政府虽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试图吸引移民前来定居,但这些努力远远不足以逆转人口外流的趋势。

在19世纪后半叶,俄罗斯帝国对其东部边疆,即如今的远东地区展开了一系列的拓展政策。远东地区因其广袤而人烟稀少的特点,成为了沙皇政府眼中的发展疆域。为了吸引移民前往这片荒凉之地,沙皇政府提出了诱人的政策:每个迁移到远东的家庭可免费获得100俄亩的土地,并享有20年免税的优惠。

然而,即便有这样的优惠,远东地区仍难以吸引足够的移民。毕竟从欧洲部分前往远东的旅程长且艰难,那时尚无西伯利亚铁路通行,只能依靠步行穿越严寒的西伯利亚大地,这对许多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生死考验。

沙皇政府为了稳固这片新获得的土地,不得不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措施:大量流放罪犯至远东。这一做法,虽然暂时增加了人口,却也标志着远东逐渐成为流放犯的聚集地,这对其长远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时代,政府尝试改变这一落后面貌,大力在远东地区投资建设大学、实验室,每年投入巨额资金以期刺激经济增长。尽管投入了大量资源,远东地区的发展成效仍然有限。这里的官员往往能自由支配来自中央的资金,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这些资金很少能被用于真正的经济建设。

到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面临重大挑战,对远东地区的投资更加有限。由于其距离俄国核心地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过远,即使发展起来,远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独立性也可能成为莫斯科难以掌控的问题。历史上,远东曾短暂地成立过远东共和国,显示了其在某些时期具备一定的独立倾向。

在评估是否重点发展远东时,俄国政府不得不权衡多方面因素。显然,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历史悠久的城市对于俄国政府来说更为重要,而远东地区尽管资源丰富,但其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性和高昂的发展成本使得其优先级相对较低。这种地理和历史条件下的犹豫与权衡,对远东地区的未来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清朝的岁月里,外东北这一称呼还未曾出现,这片遍布黑龙江及吉林的土地,是帝国的边疆之地,直至1860年之前,这里依然归属于中国。早在17世纪,清军打下这块领土后,大批女真族人南迁,寻求更温暖的栖息地,使得这片广袤的地区人烟稀少。

康熙帝时期,清政府对这片龙脉之地实行封禁政策,禁止关内百姓越界开垦,尤其是在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后,这种政策更是得到了坚定的执行。这份条约将外兴安岭定为边界,理应保障了两国的和平共处。

然而,沙俄的野心并未因此止步。自1847年起,俄国开始派遣探险队越过界山,密切观察这片土地的居住状况。他们的行动带有明确的目的:若发现此地有大量的中国居民,则撤回;若人烟稀少,则计划建立定居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858年,沙俄不仅建立了定居点,更是在黑龙江北岸坐大。面对外力的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将北部土地割让给了沙俄。这份条约,虽然在国际上被视为有效,却在中国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屈辱烙印,被认为是非法的,因为地方官员并无权力出卖国土。

两年后的1860年,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外东北的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彻底被割让,这些条约带有明显的侵略性和不平等性质,中国人无法接受。这些条约直接导致了这片土地的长期疏于开发,因其在战略上的敏感,成为了一个重要但被忽视的地区。

此外,不只是俄国对这片土地有所觊觎,日本对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的领土野心也为这一地区的政治局势增添了复杂性。这一地区的矛盾重重,使其成为战略要地而非经济发展的焦点。

如果这片土地能够归还给中国管理,可能会为双方带来互惠互利的结果。目前,俄国远东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且阻碍了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潜力,尤其是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出海通道受限。若能合作,或许能解决这一地区长期以来的发展瓶颈,实现真正的区域繁荣。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