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作为当代人体检报告上的“常客”

很多人认为它不过是一种“小毛病”

殊不知

脂肪肝如果不加以控制

很可能逐渐进展为脂肪性肝炎、

肝纤维化、肝硬化

甚至肝癌

近年来,脂肪肝发病率明显升高,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肝脏疾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近期发布的《慈铭北京·2023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显示,脂肪肝检出率为42.7%,其中男性检出率为 53.9%,女性检出率为 30.8%。男性 45-49 岁组的检出率最高,为 62.1%,女性 70-74 岁组的检出率最高,为 55.0%。70 岁以前的男性在各个年龄段都与脂肪肝有着“不解之缘”,检出率都比女性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脂肪肝“重男轻女”,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全身线粒体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另外,男性发病率高可能与高糖、高脂、促炎饮食模式,以及激素性别差异有关。

对男性来说,空腹血糖是影响肝脏脂肪含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腹型肥胖男性中,内脏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比女性多,区域脂肪因子释放增加会刺激炎症通路,进而影响葡萄糖代谢,促使脂肪肝发生。

45岁前患脂肪肝,未来患癌风险更高

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的一项研究显示,45岁前患脂肪肝的人,将来患多种癌症的风险更大。统计结果显示,在10年多的随访期间,共新发癌症2415例。其中在<45岁、45~54岁、55~64岁确诊脂肪肝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能避免在45岁之前患脂肪肝,后半生患癌风险可能降低17.83%。患脂肪肝后,如果及时进行干预或治疗,将有助于降低未来患癌风险。

做好5件事,逆转脂肪肝

如果能在单纯脂肪性肝病阶段,及时去除诱因,积极干预生活方式等,脂肪肝患者的病情是可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体重(18.5≤BMI<24,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坚持每周进行2~3次的适量运动;保持每晚7~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培养豁达的心境,懂得自我调节,避免不良情绪。

2、定期体检

每年一次例行体检,传统影像学检查有超声、CT和MRI(磁共振成像),可判断有无脂肪肝。男性、40岁以上、有乙肝感染或肝癌家族史的人,更应重视肝功能及肝脏B超检查,以便尽早排查肥胖症、糖尿病等诱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

脂肪肝患者要到正规医院治疗,不可盲目医治,以免治疗不当,加重病情;糖尿病患者还要遵医嘱调控血糖水平,控制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防止出现低血糖等;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要谨防毒副作用,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切勿擅自服用保肝药物,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4、注意饮食

少吃高油、高盐、高脂食物,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的果蔬,有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分解脂肪、帮助肝脏代谢。

5、戒酒

持续的酒精刺激,会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异常等,肝癌的风险也显著高于普通人。对于饮酒多且出现脂肪肝的人,戒酒和就医是必要的。

在很多人眼里,脂肪肝是胖人的“专利”

殊不知,脂肪肝还“青睐”这7类人群

爱喝酒的人、糖尿病患者、熬夜族、

营养不良者、快速减肥的人、

药物滥用者、血脂异常人群

你被“偏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