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李川

上面这张图,是我五一回老家拍的。

很常见的江南农村老宅。虽然是春天,院子里郁郁葱葱,很有生机。但看得出来,花草无人打理,这座房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

和邻居聊了一会,得知:

这是一个祖传的宅子。原来是老两口,早年在城里上班,退休了来住。前几年,老头去世了。老太太搬走了。

儿孙都在上海工作,早就在那边安家落户了。除了过年,托邻居贴个春联,其他时间几乎不回来。

我绕着这个房子看了两圈。

看得出来,原来的主人讲究生活,院子里栽了几颗橘子树、栀子花、小盆景。后院里还有十几个养蜜蜂的蜂箱、木工工具、干农活的铁锹、板凳。

边看,边似乎看到一个老人在院子里忙前忙后,扫地,剪枝,浇花。

可惜人不在了。这座房子其实是等于彻底荒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走了,房子还在。这是非常悲凉,让人难受的一幕。

住过这种老宅子的都知道,刚开始一两年没人住,房子还能维持干净整洁,但最多三年,就会荒败,灰尘满地,杂草丛生,虫子老鼠的到处爬。

以我所见,这种“人走了,房还在,然后迅速破败”的场景,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多。

原因也简单,从90年代开始,中国快速城镇化,80后、90后、00后的大都出生在城市了。

他们的上一代父母就算移居城里了,也还会打理老家的房子。

但随着时间流逝,老人故去,后来的子孙,没有在农村生活过,没啥感情惦记,自然也不可能回老家了。

农村的房子又不值钱,也不好卖。慢慢地就无人打理,荒了、废了。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赋予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是《牡丹亭》里的几句唱词,上大学时候读过。

那时年轻,兴亡盛衰之感,不甚了了。

而今自己也人到中年,从前多少事,都上心头。再看到这样的院子,心情郁郁,久久难以释怀。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啊!诸君,你告诉我,到底图个啥?

下面是我的公众号名片,欢迎点击关注。

人生飞机稿,是我的原创公众号。

写点对生活、时事的观察,都是大白话,讲究的就是接地气。

我平时喜欢看历史书,跑马拉松,踢球,还有带娃东逛西逛,翻翻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