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月,是熊瑾玎的80大寿。本来家人要给他办一个隆重的寿宴,但熊瑾玎婉拒了,只想简单聚会。然而在生日当天,一位特殊的客人却意外光临,竟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提着两瓶酒前来祝寿。周总理笑着说:"老熊,你不对啊,过生日也不叫我,怕我拿不出好酒吗?"当天,在周总理的陪伴下,熊瑾玎喝得酩酊大醉,家人说从未见他如此高兴。但是,为什么一位总理会如此亲自看望一位普通老人?两人之间又有什么特殊的渊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红色管家"的诞生

熊瑾玎出生于1886年,地点在湖南长沙一个富裕人家。他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备感忧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熊瑾玎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内心对推翻腐朽统治的理想是有向往的。

1922年,熊瑾玎有幸结识了当时在长沙创办自修大学的毛泽东先生。毛泽东的革命思想和事业给熊瑾玎留下了深刻印象。熊瑾玎开始意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单单依靠武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经费来支持革命事业的发展。

于是,熊瑾玎暗下决心,要在商场上大展拳脚,赚取可观的经济收入,用于支援革命。他先是在长沙开了一家小商号,做些小生意。凭借过人的经商头脑和精明能干,熊瑾玎的生意很快就红火起来,积累了一定的启动资金。

1925年,熊瑾玎奉命前往上海,在那里创办了一家名为"福兴号"的商行,专门从事丝绸生意。起初,福兴号只是一家小小的作坊,但熊瑾玎运筹帷幄,生意越做越大。几年后,福兴号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七八家连锁店的大商号,熊瑾玎也因此成为上海十里洋场有名的"熊老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福兴号的繁荣并非熊瑾玎的最终目的。他将福兴号视为一个掩护,以商行的名义为革命事业筹集经费。为了不引起怀疑,上级专门派来一位女同志朱端绥,与熊瑾玎假扮夫妻,以掩人耳目。两人后来更是真的成为了夫妻,一同经营福兴号。

在朱端绥的协助下,熊瑾玎将福兴号打理得有声有色。他不仅从生意中赚取了大量经费上缴给中央,更重要的是,福兴号成为了一个秘密的革命活动基地。许多地下会议和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反动派虽然近在咫尺,却浑然不知。

就这样,一个原本只是为了赚钱的普通商号,在熊瑾玎的精心运作下,变成了一个"红色管家",为党和革命事业贡献了宝贵的经济力量。

一段不为人知的革命佳话

在福兴号的掩护下,熊瑾玎和朱端绥开展了许多秘密革命活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然而,他们的故事并不为外人所知,直到多年后才被一点点揭开神秘的面纱。

1925年,朱端绥奉命前往上海,与熊瑾玎一起经营福兴号。为了避免引起怀疑,两人不得不假扮成夫妻的关系。起初,他们只是形式上的"夫妻",但渐渐地,在共同奋斗的过程中,两人产生了真挚的感情。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上海成为白色恐怖的重灾区。在这危难时刻,朱端绥怀孕生子,情况十分危急。熊瑾玎冒着生命危险,设法将朱端绥转移到一处秘密的地下室躲藏起来。几个月后,朱端绥终于平安生下一个男孩,两人给孩子取名"建华",寓意振兴中华。

就在这期间,福兴号遭到了反动派的突击搜查,店内被翻得一片狼藉。幸亏熊瑾玎提前有所准备,将所有机密文件都藏到了暗格里,反动派一无所获。朱端绥和孩子也躲过了一劫,可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抗战爆发后,福兴号的生意受到了严重影响,但熊瑾玎并没有气馁。相反,他将福兴号改为军火商号,专门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运送军火物资。这项工作十分艰难,需要熊瑾玎不断在各地奔波,同时还要小心躲避敌人的追捕。有一次,熊瑾玎的一个运输队伍被敌人发现,遭到了疯狂的扫射,当场就有几个人牺牲了。熊瑾玎亲自冲上前去,用枪支还击,才勉强突围而出。

就这样,在整个抗战时期,福兴号为前线运送了大量的军火弹药,为取得最后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抗战胜利后,朱端绥写信给毛主席,详细汇报了他们夫妻俩在上海的英勇事迹。毛主席亲笔复信,对他们的贡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1949年,新中国成立,熊瑾玎和朱端绥受到党中央的亲自接见。在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面前,两人讲述了多年来在上海福兴号的种种经历。毛主席动情地说:"你们夫妻俩太不简单了,是党的宝贵财富,是革命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和国家的"金牌经理人"

全面抗战胜利后,熊瑾玎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继续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1946年,毛主席亲自任命熊瑾玎担任《新华日报》的总经理,负责该报的发行工作。

对于熊瑾玎来说,这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作为一名资深商人,他过去只管经营生意,如何运作一份报纸,这确实是个新鲜事物。但熊瑾玎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立刻投入到工作中,运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很快就将《新华日报》的发行做得有声有色。

当时《新华日报》是我党在解放区发行的主要机关报,宣传我党的主张和抗日方针政策至关重要。但由于战火纷飞,发行工作面临重重阻力。有时候,一批报纸刚刚运到,就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袭击,工作人员不得不舍弃全部报纸逃命。

面对这种困难,熊瑾玎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他让工作人员将报纸卷成长条,然后缝进被褥里,这样即使遇到搜查,也不会被发现。有时候,他们还会把报纸掩藏在粮食或者其他货物里,以逃过敌人的耳目。

凭借这些巧妙的手段,《新华日报》终于能够较为顺利地在各解放区发行了。很快,报纸的发行量就越来越大,党的声音也传播得越来越广。这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高度重视,蒋介石多次下令,要彻底封锁《新华日报》的发行。

为了对抗国民党的阻挠,熊瑾玎又想出了一个绝招:他让工作人员将报纸分成几份,由不同的运输线路送到各地,只要有一份能够到达目的地,《新华日报》就能继续发行。果然,靠着这个办法,《新华日报》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党宣传抗日主张的坚强阵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熊瑾玎受命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主管会务。在他的领导下,红十字会的工作扎实有力,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毛主席对熊瑾玎的工作给予了极高评价,亲自称赞他是"党和国家的金牌经理人"。

一段总理与"红管家"的深厚情谊

熊瑾玎和周恩来总理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

1922年,周恩来在长沙创办了自修大学,旨在培养革命人才。当时的熊瑾玎就是自修大学的一名教务主任,他全力协助周恩来开展教学工作,两人由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后来,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周恩来和熊瑾玎各自被派往不同的地方工作,渐渐地失去了联系。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两人才重新见面。在毛主席的接见室里,周恩来看到熊瑾玎时,高兴地说:"老熊啊,咱们真是老革命战友了!"

从那以后,周恩来对熊瑾玎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支持。每当熊瑾玎遇到困难时,周总理都会亲自出面解决。有一次,红十字会的一批救援物资被国民党军队扣押,熊瑾玎向周总理求助,周总理立刻写信给蒋介石,严词斥责他们的无理行为,最终物资得以顺利送达。

1966年1月,是熊瑾玎80大寿的日子。本来,熊瑾玎打算很低调地过生日,只请几个亲朋好友来家里聚会。但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后,亲自提着两瓶酒来到熊瑾玎家中,给他祝寿。

一进门,周总理就笑着说:"老熊,你不对啊,过生日也不叫我,怕我拿不出好酒吗?"熊瑾玎连忙将周总理迎了进来,说:"我本来不想过什么大寿,总理那么忙,怎么能让您来看我呢?"

周总理摆摆手说:"今天是你80大寿,应该庆祝一下。我特地带了两瓶酒,今天咱俩好好喝一次!"

就这样,在家人的簇拥下,周总理和熊瑾玎你一杯我一杯地喝起了酒。周总理还不时拿出一些有趣的段子,逗得熊瑾玎开怀大笑。那天,熊瑾玎喝得酩酊大醉,家人们说从来没见过他这么高兴过。

后来,熊瑾玎的儿子回忆说,父亲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和周总理在一起喝酒聊天的时候。周总理对父亲的关怀备至,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1973年1月24日,87岁高龄的熊瑾玎在北京去世。当时正值全国上下学习批林批孔运动如火如荼,但周总理还是亲自前往送别,向这位老革命战友的遗体鞠躬致意。

为什么一位总理会如此亲自看望一位普通老人?

从上文可以看出,周恩来总理之所以在熊瑾玎80大寿那天亲自前往祝寿,并不仅仅是出于对一位普通老人的关怀。两人之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革命情谊。

早在1922年,周恩来在长沙创办自修大学时,熊瑾玎就是他的得力助手,担任教务主任一职。那时的熊瑾玎虽然只是一名普通职员,但他全心全意投入到革命事业中,与周恩来并肩作战,两人由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后来,随着革命进程的推进,周恩来和熊瑾玎分头奔赴各地工作,渐渐失去了联系。但是,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两人时刻铭记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和熊瑾玎重新见面,两人相视一笑,周恩来高兴地说:"老熊啊,咱们真是老革命战友了!"从那时起,周恩来就一直关注着熊瑾玎的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作为红十字会的负责人,熊瑾玎的工作任务艰巨。有一次,一批救援物资被国民党军队扣押,熊瑾玎向周恩来求助,周恩来立刻写信斥责蒋介石,最终物资得以顺利送达前线。

#深度好文计划#

可以说,如果没有周恩来的大力支持,熊瑾玎很难完成红十字会的工作。正是出于对老革命战友的尊重和关怀,周恩来才会在百忙之中,亲自前往看望80岁高龄的熊瑾玎。

当然,除了革命情谊,两人之间还有一层亲戚关系。据说,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与熊瑾玎是远房亲戚。所以,周恩来也把熊瑾玎当成自己的长辈来看待。

在熊瑾玎80大寿那天,周恩来不仅带着两瓶好酒前来祝寿,更是与熊瑾玎你一杯我一杯地痛饮,两人就像亲兄弟一般亲密无间。熊瑾玎的儿子后来回忆说,父亲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和周总理在一起喝酒聊天。

1973年,87岁高龄的熊瑾玎去世,周恩来虽然正忙于批林批孔运动,但仍然亲自前往送别,向这位老革命战友的遗体鞠躬致意,可见两人之间的革命情谊是何等深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