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这句话从字面上来看,意思彷佛是,天地不仁义,将世间万物都当作刍狗,也就是说,天道无情,漠视万物。

要知道,老子可是主张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的,既如此,为什么还会写下这样一句对天地充满怨气的话呢?

其实,并不是老子写的话有问题,而是我们理解错了这句话的意思,其中的刍狗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狗”,它其实另有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德经》的诞生

老子出生于春秋时期的楚国,自幼聪明,性情柔顺,读书过目不忘。虽然家境贫困,但邻里觉得他聪慧便自发资助其学习,外加他也确实好读书,所以成年之后,他的学识在十里八乡都是十分渊博的。

不过,他对于知识的追求并不止于此,于是,他便师从齐桓公的大臣商容。

商容是一个很有大智慧的人,当初,齐桓公想要收服宋国,便派他前去当说客,于是,他向宋国陈述了当时的时局,并从宋国人的立场和需求作为突破口,提醒其识时务者为俊杰,成功劝导宋国归附了齐国,从这个角度看,他确实极具外交才干和言辞智慧。

而作为老师,他也是非常称职的,除了传授老子学识之外,还会教他做人的道理。有一次他生病,老子去探望他,询问他还有什么要教给自己的。于是,他以“过故乡而下车”和“过乔木而趋”等问题为引,告诉老子,人刚强易消亡而柔弱易生存的道理。

他的这番教育对老子之后参透“道”的玄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老子出师后,便应邀到周朝做了“守藏室之官”,这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份不错的职业,本身他就爱读书,又爱思考,而来这里又能博览群书,何乐而不为。在周朝任职的那段时间,他的学识得到了质的飞跃,就连有“圣人”之名的孔子听说他的学识之后都不惜入周向他问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老子入朝也并非只为积累学识,他也有政治抱负,希望能以一己之力辅佐君主成就大业。可惜,当时的周王朝大势已去,老子入朝之后没多久,周王朝就显现出日渐衰败之象,深思熟虑之后,老子便决定弃官归隐,骑青牛西行。

离开中原后,老子一直向西游历,并在沿途对各个国家进行道德教化,比如大秦、天竺等国,都有受到他的思想影响。

后来,他一路向西,准备前往西域进行教化,可当走到函谷关的时候,他遇到了关令尹喜。尹喜早就听说老子博学,得知他想要出关云游,便想尽力挽留他,于是便承诺,只要老子留下一部著作,便放他出关。

本来尹喜出此难题是想留住老子,却不想老子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便写出了一本旷世佳作,而这本佳作正是后来的涵盖道家核心思想的《道德经》。于是,尹喜只能放老子西行,而这本《道德经》也被留下以教后世。

老子的中心思想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既是一部阐述道家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涵盖了古人修身治国的最高理想。其内容包括修身、治国、用兵、养生等多方面,主要讨论的是宇宙之“道”与人生之“德”的关系。

在老子看来,“道”被视为天地万物之始,是宇宙间与生俱来的一种力量,它支配着万物的生长和发展。这种“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它却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按照“道”的自然规律来运行的,所以一切事物都应该顺应“道”的原则。

而“德”则是“道”的体现和修习的基础,是人们在生活中应遵循的一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人们应该以一种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顺应自然、遵循“道”的原则来生活,不应该产生过度的欲望,也不该人为的干预和扰乱“道”的发生。

除此之外,他还认为,人、地、天、道、自然之间是存在相互递进的关系的,而“道”作为宇宙间的最高法则,不应该被人的意志干扰和左右,而是顺应自然规律顺势而行,也就是无为而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些角度看,老子的思想和理念充斥着辩证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在那个年代确实是非常超前的。不过,既然他能将人、地、天、道、自然的关系看的如此透彻,为什么还会写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样一句看似极具怨气的话呢?

刍狗的真实含义

其实,老子写下这句话并不是在抱怨天道无情,他的本意是想告诉人们天道对万都是平等的这一思想。

抛开字面的表达,这句话更深层的意思是:天地是无情的,更不存在仁义,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可生可灭,不会因为偏爱某一方而违背自然规律,扰乱“道”的发生。

既如此,为什么人们对这句话常有误解呢?其实问题还是出在了“刍狗”这一用词上。

很多人以为“刍狗”是一种卑微的狗,所以便误解老子将世间万物以“刍狗”作比,从而凸显天道视角,万物是多么微不足道。

其实这里的“刍狗”指的是古人举办祭祀活动时所用的用草扎成的狗。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传统的宗教仪式通常都没有神像,因此在古代的祭祀场景中,人们会选择有形的祭品作为供奉神佛的心意。但是普通百姓无法用猪、牛、羊等大的牲畜作为祭品,便选择最早饲养的六畜之一——狗作为替代品。

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人们又用草扎成的狗(即刍狗)来代替活物,所以,在祭祀之前,刍狗被视为重要的祭品,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敬;但祭祀仪式之后,刍狗便失去了其作为祭品的角色,被丢弃或遗忘。

老子注意到了这种从关注到忘却的过程,才会在《道德经》中取用“刍狗”作比,表达天地生了万物,却没有把谁当作宠物来特别爱护,并平等对待众生的理念,同时启示人们应该学会客观看待世界,不被主观情感所左右,不强求、不妄为,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