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卖部不相信眼泪

作为当代社畜,除了公司周边的碳水过早店,去的最多的当属便利店,公司一公里内有5家便利店,我能在便利店里买到包子、咖啡,饭团、无糖饮料、冰块……社畜的基本生活所需都能在便利店里完成闭环。

放眼整个武汉,连锁便利店于2022年底突破4500家,这个数目还在不断增加。前阵子去老社区采访,穿过蛛网小巷,看到和社区年纪一样老的小卖部时,死去的记忆开始复活。

这些小卖部在八九十年代也和如今的便利店一样红火,现在却越来越少。

我们走访了多家小卖部,给它们拍了定妆照。

“有人吗?”

Hello, anyone there?

便利店通常有高度统一的视觉体系,蓝色、绿色、红色,好清新。人刚刚走进,自动门打开,欢迎光临的音乐响起,店员站在柜台里操弄着关东煮,货架上没有过期的凤梨罐头。

而老式小卖部大部分特点都与当下的便利店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店招要么是经过岁月冲刷看不清店名,要么以社区名字命名,或者夫妻二人的名字各取一个字:

求生便利店、雪梅便利店、来元副食店、清芬副食店、顺元小卖部

除了店名朴素,小卖部整体门头也是低调的。受潮陈旧的木质招牌、皲裂的铁皮、蓝色卷闸门、偶尔也有别致的对开雕花木门,样式不少,个个包浆。

站在老副食店外,常常看不见老板的身影,只有一个略显寂寥的对外售货窗口。

偶尔会有猫掌柜在这里值班。机警的狸花猫最为多见,老板说,“开副食店非得养猫,一只没了就继续养,东西太多容易出老鼠,离不了猫”。

玻璃柜台里占据主力位置的是花花绿绿的烟盒,店主们大都懂得废物利用,把烟盒纸盒饼干盒当作容器,装上自家卖的副食。

往往只有贴近柜台,你才发现原来老板在屋子里自顾自做事。掐韭菜段、剥白菜叶、洗碗、炖肉。当然,做的最多的事还是什么都不做,靠在椅子上,眼光汇聚在15寸老电视机里的国产剧。小卖部十平米的空间好像被凝固在九零年代。

小卖部的柜台

是一间过时博物馆

A Museum Of Obsolescence

回想九零年代的小卖部,简直是每一个小孩的天堂,什么都有的卖,产品跟着时代走,时髦着呢。四驱兄弟和数码宝贝流行时,我在学校门口小卖部里一边买吃的一边抽奖四驱车,和如今在商场抽泡泡玛特的盲盒,好像也差不多。

江汉路上总是热热闹闹的网红怀旧零食店,里面卖的东西都能以更实惠的价格在当年的小卖部买到。吹的泡泡胶,玩的溜溜球,吃的果丹皮、无花果丝、奶片……

从前小卖部“副食”产品是绝对主力,啊,这真是个极具年代感的词,经常出现在长辈口中。其实副食指的就是米、面等主食之外的其他食品。

但是现在还开着的小卖部,“副食”已沦为柜台上的点缀。是古早和日常混合的产品,基本上包括:

乒乓球、皮蛋、比巴卜泡泡糖、阿尔卑斯棒棒糖、真知棒、北京方便面,红烧牛肉面(老坛酸菜卖完了)、老人头饼干、红茶、绿茶、阿萨姆奶茶……

日用品也是有的,油盐酱醋、生粉、炒菜调料、肥皂等等,老板说货出得慢,一箱肥皂,可以卖大半年。

小卖部老板们都很少囤货,地方小,不方便存放,都是卖到差不多再去汉正街进货。

如今,大部分小卖部进货,放弃了选品更新这个环节,多年来基本上就是卖上面列的这些产品,外面花花世界里的商品与他们无关。小卖部的老板们集体认为,大超市里头和网络上,啥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有,小卖部就是卖点网上不好买,以及临时需要的东西。

花楼街小卖部的老板补充道,“现在父母带小孩都很讲究,买吃的习惯去大超市,我们这里无非就是买点糖,好多东西入不了家长的法眼。”

但也有例外,洪益巷有家小卖部,在饮料上会多选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年轻人比较注重养生,所以在常规的可乐雪碧啤酒之外,我们多进了一些茶饮料”,这家小卖部还常年自制酸梅汤和绿豆汤,和隔壁的吴长子卤菜搭配起来,效果不错,基本每天都能卖完。

如今不管去哪家小卖部,核心产品一定是烟和酒。软的硬的红的黄的蓝的楼,加上其他省市的、常规的外烟,品种能上百。

超市里是市场统一定价,小卖部的售价更为灵活,大部分小卖部的软蓝楼会比超市便宜一块。在小卖部顺手买包烟还是就便点。

至于酒,日常人们买的最多的其实是小瓶的关公坊,家里炒两个菜,下来买两瓶过过瘾。礼盒装的对酒,十五年的白云边则是大多数小卖部的门面担当,摆总要摆几对。老板说,真正逢年过节时生意反而不大好,大伙直接上超市一站式备齐拜年物资,只有突然发现缺一对酒才会临时来小卖部救急。

为了保住烟酒生意,小卖部老板们其实也在默默卷。起早贪黑是常态,大部分店在早上六点就开门,晚上十点之后才关门。“早上和晚上买烟的人更多”,花楼街雪梅小卖部的老板回忆,“之前汉正街服装厂还在的时候,我是要营业到凌晨一两点的,下了夜班放工的人多,买烟的也多,当时烟的品种也是现在的两倍,因为五湖四海的人都有嘛。”现在汉正街服装厂不似从前,她不搞那么晚,但是也仍然会将店开到凌晨,等着那些零散的夜班选手。

小卖部门口的马

你骑过吗?

Have you ever ridden the toy horse?

小卖部,是市场经济中规模最小的零售企业。改革开放之后,便慢慢生长起来。

汉口八九十年代的小区好多是街区制的「非封闭住宅小区」,虽然没有绿化,没有公共活动空间,健身器材也不一定有,但是相应的生活配套非常齐全,不需要开发商和政府规划建设运营,主打一个老百姓服务老百姓。老式理发店,给裤子打褊的……像台北路一带的成熟社区,还有殡仪门面。日常生活所需都能在社区周边得到满足。

把起篓子刻在基因里的汉口人,随手开个小卖部简直是水到渠成、无师自通,只需要打开门,准备柜台,上汉正街进货,就可以做生意当上个体户。当时大一点的社区,小卖部不止一家。

八九十年代是小卖部最繁荣的时期,甚至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小卖部都还在发挥重要的作用。小时候妈妈常说“去楼下小卖部打瓶酱油上来”,这活儿大家都干过。

超市或者便利店提供了几步闲逛式的内部空间,小卖部的活动空间则是“向外”的。

我们走访的绝大部分小卖部,会在店外放几个小板凳或者长条凳,街坊没事过来咵天。在亲戚家拿的土鸡,这个月用了多少度电,楼下那户女婿是哪个地方来的……只消在小卖部的板凳上一坐,这个社区的一手信息就流转起来。

电视剧《繁花》里黄河路上的小卖部老板不就是这样吗,眼见风云千樯,谁来了,他都能给对方提供一手信息,在人来人往中当个人间清醒。

早年,还有小卖部提供简单的娱乐设施,店主会在门口空地上放几个孩子们爱坐的旋转木马,家长来唠嗑,小孩骑马嘟嘟骑,各有乐子。后来木马坏掉,孩子们也都跑去商场和超市里骑,小卖部门口的旋转木马便停止旋转,被一张大油布遮盖起来。我在昙华林戈甲营社区就看到了这样的木马遗骸。

现在,还在开的小卖部也还在继续承担信息流转的角色,街坊的房屋转租信息牌,不能及时收货的快递,都还是到了社区小卖部这里。

但是随着菜鸟驿站深入每一个社区,小卖部门口更多的是过路客,大家只作短暂的停留,板凳越来越空。

为什么新小区

几乎都没有小卖部?

There are almost no commissaries

现在能看到的小卖部几乎全部在老社区,为什么武汉的新小区里看不到这些呢?

新小区见得更多的是社区底商的便利店。底商,其实就是在住宅楼的下面,合围环绕,使得社区成为一个封闭管理的区域。底商多是租赁经营。

有的地块在出让时就已经明确要求配套建设的标准,其中也会包括底商面积,开发商必须设计底商。而像便利店、药店等是居民日常所需,属于强配套,所以很大程度上是开发商一早已经替我们决定好了这里有什么,然后在这个门类招租。

而且,底商是房地产盈利来源之一。特别是房子限价、车位卖不出价时,底商就要承担这部分溢价。

这和从老社区居民楼里自发生长出来的小卖部完全是两套系统,可以说,小卖部自带街坊烟火气,便利店更像是规划产物,不是一路。

不仅是走不进新楼盘,小卖部也从原来一些固有的场所退出。根据规定,去年春季学期起,中小学校、幼儿园原则上就不再于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

当时消息一出,引起了学生们的热议。我记得我中学时,一下课就飞奔学校小卖部,在那里看NBA的季后赛转播,吃一包薯片,捱到上课铃响再飞奔教室。可以说,珍贵的课间十分钟,全给了小卖部。

“以后毕业了,

就想开个小卖部”

Want to open a small shop

作为时代的眼泪,小卖部只有开在老社区才能避免彻底干涸。这种岁月静好的小卖部,突然又成为许多人的白月光,年轻学生纷纷说,“以后毕业了,就想开个小卖部”。

小卖部老板们听到这说法都哈哈大笑,他们表示开小卖部只适合养老。不过,好歹房子是自家的,也不需要请人,混个生活那是可以的,“比起去外面打工,这还是自在些”。

小卖部老板们确实有他们的一套生活方式。

汉阳门花园附近的都来副食店,开了三十年。四十岁的老板没有结婚,也拒绝相亲。这家店的前身是一家红白游戏机店,老板的父亲开的。后来因为母亲重病,便把游戏机变卖,转作小卖部。再之后父亲也去世了,守店的任务落到了他身上。

守店之余,老板也打打篮球、看书,出门旅游时会拜托家姐来帮忙看店。姐姐们也住在不远。父母都不在了,每周六,几个兄弟姐妹都会来小卖部聚餐。来买烟的客人几次看到兄弟姊妹聚餐,忍不住汉骂感叹,“个表,这一家人总在一起七饭,几好哦。劳资给屋滴打电话说回克七饭,都回不去……”

昙华林的“求生”便利店因为名字特别,吸引了一些博主过来拍照,老板老黄自己也知道,“我这个店在网上还有点小火咧”,但是她还是特立独行,该关门时就关门。

1996年黄家人都下岗了,总得寻个出路。老黄的父亲便决定开个小卖部,“我爸说什么‘富强’啊‘富贵’啊都不要,我们不求那些,首要目的是求生”,于是就有了“求生便利店”。

老黄年轻时干过会计,干过收银员,回过头来她觉得还是守店舒服。现在已经当上奶奶的老黄一个人在守这个店,一天要关门好几次。

她早上七点起来开门,九点钟出门买菜关一次门,回来开门后她做好一天的饭,等到下午两点差不多困了,关门午休一小时,三点再开。开两小时,五点钟去接孙子……

老黄心态平和,“我就照常过我的生活,这些杂事总要有人做吧?”她把好多自家要用的东西摆上柜台,卖得出去就卖,卖不出去的自己留着慢慢用。

老黄每年会出去旅游一趟,每次出去玩,都要带上两块自家店里的肥皂。一块用来洗衣服,一块用来洗澡,“用不惯外面的沐浴露”。

问及店会开到什么时候,老黄说这不是个问题,都开了这么多年了,小卖部所在的这栋楼的“人都死了一半了”,就一直开着呗,“开到拆迁,开到开不动。不然去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