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官宦,与佛结缘突遭变故,剃度出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佛偈妙悟,感化世人结语而道济和尚仅用短短二十四个字就道破的人生的真谛,我们的人生可以狼藉不堪,也可以颠沛流离,但只要自己的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呈现在眼前的必将还是任凭翱翔驰骋的碧水蓝天!

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身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这首朗朗上口的佛偈,出自著名的济公和尚之口,通俗易懂却一语道破人生真谛。

在很多民间传说与影视作品中,济公都被神化。但其实,济公却是在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一名十分特别的得道高僧,与一般僧人相比,他既喝酒,又食肉,完全将佛门中人的清规戒律抛诸脑后,乃至许多僧人都对他嗤之以鼻,扬言要将他逐出佛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他的师傅慧远大师却对他青眼有加,曾为他辩白道:“佛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

那么,疯疯癫癫的济公和尚到底有何魅力,能够如此特立独行,而又备受后世推崇,还被师傅庇护,或许,他在圆寂前的一首禅诗可以帮助我们揭开谜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济大师原本不是一个疯癫和尚,他本姓李,乃是南宋年间台州城内一官宦人家的公子哥,其太祖还是赵匡胤的驸马。

到了他父亲李茂春这一代,虽家世已无先祖显赫,但好歹也是台州城内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且为人乐善好施,虔诚礼佛,在地方颇有声望。

济公出生之时,正逢上国清寺内的第十七尊罗汉——降龙罗汉突然轰然倒下,所以后世之人都称济公为罗汉转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事实上,济公出世时,他的父亲已过不惑之年,在对于古代人来说,可称真正意义上的老来得子。

由于李家人对佛学相当崇拜,所以家里时常有高僧登门拜访。济公出生百日时,啼哭不止,国清寺住持见此子骨骼清奇,长相不俗,便摸着他的脑袋道:“你的来历我知道,既然来了先要笑。”不曾想,他果然转悲为喜,破涕为笑。

后来,家长们便让这孩子抓周,没想到,这孩子面对眼前诸般物件,都不感兴趣,唯独将一串佛珠紧握小手之中。住持看后哈哈大笑,随后,便给他赐名:修缘。此后,这个名字就仿佛一道谶语,注定了道济和尚与佛结缘的传奇人生。

修缘从小心性良善,对世间一切生物都有怜悯之心,玩伴将捞到的鱼儿扔给他,他却将鱼放生;几个伙伴玩斗蛐蛐时,小修缘突然间故意打个喷嚏,让蛐蛐也得到自由。他常去的地方便是上国清寺,与方丈住持相谈甚欢。

与大多数士大夫家族一样,李茂春夫妇也盼望着儿子有朝一日能洞房花烛,金榜题名,于是,家里也早早地为他定下了一门亲事。

可是,年轻的李修缘却于成亲当天,就让美丽的新娘独守空房,他自己跑去灵隐寺参禅悟道,这一点倒与圣人王阳明有几分相似。

李修缘虽无纨绔子弟身上的恶俗之气,但对功名利禄也颇为排斥。按理说,凭借殷实的家底,他倒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无忧无虑地过下去,但偏偏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过多久,他的父母便双双去世,家产也被黑心管家霸占。

李修缘也不与管家争执,原本视钱财如粪土的他便在国清寺剃度出家,拜法空一本为师,随后又投奔杭州灵隐寺,拜慧远为师,慧远替他赐名:道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说,从小就深受佛法熏陶的道济,其心性必当清净无为,一切成空。可偏偏出家后不久,他就耐不住性子,对于枯燥持久的坐禅,更是缺乏耐性。

除此之外,对于晦涩难懂的经书他也不甚喜爱,但是对于酒肉,却颇为酷爱,这可是犯了佛门大忌,一时之间,众僧嗤之以鼻,扬言必将这个不守佛门戒律的“假和尚”驱逐国清寺。

可住持慧远却认为道济并非常人,其对佛法的悟性颇高,慧根深厚,至于表面上的一些浪荡之举,不要过多在意,也正是因慧远大师的格外庇护,道济才得以继续按照自己独有的修行方式,让真正的佛法造福黎民,流传后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慧远大师的圆寂,道济在国清寺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没有人能容忍得了这样一位行为孟浪的疯癫和尚了。于是,道济只好改投净慈寺,拜第二十代住持德辉禅师为师,不久后,德辉禅师还将道济“升了官”,担任本寺书记,这可是在寺院“六头首”中排名第二的显赫职位,可见,德辉禅师也对道济相当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