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睡眠长短与寿命之间的关系,历来存在着多种观点,有人认为睡眠时间越长,寿命越长;也有人认为睡的时间越少,寿命越长。就像诊所最近接诊的一位年过花甲的刘大爷,从退休以后他就开始钻研各种养生术,一直比较深信“早睡早起身体好”“睡得少,命长”这一类说法,每天总是不到五点就起床开始忙碌,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还不睡觉,他认为这样对延长寿命有很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两年开始他的觉是越来越少,有时候晚上十二点睡凌晨三点就醒,睡眠时间毫无规律可言,近来还常常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出现心慌、胸闷的感觉。

直到一天晚上,刘大爷饭后打算去楼下遛弯,哪知刚出电梯就直接倚着墙瘫倒到地,他感觉心脏处抽疼,喘不上来气,头晕眼花的,自己像是要不行了一般,还好同行的老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很快刘大爷就被送到了医院。

医生快速对刘大爷家属进行了详细问询,得知患者患有多年高血压,平时有进行药物干预,无其他疾病史,近两年每次情绪激动时有说过心慌,睡觉有出现过阵发性的呼吸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患者查体,发现他的口唇略发绀,双下肢有轻微浮肿,血压为175/98mmHg。后进行紧急的心电图检查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窦性心律,且I、II、V5导联ST段压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百分之五十二,提示舒张功能减低;二尖瓣舒张期E/A为0.4;心包左室后壁可见1.1里面积液。

结合刘大爷的病史、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医生初步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以及高血压病高危型,医生表示,还好刘大爷送医及时,再晚恐怕就面临猝死的风险了。刘大爷十分不解,自己平时明明很注重养生,就连觉都睡的很少,怎么就突然就病的这么重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表示,这个猝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特别是血压波动,目前来看他的血压蛮高的,需要及时控制;同时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会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血压和心率都会升高,这就给心脏带来了负担;还可能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进一步加剧心脏疾病的风险。

所以,特别是对于六十岁以后的老年群体来说,他们的睡眠质量往往不如年轻人,更应该深入了解睡眠与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学会如何改善睡眠质量以保持更好的健康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睡得少的人,活的越久?

从刘大爷的经历不难看出“睡的少的人,活得越久”这一说法,其实并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来全面支持。生活中虽然有一些个例可能显示某些人的睡眠时间较短但寿命较长,但这并不能作为普遍规律来推广。

睡眠是身体与大脑恢复和修复的关键过程,涵盖细胞再生、能量储备、记忆巩固等多方面功能。过去,睡眠被认为仅仅是生命活动的暂停,但现代研究揭示了其复杂性和重要性。科学家通过脑电图技术发现睡眠包含不同的阶段,如非REM睡眠的N1、N2、N3阶段和REM睡眠。这些阶段各有特点,如N3阶段的慢波睡眠对恢复精力、组织修复和记忆巩固至关重要,而REM睡眠则与情绪调控、记忆和创造力相关。

我们每天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睡眠上,这个占据了我们生命三分之一的事情有多重要呢?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睡眠与寿命紧密相关,长时间睡眠不足或会增加机体患多种疾病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连续两周每天只睡不到6个小时的人受到的影响与连续两天完全不睡觉的人受到的影响是相当的,它说明了长期睡眠时间不足的恶劣影响。

一项针对对1000多名英国成年人的大型调查发现,尤其是每晚睡眠少于5小时的人,其心理健康和记忆力下降的情况更为显著。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45岁以上成人发生心脏病或中风的可能性比每晚睡7-8小时的人高出200%,可能因睡眠不足导致血压升高;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血糖控制,使细胞对胰岛素反应减弱,增加糖尿病前期风险;会降低饱腹感激素水平,增加饥饿激素,进而导致体重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睡眠与大脑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发现,老鼠在睡眠不足时,大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会变得异常活跃,清除衰弱的神经突触细胞。类似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者在中国老年人群中发现,这些个体在慢波睡眠阶段的时间减少,导致脑细胞损失增加,而慢波睡眠对记忆处理至关重要,这也就造成了睡眠时间较短的个体大脑脑室扩张速度更快,认知功能衰退也更显著,显示了充足睡眠对维护大脑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我国一项研究还发现,与每晚睡7-7.5小时的男性相比,睡眠超过9小时或少于6.5小时的男性精液中,显示较低高DNA可染性的比例分别降低了40.7%和30.3%,反映了异常染色质的精液比例可能影响精子DNA的完整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鉴于睡眠不足对健康的潜在危害,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步入老年阶段的人群来说,睡眠的重要性更加不容忽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模式和质量往往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对他们的整体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医生们特别提醒,过了60岁,晚上睡觉时有几个要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大脑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医生:过了60岁,晚上睡觉3个要点放心上

要点一:掌握正确的睡眠时长与时间

每个人的睡眠需求不同,但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睡眠时间和时长,对大脑健康和整体健康至关重要。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时长与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亚洲人群中持续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多均与全因死亡率升高相关,而每晚7小时的睡眠时间是最佳。

在男性中,与每晚7小时的睡眠相比,如果睡眠达到十小时其全因死亡率会显著升高,约达到百分之四十三;而对于女性,同样情况下全因死亡率升高的幅度可达到百分之五十五;当男性或女性的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时,全因死亡率同样会升高,所以保持适当的睡眠时间对于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最佳睡眠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如青少年和年轻人(18-30岁)需要每晚7-9小时的睡眠以维持身心健康,中年人(31-50岁)则需要每晚7-8小时。

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和组织逐渐进入衰退期,身体的代谢能力逐渐减慢,体内控制人体睡眠的激素也开始减少,导致晚上难以入睡、失眠次数增加、夜间睡眠时间大大缩短,但应尽量保证每天至少6小时以上的睡眠。

美国一项相关研究发现,对于54-60岁的老人,如果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或多于8个小时,他们的记忆力和决策能力都会受到影响;而对于65-89岁的老人,过长的睡眠时间则会造成脑功率的下降。

同时牛津大学的研究发现,晚上10:00-10:59入睡可降低患心脏病风险,与此时段相比,其他时段入睡的风险均相对较高。所以医生建议,过了六十岁的老年人要控制晚上睡眠时间,若晚上10:00-10:59点入睡,经过7-8小时的睡眠,最佳起床时间为早上6-7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点二: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多项研究表明,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改善睡眠质量、维护身心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可以使身体逐渐适应这种节奏,它能帮助调整生物钟,能确保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入深度睡眠,减少失眠、早醒等睡眠问题,让我们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而作息不规律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日常生活;会引发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各种激素水平不稳定,进而引发肥胖、消瘦、脸色变差等问题;还会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针对一千八百名65岁以上老人的相关实验结论显示,作息时间规律且活跃(约15h)的老人(约38%)抑郁程度低,认知功能强;作息基本规律且相对活跃(约13h)的老人(32%)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较差;作息不规律的老人(30%)抑郁和认知障碍风险最高。

所以医生建议,过了六十岁的老年人为了保持稳定的生物钟,尽量选择固定的晚间睡眠时间,如每晚10点上床睡觉,早晨6点起床,即使偶尔有其他特殊需要晚睡的事情,也应该尽量在固定时间起床以保持生物钟的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点三:调整晚饭饮食习惯

饮食与睡眠两者紧密相连互相影响。

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加大夜间时段对不健康的食物,如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渴望;而不良饮食习惯同样会损害睡眠质量,如咖啡因、能量饮料会降低睡眠质量,而牛奶则有助眠作用;同时饮食中纤维少、饱和脂肪和糖分多可能导致睡眠变浅、质量下降。

生活中,我们应避免过饱、过油或过素、过多咖啡因、睡前饮酒、胀气食物过多、辛辣刺激食物过量等不良饮食习惯,这些习惯不仅增加消化负担,还可能导致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同时长期营养不良,如B族维生素和钙、镁等营养素的缺乏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及褪黑素的分泌,继而加重睡眠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由于精致碳水化合物一直都在我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据主导位置,这易导致餐后血糖快速波动使人感到困倦。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餐后直接进入睡眠状态对健康十分不利,躺下可能导致食物反流增加胃食管反流风险,长期如此可能诱发消化系统癌症;立即入睡还影响新陈代谢增加肥胖风险。

此外,发表在《Sleep》杂志的一项关于改善饮食状况与睡眠之间关系的研究中提到,采用定时定量的饮食节奏可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定时即早餐八点、午餐十二点、晚餐十八点,两餐间隔至少为4小时,同时最后一餐与入睡时间不可短于四小时;定量即三餐热量均衡,早餐热量:中餐热量:晚餐热量约等于1.5:2:1.5,晚餐建议清淡(少油少盐少糖)。

医生建议,过了六十岁的老年人应调整饮食习惯,三餐饮食要营养均衡,饭后不要立即入睡,至少要间隔四小时后再进入梦乡,以促进食物消化降低健康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像“睡的少,活得久”这类说法并不准确,睡眠长短与寿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适当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时间睡眠不足或会增加机体患多种疾病的风险。

所以对于过了六十的老年人来说,晚上睡觉一定要把这3个要点放心上,即掌握正确的睡眠时长与时间、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调整晚饭饮食习惯,晚餐尽量清淡为主,并与睡觉至少间隔四个小时;建议晚上十点到十一点之间入睡,次日清晨五点到六点起床。同时,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的睡眠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更加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杨婷婷,Anne F.Fish,孔维敏,等.睡眠不足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 2017, 46(24):4.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7.24.039.

[2]刘诗翔,汪洪,孔繁一,et al.大鼠低氧低温睡眠剥夺模型建立及其行为学与大脑组织病理学变化[J].疑难病杂志, 2011, 10(11):4.DOI:10.3969/j.issn.1671-6450.2011.11.019.

[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7, 024(007):1-12.

[4]张爱东.睡眠时间影响寿命[J].自我保健,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