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里长出巨型肿瘤,大小堪比成年人张开的手掌;刚切掉一个半月又复发,长到像从未切掉一般。肿瘤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复发?为何生长如此迅速?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下一步该如何治疗?近段时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诊的巨大肿瘤患者淼淼(化名)身上,笼罩着重重迷雾。拨开迷雾的过程,一波三折。

震惊

巨大肿瘤切完不久

又变成了术前的样子

淼淼是一个正在上学的女孩。去年11月,她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右下胸部疼痛,夜间平躺时尤其明显。老家的医生最初怀疑是肌肉拉伤,但是她的疼痛反复出现,于是安排她进行了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右下肺部有占位可能。后来,家人带着淼淼辗转到北京天坛医院胸外科求诊。

“增强CT显示,她的右侧胸腔几乎被肿瘤填满。影像学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证实,这是一个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李维青说,“对付这个肿瘤,手术是第一选择。”

2023年12月14日,李维青主刀为淼淼进行手术。肿瘤个头太大,已经侵犯淼淼的右肺中叶和中间段支气管。术中要尽可能把肿瘤切干净,同时避免出血,保护被侵犯的器官。凭借丰富的经验,李维青干脆利落地将这个直径近15厘米的巨大肿瘤完整切除。术后,淼淼恢复良好,很快出院。

让李维青没想到的是,3周后淼淼按要求来复查时,CT显示她的胸腔中再次长出了肿瘤。“能想到这种恶性肿瘤会复发,但没想到会这么快。”李维青震惊了。由于距离上次手术时间太短,李维青建议淼淼尽快进行内科治疗,控制肿瘤生长的势头。

但来势汹汹的肿瘤,没有给女孩太多机会。当一个月后李维青再见到淼淼时,她又变成了第一次手术之前的样子:胸痛、憋气,肿瘤甚至从肋间长到体表。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体积不但和第一次差不多,还在胸膜、膈肌等多处播散。

虽然肿瘤生长速度快,但淼淼的一般情况很好。经过综合判断,李维青觉得有二次手术的机会,这个想法得到了淼淼和家人的支持。今年2月4日,李维青再次为淼淼进行手术。手术进行了3个多小时,李维青把能切掉的肿瘤尽可能切掉,切下来的肿瘤装满了放标本的弯盘。

解谜

查看几十张病理切片

敏锐捕捉到“红飘带”

为什么淼淼的肿瘤会复发得这么快,长得这么大?大大的疑问笼罩在李维青和同事们的心头,同样的疑问也困扰着该院病理科副主任董格红。2月5日,淼淼第二次手术的次日,董格红看到了肿瘤组织的病理切片。此时,初检医师已经得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结论,需要董格红进行复核。

“这个患者的病理切片比较多,有20多张。看到第十四五张的时候,我已经基本认可初检医师的判断。”董格红说,“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签发报告了。但这个结论,显然无法解释大家的疑问。”没有停顿,董格红继续往下看。

显微镜下,第16张切片上,细胞密密麻麻地排布着。突然,一抹红色闯入视野。“甩着‘尾巴’,像飘带一样的红色胞浆,和周围的细胞形成强烈的对比。当时,我浑身的肌肉都紧绷起来。”董格红解释,“‘红飘带’意味着横纹肌的分化。类似的切片,她在13年前从一位专家分享的教学片里看过。它指向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一个罕见且具有侵袭性的亚型——恶性蝾螈瘤,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报道不足百例。”

“这种肿瘤虽然罕见,但有特异性的特征。我作为病理科医生,见过就不会忘。”董格红虽然对自己的记忆很有信心,但毕竟是在临床中第一次遇见这种肿瘤,“到底准不准,也有动摇和犹豫”。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她重新调出了淼淼穿刺活检和第一次手术的病理切片。

穿刺活检的病理切片中没有发现“红飘带”,董格红又细致地复查第一次手术的几十张病理切片。“不知道会在什么地方、在哪张切片中出现,而且这种细胞容易与胶原细胞融为一体,很难发现。”终于,董格红在其中一张切片的边缘看到了“红飘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恶性蝾螈瘤患者横纹肌分化在病理切片上显示出的“红飘带”

随后,董格红组织科室集体会诊,并邀请经验丰富的前辈参与讨论。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肿瘤,经过反复论证,大家一致认为,淼淼所患的正是恶性蝾螈瘤。

后续

集结多学科专家商讨对策

肿瘤还没有复发迹象

诊断结果被迅速反馈给胸外科,据此,淼淼开始接受放疗、应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等综合治疗。4月18日,北京天坛医院组织疑难病例多学科诊疗大讲堂。来自病理、胸外、放射、超声、肿瘤等多个专业的专家,展开讨论并制定后续治疗策略。

“第二次手术到现在将近3个月了,目前患者胸腔里整体较干净,无复发迹象。”李维青说。前几天,恢复活力的淼淼还回到病房,给照顾自己的医生护士送来自己做的小礼品和零食。

董格红说:“这个病例的诊断过程为病理科医生积累了宝贵经验。医院每年都会接诊不少周围神经肿瘤患者,再遇见恶性蝾螈瘤的概率很高,能够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积累数据,对于患者后续治疗以及展开针对性研究、临床试验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也有利于增进医院的罕见病多学科诊疗水平。”北京天坛医院医务处副处长赵梦表示,“未来,医院将进一步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为疑难疾病患者寻找更多的治疗机会。”

文:健康报记者 崔芳 通讯员 卢国强

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编辑:秦明睿

校对:马杨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