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用这句话形容李德生将军最为恰当。

李德生将军在抗战时出自八路军129师,当时只是一个小排长。后来却成为129师出生的指战员里职务最高者。这与他甘于平淡,不争不抢,埋头实干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9年7月下旬的一天,李德生正在召开会议,这时秘书匆忙走进来,小声说道:“总理来电话了”。

周总理万机之暇亲自打来电话,那肯定是大事。李德生立即中断会议,赶回办公室,话筒那端传来一个亲切而熟悉的声音,周总理直接开门见山向他传达指示:“德生同志,中央已经决定了,调你来北京工作”。

听完总理的话,李德生大感错愕,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军长,刚开始主持安徽省的工作,从未在中央任职过,怎么就突然要被调到北京呢?

他想了想,仍然觉得颇为意外,便用谦虚诚恳地语气对周总理说道:“总理,我长期担任军职,完全没有在中央工作的经验,建议中央是否再考虑一下?”

然而周总理的语气却是亲切中透着不容置疑,他告诉李德生,这事已经确定了,让他赶紧做好交接,尽快来北京。

李德生是军人出身,见事已至此,便干脆利落地应承下来。

接完电话,李德生回到会议室,继续召开会议。在会议结束后,他将与会人员留了下来,转达了周总理在电话中的指示,将工作分工安排妥当,才宣布散会。

李德生从安徽调到中央,这让参会人员都与有荣焉,大家建议一起吃个便饭,欢送一下。李德生却谦虚地摆摆手说:“这样不好,我又不是不回来了,欢送个啥子嘛”。

这件事除了表现出李德生的低调务实之外,也可以看出他对于进京一事的惶恐不安。
7月28日一大早,李德生吃过早饭,没有让人来送行,只带了一个秘书和一个警卫员就坐上了去往北京的飞机。

当天下午,李德生准时找周总理报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告诉他,调他来中央这件事是毛主席亲自决定的,并带他去面见毛主席。

李德生到现在虽然参加革命近四十年,但是见过毛主席的次数屈指可数。

李德生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在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他当时只是红四方面军一个普通战士,跟着战友们挤在路旁,远远看了一眼毛主席,只记得毛主席当时身材魁梧,但面容消瘦。

第二次见到毛主席则是在1968年10月的一次中央会议上。

会议开始是由周总理念代表名单,当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主席突然示意暂停,向会场问道:“哪一位李德生同志?”

李德生大感意外,慌忙起身敬礼。他不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开国少将,在成百上千的与会者当中声名不显,为何毛主席会专门向自己问话。

周总理是一个合格的辅助者,他先是向毛主席介绍李德生的简要履历,然后夸他主政安徽干得不错,迅速稳定了安徽的局势。

毛主席笑着对李德生说道:“李德生同志,我之前还不认识你嘛”。

这只是会议的一个小插曲,李德生虽然不解,但还以为自己的名字和毛主席“李德胜”的化名颇为类似,所以毛主席才有此一问。他并没有刻意放在心上。

然而在半年之后的另外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又主动找李德生问话。

这次毛主席不仅能历数李德生的功劳,还特地让他把军帽摘下来,看到李德生头发乌黑茂密后,毛主席又询问了他的年龄。

李德生回答:“53岁”,毛主席若有所思,不住念叨53这个数字。

仅仅三个月后,李德生就被特调入京。

前面几次见到毛主席都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而这次则是他第一次私下面见毛主席。

刚一见面,毛主席就颇为风趣地说道:“李德生同志,你是李德生,我也是李德生(胜)哟”。

李德生颇为拘谨地笑了笑。顺着毛主席的示意双腿并拢坐在椅子上。

在谈话中,毛主席坦言:“李德生同志,你是南京军区十二军军长,可是我了解你并不只是通过南京军区”。

毛主席一句话,说明了李德生早就是他心里的考察对象。

这次会面整整持续了一个小时,毛主席的思维如同羚羊挂角,无可捉摸。他问了李德生治理地方的经验,又聊了安徽的历史文化,还向李德生推荐了《红楼梦》这本书。

毛主席润物无声的谈话艺术让李德生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