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粮不稳,无粮则乱”,保障粮食安全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银行金融支持“天府粮仓”建设,引领成都平原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为更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一、建设“天府粮仓”的重要意义

(一)“天府粮仓”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无粮不稳,无粮则乱”,保障粮食安全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农田提升改造建设是实现“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宗旨的具体举措,目的在于通过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和提升耕地质量,志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农民收入不高,农业投入欠账多,造成中低产田土比重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粮食和其他农作物产量受气候的影响大,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天府粮仓”农田提升改造建设,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挖掘耕地的增产潜力,增强防灾、抗灾和减灾能力,提高技术承载能力,才能保证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

(二)“天府粮仓”建设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

“天府粮仓”的建设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促进区域的开发,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造成超负荷影响。建成后,农业种植将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将优先吸纳当地农户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同时通过各类技术培训,提升群众的职业技能,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此外,“天府粮仓”的实施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可间接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因此,“天府粮仓”建设对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天府粮仓”建设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天府粮仓”的建设以实施“天府好田”“天府好粮”为抓手,打造从品种、技术、品牌、销售等社会化服务“全链条”,构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面,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产业、经营三大体系。依托政策优势和农业资源以及工业生产能力,实现农业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以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提升为抓手,不断延伸农业价值链和效益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天府粮仓”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政策支持

(一)主要困难

1.种粮基础不牢

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各部门、各产业对土地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建设占用耕地急剧扩张,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进一步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随着城镇化和产业的发展,中心城区及少部分重点乡镇建设用地规模迅速增长,但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滞后性,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农村居民点尤为突出,存在土地浪费行为。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产业,粮食产业在经济效益上呈现弱质性,粮食增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不高,导致农民对种植粮食不感兴趣,更愿意种植经济作物,从而为自身带来更高收益,而客观上忽视了种植粮食,耕地“非粮化”倾向明显。

2.生产条件落后

一是部分农田基础设施明显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仍以“靠天吃饭”为主,缺乏必要的机耕道、灌溉渠等,不能做到“田成方、土成形、渠相通、路相联”。二是粮食作物的犁地播种、育苗施肥、插秧助长、除草灌溉、丰收入仓、成品加工等生产各环节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包括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设施等科技农业设施,自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大田监测系统、科技防虫防害系统等农业智能系统,以及各类大型高效农机设备的普及率不高。三是已有农田生产经营设施疏于管理,年久失修,产品陈旧,运行效率低下,与建设“天府粮仓”的设备要求,差距较大,不能有效的支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垦造水田、田间灌溉等提升耕地质效的活动。

3.集群效应薄弱

一是粮食种植区域布局不明晰,规划实施效果不佳,不能有效提升产出效力。二是习惯于“单打独斗”,不能“抱团取暖”。长期以来,粮食种植以个体为主,大户经营很少,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经营,粮食可持续化、可扩大化种植动能不足。三粮食仓储物流体系不健全,存在仓储规模小、网点分散、存储使用率不高,物流设施不给力、运输效能低的问题,阻碍了粮食的大批量、成规模输出。以上三方面原因决定了粮食生产“散、小、乱”,粮食种植“各自为政”,没能形成合力,没有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最终导致种植粮食的附加值低,形成“恶性循环”。

(二)政策支持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除了提出高标准农田具体建设目标外,也指出须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地要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

2023年1月,四川省印发《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对标中央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基础强、科技装备强、经营服务强、抗风险能力强、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的农业现代化强省目标。

2022年7月21日,成都市出台《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建设原则是:坚持规划引领、连片建设;坚持以粮为主、粮经统筹;坚持集中集约、高质高效。按照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效益多元化“十化同步”的要求,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产业、经营三大体系。实施“天府好田”“天府好粮”“天府乡游”“天府乡居”四大工程建设为抓手,打造从品种、技术、管理、农资、机械、收割、烘干、品牌、销售等社会化服务“全链条”。强化利益联结,探索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购买保险、风险补助、应急资金支持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金融助力“天府粮仓”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牢固树立“服务三农”宗旨意识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始终坚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坚持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始终坚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因此,一方面,银行要积极对接内外部监管、审计部门,加强汇报沟通,对“天府粮仓”信贷业务特别管理,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调动经营行服务三农、服务“天府粮仓”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银行要在行内进一步加大思想引导力度,通过完善尽职免责机制、优化考核机制等措施,在无道德风险,且已经尽职履责的前提下,视情况减少、减轻或者免于问责,从思想认识上解决“不愿贷、不敢贷、不能贷”的问题。

(二)创新开发“天府粮仓”信贷产品

银行要以“天府粮仓”建设需求为导向,深入了解实施主体和项目的融资需求,以及经营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贷款主体和产品概念

银行向服务于“天府粮仓”建设的各类经营主体发放的,用于满足天府粮仓建设过程中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固定资产贷款。

2.明确贷款用途和还款来源

贷款用途主要为:一是建设高标准粮食生产、仓储基础设施。包括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垦造水田、田间灌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新增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效的活动。二是购置高科技粮食生产设施设备。包括建设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设施等科技农业设施;建设自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大田监测系统、科技防虫防害系统等农业智能系统;购置各类大型高效农机设备。三是打造高附加值粮食产业集群。包括省级以下或创建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粮食物流园、现代种业园,建设粮食加工生产线、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农业科创中心、粮油产业生态圈。

还款来源主要包括:一是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各类综合收入或收益。二是借款人自身经营收入及符合法律法规的综合收入,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同意用于还款的资金。三是项目获得的依法可用于还贷的其他资金。

3.明确贷款要素和担保方式

贷款金额根据项目资本金及自有资金、还款能力、还款现金流等因素合理确定。项目资本金比例、贷款期限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规定。落实合法、足值、有效担保。符合信用贷款条件的,可采取信用方式。原则上,项目形成的可用于抵押的在建工程、设施设备需纳入贷款抵押范围;以农村土地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林权抵押的,执行相关规定。

(三)密切关注贷款发放主要风险

结合“天府粮仓”建设的贷款主体、具体模式、实施过程,以及整理社会面获取的有关信息,银行要密切关注以下风险:

1.建设风险

一是项目的合法性手续、资本金一般不是一次性全部取得,而是根据项目的进度分步取得手续和投入资金,存在合法性手续尚待逐步完善和资本金尚待投入的风险。二是项目建设内容涉及的土地流转面积较大,实施地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对建设资金监管、项目监理及验收均造成了一定难度。三是建设期若出现人工费用上涨、建设方案修改等情况,可能导致项目超期超概。

2.经营风险

一是借款人一般从事农业项目不久,运营状况有待检验,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二是项目运营难度较大,风险因素较多,不确定性大,包括气候变化、病虫灾害、旱涝灾害、成本增加、销售当季价格下降,还有经营管理的人为因素,调查评估的项目收入是否能够达到预期,具有不确定性。三是项目实施完成后需运营十多年至二十年,但土地品质的保持需要持续的维护、投入,保持效果有不确定性。四是一般土地流转合同规定租金按年支付,若借款人后续未及时支付租金,则出租方可能要求赔偿或收回土地。

3.担保风险

项目资产本身受限于农村土地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存在不一定能够办理抵押担保的情况,基本采用其他公司保证担保,故担保能力受保证人公司自身现金流波动的影响较大,即期代偿能力和风险缓释作用具有不稳定性。

(四)精准把握贷款办理核心要素

1.加强银政合作

银行要主动对接当地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推动建立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摸清当地天府粮仓建设规划和已建成项目分布,及时掌握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农田管护和经营融资需求情况。在明确融资需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一县一策”,做好辖内农田建设、管护和经营客户的营销储备工作,对符合信贷资金介入条件的业务积极予以支持。

2.严格支持对象

需严格按照银行相关要求对融资客户和项目进行准入,严格客户和项目筛选,切实做好贷前调查。优先支持由实施主体建设并自主经营或转租给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财务评价可行、项目自身收入能覆盖还款来源的项目。审慎介入亩均投资大、财务评价不可行、项目收益不足以覆盖贷款本息、以借款人综合收入还款的项目。严守国家耕地红线要求,严禁介入存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违法违规行为的项目。

3.做好贷后管理

一是进一步多渠道密切跟踪调查项目建设运营中的实际建设标准、亩均投资、建设面积,做好项目投资总额和融资需求的复核,防范总投虚增,合理确定贷款总投放额度。定期到访项目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和项目现场,核实、监管流转土地实际管理运营情况。如存在项目重大变化,项目实际运营模式改变或经营效果不达预期,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安全,银行应及时采取包括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或增信等措施。二是可积极组建银团,分担风险,提高回报。三是对保证人、抵质押物实行动态监管和定期复评,如果发生代偿能力减弱或担保责任减免等担保保障不充分的情况,应及时采取压缩贷款额度、追加担保、变更保证能力更强的保证人等风控措施,积极化解风险。四是对涉及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业务,严格遵守《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严禁以任何形式损害农民合法权益。(中国农业银行成都分行 王启明)

责编:张炜 王丽娟 王晶晶 曹阳

严正声明:本网易号信息发布从未与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授权合作,请读者审慎甄别,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