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最近“医保改革”的相关新闻,真的是非常多。

毕竟是最基础的民生问题嘛,稍微有些风吹草动,那必然是满城风雨。

前两天还有个冲到第一名的热搜,说是:

· 病人用医保,住院不能超过15天,否则就会被要求出院或者转院。

后来逼的医保局都不得不在新闻发布会上澄清,并没有这项规定。

按照以往的辟谣经验来看,评论区必然是一片“不信谣不传谣”、“相信官方”。

最后通过各种小视频的分裂,大多数人都会知道辟谣的事情。

然而这次有些不一样……

评论区出现了好多质疑的声音,表示情况确实存在,我/我亲戚/我朋友就是这么个遭遇。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

其实跟我们在☞《高价药纳入了医保,反而却买不到了》一文里说的情况是一个原因!

就是医院医保额度的问题~

医院不是真的买不到特效药,而是用医保开不出来了

住院也不是真不能超过15天,而是用医保住院额度有限,再住下去医生说不定就要帮你掏医疗费了!

不信你跟医生说,你要转到特需部或者VIP部,不走医保报销了,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

诶嘿~

药也能买到了,院也是想住几天就住几天,根本没有限制!

究其原因,就不得不提到这几年落地的DRG制度了。

什么是DRG制度?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把装修的“全包政策”搬到了医院里。

医保局把每一种疾病,根据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设定好相应的“价格标签”。

在我们看病的时候,医保局就会按照这个提前定好的价格,直接来给医院打款。

并且还不是多退少补!

如果医院在治病的时候,实际花的钱没超过这个价格;

那就皆大欢喜,省下的钱算医院自己的盈利;

反过来也是同理。

如果实际治疗的钱花超了这个价格,那就要医院、甚至是医生自己来掏腰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DRG政策,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扼杀过度医疗

之前某些黑心的医院,可能就会开一大堆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加重患者和医保的负担。

而实施DRG政策之后,这种现象就基本上是不可能存在了。

2.

那么在这种“全包”政策落地之后,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很多“潜规则”。

比如“医保住院不能超过15天”,比如“医院里买不到的药,出门左转第一家药房就有卖”……

官方规定,肯定是没有这个规定。

但是院内算好的,这笔钱就够病人住15天,或者只够用一些平价药,超过这个钱要医生自己掏,那怎么办?

只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这些年医保的资金,是越来越紧张了

人口老龄化不说,年轻人的参保意愿也是越来越低。

以前家里是土财主,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现在财务捉襟见肘,如果医院不往死里抠,那么结局肯定是倒闭。

不信你去搜搜,从22年到现在,全国都有多少家公立医院GG了……

而且,这估计只是个开始。

毕竟现在结婚率和生育率都创下了历史新低。

靠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交钱给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看病,你懂的~

这点从官方的动作也能看出来。

玩命的催生,大力推进医保谈判,DRG改革落地……

还有之前提都不提的商业保险,无论是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最近也是频频在各类会议露面。

甚至于官方也是直接下场,和保险公司合作开发惠民保。

整体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

简单兜底我可以,但是要想舒舒服服,还得你自己想办法!

泰裤辣。

PS:话说谁能想到幼儿园和医院,也有优胜略汰的一天……

3.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之前,医保的支撑作用一定会是越来越差。

想要优质的医疗资源、昂贵的特效药,或者是特殊的疗法。

要么商业险顶上,要么钱包顶上。

没其他可能性~

放弃幻想,早做准备!

PS一份百万医疗险也真的不贵☞《2024年百万医疗险应该怎么买?这款性价比最高》……

如果你对保险有任何疑问,欢迎直接来找我,一对一专业解答。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吐逗保,让保险不那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