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1月,薄一波抵达延安,第一次见到了自己心中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在枣园接见了薄一波,一见面就紧紧拉着他的手,亲切地问道:“你就是薄一波同志?”随后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如履薄冰,如履薄冰啊!”

在听说了薄是山西定襄人后,毛泽东谈起了汉朝的历史,汉文帝的母亲也姓薄,弟弟名叫薄昭,汉文帝曾被封未代王,而代国的首都,就在薄一波的老家山西。

这种闲话家常的聊天,让薄一波摆脱了初次见面的拘束感,而毛泽东对历史典故信手拈来的本事,更加让他钦佩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薄一波入狱前后

薄一波,1908年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蒋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成为共产党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此后,“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反动派在各地大肆搜捕并屠杀共产党员,李大钊等革命青年不幸惨遭杀害。

5月5日,薄一波等人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在太原组织了李大钊烈士追悼会,结果遭到缉捕,不得已转入地下,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1931年6月,由于叛徒的出卖,河北省委遭到严重破坏,薄一波在北平被逮捕,被投进了大名鼎鼎的草岚子监狱,从此开始了长达5年的牢狱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在草岚子监狱的人大都是曾经在白区共同战斗过的同志,大家很快就熟悉起来。

在狱中,这些有志青年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打倒,始终保持着高昂的革命热情。他们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党支部干事会为核心的集体,由薄一波任党支部书记,其他骨干还有刘澜涛、宋子文、杨献珍、刘子久、赵林、马辉之、 徐子荣等。

经过共同研究, 党支部讨论并通过了一个斗争口号——“红旗出狱”,并确定了几点斗争原则:1、决不向敌人屈服;2、想尽办法争取改善生活环境,锻炼身体,以求得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3、乘着牢狱中空闲时间好好学习马列主义,把监狱办成马列主义的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监狱生活条件过于恶劣,1934年12月,薄一波带领党支部领导过一次绝食斗争,希望能够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

当时,许多报刊都报道了此事,绝食斗争最后取得了胜利。敌人同意关在监狱里的人可以下脚镣,室内小火炉改为大火炉。

为了分化“政治犯”,反动派对狱中的革命人士进行逐个进行审查,逼迫一些人在《反共启事》上签了名,按手印出了狱。但大部分共产党员都宁死不从,坚决拒绝在《反共启事》上签字。他们相互打气,彼此鼓励,共同度过了这段黑暗的时光。

直到1936年9月,经过党组织的极力营救,薄一波等人终于恢复了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主席初次见面

1943年8月1日,薄一波收到了一封中央发来的电报,电报里说:“党的七次代表大会决定在年底举行,并决定彭德怀、罗瑞卿、蔡树藩、薄一波、聂荣臻、吕正操、朱瑞、苏振华诸同志来延出席大会。”

薄一波从大革命时期开始长期从事基层工作,这次到中央参加党内的高层活动还是第一次。因此,他在接到会议通知后,心情十分激动,感慨万千。

他向同事交代完自己的工作,于当年10月下旬动身,于11月初到达延安。

在延安,薄一波第一次见到了心中的偶像毛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后,切入正题谈起了工作。毛泽东对薄一波详细地讲了党内整风的情况,薄一波则汇报了自己在北平草岚子监狱中的经历。

对此,毛泽东称赞有加,说:“你们把监狱变成了学校,通过学习革命理论,武装了自己的头脑,保存、锻炼和教育了一批革命同志,这就是胜利。”

谈话的过程中,毛泽东对薄一波说:“我们在苏区,你们在白区,国民党封锁了消息,因此我过去对你们的工作不是很了解。不过,少奇和彭真同志经常提起你。”

薄一波有些不好意思,说:“我入党时还不满18岁,不懂什么。”

毛泽东笑了笑说:“我们的革命, 就是一批普通的年轻人开始搞起来的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薄一波接着说: “当时, 我对马列主义没有什么认识, 就是凭一股热情, 认定只有革命才有出路。那时,我什么书都读,《三民主义》、《胡适文存》、《独秀文存》、《陈独秀先生讲演录》都读过, 直到入了党,才对马克思主义有点认识, 但很肤浅。”

毛泽东哈哈大笑: “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我也是什么都信过, 小时候还同母亲一起到南岳去拜过佛,后来才信了马克思主义。”

这次愉快的谈话持续了整整八个小时,让薄一波终生难忘。

他曾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这次谈话:“毛泽东的话深入浅出,言简意赅。一句很普通的话,从他的口中说出来,使你顿感其中所包含的全部力量。通过这次谈话,更加增强了我对他的敬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7岁的中央委员

薄一波到达延安之后, 七大推迟了, 他要求组织安排他到中央党校学习。

为了保障七大圆满召开,中央在1944年成立了党的历史决议准备委员会,薄一波也参加了统一战线工作报告的起草委员会。

六届七中全会用了整整11个月的时间, 起草并修改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 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这次大会是共产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次大会上, 代表们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 44 位中央委员和 33 位候补中央委员, 组成了新的中央领导机关。

其中, 37 岁的薄一波,被选为中央委员,是七大当选的最年轻的中央委员。

薄一波的当选有一个小小的“插曲”。

当时大家讨论中央委员的候选名单时,薄一波本来是作为候补中委提名的。有的同志认为薄一波以前蹲过监狱,不合适当中央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言论传到了周恩来和刘少奇耳朵里。

刘少奇是薄一波的老领导,对他十分了解,直接将此意见汇报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听后说:“为什么不可以当选为正式中委? 提候补中委就不妥。”

就这样,在他的支持下,薄一波顺利地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 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央委员。

很多年后,他在《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中提到了这件事情,对毛主席的用人之道敬佩不已。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财经委员会(简称中财委),统一领导全国的经济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后,毛泽东亲自找薄一波谈话,要他到中财委任副主任,协助陈云工作。

当时,薄一波还担任华北局第一书记,他害怕自己分身乏术,完成不了这项重任。

毛泽东开玩笑地安慰他:“那你就把华北局搬到中财委去办公嘛!”

到了7月份,中财委组建基本完成,薄一波的主要精力也就转到了中财委。

中财委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金融物价,关键是打垮投机分子,稳定大米、纱 布、煤炭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经过几番金融物价的斗争,中央政府取得了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财委与中节委

1950 年初,物价逐步稳定之后,中财委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工作开始全面铺开。曾经四分五裂的中国,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财政经济的统一。

毛泽东对这个成果十分满意,评价这场金融战争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薄一波在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特意提到了陈云主持中财委工作期间“很得力,多谋善断。”

毛泽东听后,顺手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个“能”字。

薄一波问道:“您写的这个‘能’字,是否指《前出师表》中,刘备夸奖向宠那个‘能’字是一个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点点头,表示认同。

新中国建立后,在取得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胜利的基础上,党中央又发起了“三反”运动。

薄一波担任中央节约检查委员会主任,主持“三反”工作。

在“三反”运动最紧张的日子里,毛泽东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听取工作汇报,甚至经常坐镇中节委,参加办公会议,亲自指点工作。

有了主席的指导督促,他们的工作也就好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后,薄一波仍对当时毛泽东雷厉风行地抓防腐蚀的斗争情况记忆犹新。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主席看准的事情,一旦下决心要抓工作,就抓得很紧,而且从不走过场,从不虎头蛇尾。”

在毛泽东、党中央的督办下,“三反”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高潮。

对于运动中揭发出来的震惊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污案,毛泽东极为关注,亲自过问,并下决心坚决予以严惩。

当时天津市委书记黄敬找到薄一波,为二人求情,并再三请求薄一波将自己的意见转告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薄一波将这个情况反映给毛主席,可是毛泽东坚决反对,认为正因为他们地位高、影响大,所以才要必须从严处理,杀一儆百,以此挽救千万个犯有不同错误的干部。

此番话语,让薄一波感受颇深,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毛泽东在反腐反贪的问题上展现的决心与魄力,真正做到了敢于碰硬,从严治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伟人的教诲

除了在原则问题上毫不让步以外,毛泽东一直贯彻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处事风格,也让薄一波印象深刻。

1952 年下半年,中财委主持制定的新税制颁布执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波动。

很多地方的干部纷纷联名写信给中央,反映新税制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物价波动、抢购商品等混乱情形。

这这一情况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他亲自给、陈云、薄一波写信,批评新出台的税制,词锋甚严。

薄一波看完信后,心情十分沉重,觉得辜负毛泽东所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弥补过失,他立即派出若干个小组分赴各大中城市检查整改,经过努力,执行新税制中所发生的较大问题,很快得到妥善解决。

在此期间,毛泽东曾经薄一波谈话,并劝他有空多读书:“读点哲学方面的书,学点辩证法、 唯物论,也要学点逻辑。”

薄一波表示自己平时工作太忙,没时间看书。

毛泽东严肃地批评道:“你们总是借口工作忙,这样说不对!俄国十月革命时,列宁忙不忙?可是,列宁还是把那个错综纷繁的俄国整理出一个头绪来。你们犯错误,是由于缺乏一个贯穿一切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聆听毛泽东的教诲,薄一波觉得自己获益匪浅。

1953年8月12日,毛泽东在怀仁堂向参加全国财经工作会议的工作人员作了一次重要讲话,再次严厉批评了新税制的错误,同时也作了自我批评,还具体罗列了自己的错误。

薄一波很受感动,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一位受全党尊敬的伟大领袖,能在 大庭广众之中诚恳地检讨自己的错误,给了大家以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他的这番话,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承担了责任,就使做实际工作的同志减轻了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看出他的本意是希望通过批评、自我批评来总结经验,提高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在十年特殊时期,薄一波遭受过许多不公平待遇。

但是在他心中,毛泽东从始至终一直都是一个伟大的领袖形象。他将毛泽东形容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漫征途上不知疲倦的探索者。”

薄一波曾说:“ 人的一生如果能为人民办成一件大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毛主席却起码办成了两件,他的伟大可想而知,他的历史功勋、科学著作、正确思想已深深扎根中国亿万人民的心中。”#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