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两个新闻,都是关于以色列的,说实话,看完后我只想说一句话“以色列,真是太狂了”,那这两条新闻究竟报道了什么事呢?

第一件是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有关的。今年的5月5日是以色列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纪念仪式上发表讲话时提到巴以冲突时说:“我要告诉世界各国领导人,任何压力、任何国际机构的任何决定都不能阻止以色列”。

你听听,这话说的是不是挺狂的,但是,还有比这更放飞的。

第二件是5月1日,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埃尔丹的一番话,他在联合国的大会上公开指责联合国推动巴勒斯坦建国,并表示联合国时日不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听听,这就是相当于跑到人家房顶上骂人去了,这也就是联合国,换一个具体的国家,这就是重大外交危机,直接断交的可能性都很大。

很多人早就领教了以色列的狂妄自大,不过每次都还是压不住怒火,主要原因就是以色列的各级官员都太蛮横无理了,所以有些朋友每每听到诸如此类的消息都是怒从心中起,必须得先发泄几句不可,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以色列突然间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呢?对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总爱引用网络上的一些说法,比如说犹太人是邪恶的等等,其实犹太人并不邪恶,他们就跟世界上任何一个种族一样,有好人,有坏人,更多的人其实也是被以色列多年的洗脑给影响了,而给他们洗脑的就是以以色列现政府为核心的犹太复国主义。

犹太复国主义的历史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很清楚了,我就说点最现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犹太复国主义就盯上了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直到现在他们都在努力实现着一个目标,那就是吞并整个巴勒斯坦。

在这段几十年的历史中,以色列先后和阿拉伯国家打过多次仗,在阿拉伯国家最终没了斗志以后,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开始了蚕食+军事打击的双重手段,比如现在对加沙地带就是军事打击,对约旦河西岸就是暴力蚕食。

在这次哈马斯发动对以色列占领区的袭击之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已经好几年没打过大仗了,以色列也把吞并巴勒斯坦的重心放在了对约旦河西岸的暴力蚕食上,但一场袭击改变了局势,以色列非常迅速的改变了策略,把对约旦河西岸的暴力蚕食为主变成对加沙地带的军事打击为主,而这个变化里面也是有玄机的,而这个玄机恰恰就是以色列发狂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在2018年确定了新的国家战略,就是我们说了又说的,和中俄较量的大国竞争,而在这个新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美国从中东撤走了大量的驻军。

撤走驻军只是表面现象,更关键的是中东在美国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下降了,这就让犹太复国主义很焦虑,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对以色列吞并巴勒斯坦的计划不利,因为支持和大力支持以及全力支持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犹太复国主义变得更加激进,或者更加孤注一掷就是难免的了。

说到这估计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以色列这么狂真就没有谁能阻止得了他,或者迎头痛击他吗?在这个问题上我只能说理想是很美好的,但现实往往是比较残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通过这次巴以冲突能清楚地看到,拜登政府仍然在全力支持以色列,所以以色列的胆量不是一般的大,同时以色列的野心仍然没有改变,而唯一能够真正改变以色列的恐怕只有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色列最终意识到这场仗他绝对打不赢,权衡利弊之下无奈选择停战,而这必须是得经过长时间的血与火的洗礼才可能实现的。

因为巴勒斯坦的实力毕竟较弱,而以色列又获得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支持,很多西方国家虽然明面上不支持以色列,但暗地里都有或多或少的助力,所以这场仗只要以色列不想停,基本上就停不下来。

因此就算以色列话说的再难听,事办的再难看,谁也治不了他,至少目前大多数国家确实是无能为力的。当然我们国家层面一直在努力推动着事情往好的方向走,比如4月末媒体报道出来的邀请法塔赫和哈马斯到北京进行会谈,这种内部和解也是解决巴以冲突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是这都是属于小火炖的慢功夫,距离做好这锅饭还得等较长的时间,所以大家该发泄的发泄,但该有的耐心还是得有,谁让人家现在还有狂的资本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