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前半壁店街35号院1号楼近日突发停电,不仅让居民着急,也牵动着属地新街口街道、半壁街社区工作人员的心。这栋老楼不是第一次停电了,只靠过去的小修小补已经很难解决问题。从事发当日至4月27日,属地“吹哨”协调各相关部门,通过党建引领协商产权单位,终于更换了电缆,彻底解决了老楼多年的停电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5日下午5点40分,社区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前半壁店街35号院1号楼停电了。这栋13层高的老楼里住着300多位居民,其中包括独居老人、残疾人,以及进入备考阶段的中学生。社区党委书记穆德斌心急如焚,根据他对这栋居民楼的了解,这栋楼的楼龄超过30岁了,设备设施老化是“老大难”,光停电就不止一次了。停电后,不仅影响居民用电,因为水泵无法正常运行,高层居民用水也会有问题。停电还会导致电梯无法使用,老人在没电没水的情况下出不了门。

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兵分几路,一部分人负责在微信群里向居民说明情况。担心有的老人年岁大,手机用着不方便,或者家中停电断网收不到消息,一部分工作人员爬楼挨家挨户告知情况,安抚居民情绪。

穆德斌着手了解停电原因,同时和属地街道一起协调各相关部门抢修故障。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发现了更棘手的问题:过去遇到停电,都是小区物业找维修人员做一些小修小补,而这次停电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电缆的绝缘层破了,导致整条电缆短路接地。各方研判,这种情况下整条地下电缆都需要更换。”

这栋老楼是央产楼。穆德斌说,通过党建引领,社区党委和产权单位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很快也协调产权单位的工作人员到了现场。事发当晚,各方一边制定抢修计划,一边协调应急供电车,停电的老楼暂时恢复了供电。

4月26日一早,经过几轮紧急讨论,抢修方案出炉了。施工不仅要快,还要考虑噪音及破路环节对其他居民的影响。“噪音相对大一些的活儿抢着白天干,对交通有影响的活儿夜里干。”穆德斌说。

从4月26日下午2点抢修施工开始,穆德斌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就一直往返于施工现场和居民楼,实时向居民通报施工进展,了解居民尤其是楼里老人的生活需求。工人连夜奋战,施工一直持续到4月27日。楼里的独居老人由社区的工作人员专门陪护,怕被施工干扰的学生被接到了社区的图书阅览室复习功课。27日下午1点15分,居民的微信群里传来了喜讯,施工完成,老楼恢复了供电。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施工中,不仅更换了新电缆,同时设立了外置电缆箱,方便日后维护检修。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老旧小区住宅楼涉及央属产权,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能快速协调产权单位,是不少街道面临的普遍难题。在前半壁店街35号院1号楼电缆更换这一案例中,党建引领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抢修施工赢得了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