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华半导体封锁再下重手,继限制23种芯片设备出口后,这一次直接扩大到了高尖端技术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媒体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决定将四个品类列入出口管制对象,除了芯片外,量子技术相关的、分析芯片内部结构的电子显微镜和优化芯片设计的全栅晶体管技术,都被限制对华出口。

日本再次搞这些限制措施的用意,他们说是防止新兴技术被其他国家转用在军工上,实际上是对华等国高尖端技术的全面围堵。

在限制出口的四个品类中,其余或多或少都与芯片有关,但新增的量子技术非常值得我们警惕。

日本将量子技术进行出口管制,是不是说明他在这方面的实力很强呢,难道中国量子技术落后,日本怕我们偷技术吗?

就在日本这次加码芯片封锁的同时,日媒透露“日本将领先全球率先实现”冷原子“量子计算机的商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可能会觉得量子计算机离我们太遥远,其实早在2020年,我们中科大研制的“九章”量子计算机,仅仅只耗费了三分多钟,就将数学界的难题“高斯玻色取样”给硬算出来了。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你把当时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拿来求解,至少也得六亿年才能得出结果。

所以可见量子计算机的恐怖计算能力,绝对是未来高尖端技术和装备算力的制高点。

量子计算机领域基本是中美打的火热,其实最早布局的,日本说是他们,日本科技振兴局早在1985年就开始搞量子技术的基础研究了。

中国团队在2017年因操纵了10个超导量子比特,直接打破了全球量子比特纠缠的记录,其实国内一些相关方面的学者,也是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那边学回来的。

但日本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这几十年间量子计算相关的项目因为缺钱,基本是处于半出局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2023年三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才启用了日本第一台量子计算机,这就意味着日本要开始加入中美量子争霸当中了。

但是同样在该年,中科大成功突破新一代量子计算机“九章三号”,计算性能直接登顶全球第一,这台性能怪兽一微秒处理的数据,换成全球第一的超算,至少得花200亿年。

所以说日本量子计算机的基础研究虽然不错,但离实际应用差了一大截,也已经被中美远远甩在后面。

日本呢,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就另辟蹊径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开辟了一个新赛道,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冷原子”量子计算机。

但日本经济产业省将“量子技术”列入出口管制对象,这一点我确实没搞懂,难道是不想让透露量子基础研究?如果论实际应用,中国量子技术的底子应该是防着日本才对。

仅在量子计算领域,日本想和中国掰掰手腕,确实还是差的太远。

日本下血本搞“冷原子”量子计算机,意图加入中美量子强国的对抗当中,而且将量子相关的技术限制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量子计算机竞争的方向,主要是超导和光量子两个技术方向,中国的九章三号就是光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二号是超导量子计算机。

中国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是兼顾光学和超导两条路线,也是全球唯一一个都能搞定国家。

日本呢,想要弯道超车中美,所以就在冷原子量子计算机上下功夫,现在富士通、日立和NEC等十多家企业联手搞了个联合体,准备在2026年前造出试制机,最早在2030年前在全球抢先实现商用。

像美国谷歌、IBM都是采用没有电阻的超导电路研发量子计算机,一开始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也是走的超导路线,但被中美甩开距离后,才投入到冷原子的研究当中。

日本限制量子技术、芯片用电子显微镜和全栅晶体管技术出口,明显就是朝着中国等国来的,但中国量子技术远超日本,日本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而且量子技术的应用还算比较远,现在各国基本都是研究试验阶段。

量子技术的应用无非有三大方向——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和量子传感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1月,日本东京大学利用“量子传感器”在试验中,使纯电车的续航增加了10%,这个技术拿到中国新能源市场来,确实是个实用的技术,但是,日本说最早到2030年才能实用化。

这个量子传感器的优势就是测量极其精准,因为给电车充电,其实这个充电充进去了多少,车载显示是不太准确的,所以车厂一般会设置富余量,也就是充电量比实际存储的容量少10%,来防止电池过载。

也就是说,你的电车表显实际是比充进去的电量多的,但精度极高的量子传感器就能准确测量出充电量。

量子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量子通信”,量子通信被看作下一代通信技术,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超级加密,避免第三方拦截和网络攻击造成的信息损失,中国在这个领域更是处于垄断地位。

早在2016年,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在中国发射成功,2017年中国研发团队利用这颗卫星实现了北京到上海的量子加密通信传输。

2021年我国还通过墨子号实现了4600公里卫星对地的量子通信链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中美在量子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日本野心勃勃想加入量子争霸中,但实际应用的进程却不如中美,限制量子技术出口更是哗众取宠的做法。

中国量子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国内相关研发团队十多年的提前布局,但不管是中美还是那个国家,暂时还无法大面积实际应用量子技术相关的产品。

就拿量子计算机来说,我们很多时候会拿它与超级计算机做比较,但实际现在的量子计算机只是在一些特定项目上能力明显,但并不是全能靠谱的。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量子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试验,依赖各国间的技术交流和学习,日本在量子技术起步的时候过早自封自闭,最终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