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为「户外探险OUTDOOR」原创内容

2015年,长期在户外探线的守静笃把目光转向了西藏的念青东地区。因为他发现几乎所有的经典线路都集中在南部区域,北部山区的探险活动几乎是一场空白,且罕有人关注。

这片北至洛隆比如县,东至然乌湖,涵盖自西向东近600公里的广阔区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迎来探险时代,日本、英国、新西兰、美国的登山队陆续进入这一地区。

2001年,日本山岳会的中村保两次进入念青东进行山峰考察,并出版图书介绍该地的山峰资源,念青东“东方阿尔卑斯”的美称从高山峡谷开始扬名于国内探险界。

于是守静笃在2015年设计了一条为期17天的念青东-波密北线。线路从波密西部进山始,自西向东沿分水岭山脊行走,最后结束于靠近然乌湖的米美村。这条探索念青东北部的线路将其北部最具代表性的人文和美景串联在一起,很快,该线就成为国内的一条经典户外长线。

随后几年,随着一批长线徒步线路的陆续开发,念青东热度陡增,一年近百支重装徒步队伍涌入的盛况宣告着秘境的祛魅。

还有什么样值得开发的新线路吗?广袤的念青东不缺线路,但对守静笃而言,八年前错过的风景也许值得再去找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珠藏布行前攻略,与实际走线情况有出入

林珠藏布这条线,是守静笃八年前错过的风景。

2015年,在他规划念青东-波密北线时,起点最初选在了波密县的桃花沟。在当时的路线记录中,守静笃这样写道,“那是一条鲜为人知的美妙山谷,6000米级雪山环伺,溪流逶迤,几十条大型冰川从雪山之巅奔腾而下,翠绿的湖水铺满整个山谷......”

守静笃一行人穿过原始森林,走过几片深秋的牧场,被一汪海子赫然地阻挡了去路。那是措又冰斗湖,泄水口横亘在前进的路上,激流在山岩间翻滚出白花。

多年的探险经验让他们意识到,对岸的风景必定不俗,只要穿过激流应该就能看见“翠绿河水铺满整个山谷”的壮阔景象。他们分头探路,几经搜寻,最终也没能找到适合安全渡水的地方。在这期间,他们遇见了一个藏族的护林人,他说自己曾骑马穿过激流到达过谷底,谈到谷底的景色,他开始用一连串的藏语向守静笃一行人神采飞扬地形容着,但他们没能从陌生的语言中想象出谷底的样子。

在山谷间徘徊了很久,一行人最终只能折返回波密,改从曲那玛村开始徒步。

八年之后,经历了国内户外热的洗礼,桃花沟已不能称之为小众秘境。其中一条比较成熟的路线是从林珠藏布河的北岸,经措甲、丁冬、秋瓦几个牧场到措又湖,但措又湖更深处的风景始终鲜为人知。

探索湖对岸风景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守静笃的心里,而要过去只能划船。于是在2023年的6月,趁着有空闲时间,他规划了一条短线,带着几个相熟的好友,背着皮划艇徒步,划过措又湖及相邻的海子,最终到达了秘境深处。这次路线,他也没有选择当时已经走过,且现在已经很成熟的北岸,而是踏入了风景、路线都更原始,鲜有人走过的林珠藏布南岸。

就这样,一条念青东地区小而美的徒步路线“林珠藏布环线”诞生了,全程70多公里,徒步约需6至7天。

2022年,在《户外探险》发起的「荒野计划」项目中,也有团队尝试过这条线路,但未走通。在守静笃走通的三个月后,该团队也成功完成穿越,不过是走的林珠河北岸,并且在洛沙曲和亚龙藏布尝试了白水漂流。

林珠藏布线虽短,但十分吸引人,守静笃对它的评价是短小精悍、美不胜收,“很少有这么短的路线能把雪山、冰川、湖泊、花海、峡谷、牧场这些元素都囊括在内,尤其是冰川相当丰富、壮观,几乎都能近距离观赏。”除徒步外,皮划艇和漂流也让线路有很强的趣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措又湖和林珠藏布南岸在林珠藏布线的终点处,线路起点位于波密朗脚玛村,起点海拔约3430米。

按原本的规划,守静笃一行人会穿过村庄,从村后一条比较明显的路上山。但在去村庄的路上,聊起这条线路时,司机告诉他们,当地村民视村后的瀑布和山谷为神山、神瀑,如果从那里走,很可能被村民拦住。

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民,对于雪山和湖泊保持着持久的自然神力崇拜传统。出于对当地人信仰的尊重,以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守静笃一行人选择在进村前下车,重新找路。按照行进的方向,如果不经过村庄,就只能穿过一片原始森林。

林珠藏布环线的第一天,就始于硬闯密林。

这片原始森林几乎没有能称之为“路径”的轨迹,领队甚至需要拿着砍刀砍掉树枝开路,体力消耗很大且行进速度非常慢。但更大的折磨在于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没人知道走的路是否正确,也不知道多久才能穿过森林。大家这样默默地走,所有人都累到不想说话,团队氛围低到冰点。

经过8个多小时的跋涉,他们才走上正常的道路。看到阳光洒进树林里的那一刻,一个队员忍不住感慨,“真幸福啊!”

当天一个有趣的插曲是队员们一边狼狈地穿越密林,一边偶遇了许多野生羊肚菌。晚上,一行人在一片小树林的斜坡上扎营,用捡来的羊肚菌煮了一锅菌汤。在疲惫之余还有大自然的馈赠,对他们而言,想来也算“苦中作乐”。

行至正常道路后,他们继续沿着洛沙曲河右岸行走。时值6月,大多数地方虽已是初夏,但山中冰雪尚未融化,河岸上到处是冰雪坡,接下来的两天,他们就横切一个又一个硬雪坡。

事后回看,林珠藏布这一路的海拔和爬升都不算极限,最大的难度就是路上遍布的积雪和冰川。有些雪坡的坡度甚至达到45度,几乎每迈一步就要踢一脚,在雪中踢出一个脚窝,否则很容易发生滑坠。如果在10月前去,路上积雪融化,难度也会小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条线路全程无补给。即便所有的装备、食物都已经按克取舍,每个人的背负依旧有50多斤,徒步的体力消耗尤其大。受前一天穿森林的疲惫加上硬雪坡的影响,这一天他们没有走太远,下午2点左右,一行人到达一处平坦的河谷草地。再往前翻一个垭口,就到了洛沙山谷,来到了林珠藏布山口。

河谷地势开阔平坦,脚下是枯黄柔软的草地,四周被雪山包围,流水淙淙。面对这样的景色,走了两天的队员谁也走不动了,当即决定原地扎营。

行路艰难,但山谷中景色绝佳,杜鹃花一路相伴,一丛丛一簇簇,非常罕见的白色杜鹃、黄色杜鹃等,在这里开满了山谷。

最让守静笃震撼的是洛沙曲瀑布。洛沙山谷在这里形成了一个400米左右的断崖,洛沙曲从山谷中奔腾而下,形成了非常壮观的瀑布,颇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视觉冲击感。

第三天的原定计划是翻越一座4935米的垭口,行至林珠藏布山谷。和前一天的路路况一样,之后依然需要不断地横切硬雪坡。一行人沿着河道走,冰雪伸进河道,河岸旁堆积着厚厚的硬雪,雪下是乱石堆,岩缝里到处都是窟窿,一不小心就会踩进齐腰深的雪中。在背着重装包的情况下,一旦跌倒,站起来都很费劲,用队员的话说,“每一步都走得心惊胆战”。

复杂的路况对体能消耗巨大,两个小时后,他们才爬升了50米。翻垭口的路上全是巨石,且巨石间又有大大小小的石缝,一不小心就会卡进缝中,因此只能高一脚、矮一脚地缓慢前进。走到后面,巨石实在是难以翻越,无奈他们只能又先下到河谷,在深雪里继续横切雪坡往前挪。

当天他们没有走到预定目的地,最终在海拔4700米左右的平坦雪坡上扎了营。这天他们一共走了8小时,前2小时走了6公里,后面用了近6小时走了6.6公里。

这一路上能看见许多冰渍河,河面上覆盖着冰雪,但依然能从裸露的冰面上看见河水那种纯净的蓝,又将是另外一番风景。

林珠藏布线最大的特色就是徒步和皮划艇相结合,能够进入海子中央,体验被碧玉般的湖水包围的感觉。

守静笃对高原上那些梦幻般的海子情有独钟,在波密北线的游记中,他曾记录过这样的景色——“眼前突兀跳出一个大湖。纯粹剔透的翡翠色一股脑涌入眼帘,令人窒息,那一刻,我血脉升腾,灵魂如轻烟出窍,没有任何语言能还原当时那种令人心颤的震撼。”

翻越4935米的垭口之后,路线上的第一个海子措毛切就蓦然映入眼帘。在毫无保留的阳光直射下,海子呈碧绿色,像一块碧玺,四周被白色雪山环绕。远眺,海子连着海子,像似看不到边,巨大的视觉冲击不禁让队员们感叹“一切都值了”。

扎营在海子边,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他们将要从这里划过6个海子,最后划出措又斗冰湖,从林珠藏布南岸出山。

皮划艇上手简单,虽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但也需要提前练习,才能保持平衡,掌控方向。守静笃一行人此前都没有划过船,因此出发前特地在波密进行了集中的划船培训。

更难的是要背着皮划艇从一个海子走到下一个海子。路上有很多乱石坡,人背着充了气皮划艇,风一吹就会带动身体重心晃动,只能努力靠核心把控平衡;要是碰见灌木丛,还得万分小心,避免皮划艇被刮破。

划过6个海子,就到了措又湖——绝大多数人能到达的林珠藏布最深处,也是守静笃2015年走波密北线被挡住的地方。再见措又湖,他们已经尽览当时的湖对岸风光,剩下的就是沿林珠藏布河出山,再探索少有人知的林珠藏布南岸。

沿林珠藏布河岸一直走,会从白雪皑皑走到郁郁葱葱。相比北岸,南岸风光更原始,地形也更陡,徒步难度更大。

在他们看来,南岸最美的地方在4400米处的一处野生观景台,此处可以俯瞰整个林珠山谷:雪山高耸,绿荫遍地,或碧绿、或湛蓝的海子点缀其间。

快出山时会经过秋瓦牧场,大片大片的牧草地被雪山包围,溪流穿过草地,野花盛开在溪水旁,木屋三三俩俩地矗立在空旷的牧场中。如果在傍晚来到这里,橘黄色的阳光洒下来,毋庸置疑的世外桃源。

下山的路依旧环绕着杜鹃花,有队员说,“这样的路,可以一直走,一直走,没有终点。”

2002年,守静笃走了毕棚沟—长坪沟的穿越路线,至此便爱上了徒步、登山。当被问及为何喜欢徒步,守静笃回道,“因为热爱”。

守静笃的热爱并不止于重复已有的线路,和那些执着于寻找未登峰的登山者一样,他几乎每年都会开辟一条新线路,格聂神山大转、伯舒拉岭、念青东、郭喀拉日居、巴丹吉林沙漠......每一条线都是户外爱好者心中的经典之作。

那些从未有人走过的路、见过的风景,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着诸多和守静笃一样的探险者们。但每出现一条新的徒步路线,在欢欣之余,也总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千万不要让太多人知道这里。”“这么好的地方,别让游客糟蹋了。”

长期以来,秘境与热门地都对印着不同的大众想象。似乎面向公众介绍一条新的路线,就同时意味着拥挤、破坏和沦落。这样的担心也不是空穴来风,鳌太、乌孙古道、贡嘎......大量游人涌入后,垃圾遍地,生态受损,最美路线变成最脏路线的例子并不少见。

这并不意味着新线开拓本身不可取。开发与破坏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但其中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例如关于维护当地原生态性的问题,一些观点认为线路开辟并宣传后,会导致涌入的人变多,进而带来一系列商业化的环节,让当地的人变得不再淳朴。

但守静笃说,“这或许只是我们这些局外人的看法,享受商业发展的成果和生活便利,是当地人的权利,选择权应该在当地人手里。”。

从另一个角度看,偏远地区村民的收入往往都很低,徒步路线的开发带来户外商业需求,也变相地增加了当地人的收入来源,间接推动当地借旅游产业寻求新发展。至于生态污染,用守静笃的话说,“现在的问题不是该不该开发,而是怎样管理。”

你走过哪些

让你觉得震撼的徒步路线?

欢迎留言评论

作者/王子

编辑/朱鹏

设计/天宇

图片来源/林珠藏布探线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