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立法机构党团总召傅崐萁4月26日到28日率16位党籍民代访问大陆,大陆接连宣布13项惠台措施,访团成员之一的翁晓玲日前在脸书发文说,在开放陆生来台就学、简化和松绑两岸交流往来行政流程等议题,皆感受到陆方善意回应,并点名民进党当局“有平等对待大陆吗?”

翁晓玲指出,三天两夜的两岸和平破冰之旅,在两岸双方代表有高度诚意和理解互动下圆满完成,双方也达成几点共识,包括一、开放福建居民至马祖旅游;二、待平潭至台湾客海上客船直航复航后,即恢复福建居民经海空途径到台湾的团体旅游;三、开放台湾的农渔产品在符合陆方检疫要求下可输入大陆;四、双方均表两岸和平的重要。此外,翁晓玲说陆方额外加码的善意还有,开放大陆民众换发入台证以及呼吁台方尽快全面恢复两岸客运直航,特别是恢复天津、西安、昆明、贵阳等30个城市。

翁晓玲表示,针对国民党团向陆方提出的诉求,包括开放陆生来台就学、简化和松绑两岸交流往来行政流程等议题,均感受到陆方善意回应。在协商过程中,感受到换位思考,当期望陆生来台就学时,台湾有提供给他们安心的就学环境和足够的保障吗?陆生的受教权和在台生活的处境,不该比外国学生差。

翁晓玲质疑,当民进党当局口口声声要求和大陆平起平坐、对等开放时,到底有那些事项是平等对待大陆?“大陆有限制台湾旅游的人次吗?有限制台湾人去投资和居住吗?台湾有开放与销往去大陆同样多的大陆商品来台吗?”翁晓玲强调,民进党还有脸说要“平等对待”?只是不断打脸自己罢了!

此外,翁晓玲说,金厦海域渔船翻覆事件至今已两个半月,两位渔民的遗体和渔船仍未发还给家属处理后事,金门地检署应清楚说明本案调查进度,为何仍在侦办中?为何不能让大陆家属将遗体领回?“这做法显然不合常理”。翁晓玲质疑,若不幸罹难者是台湾同胞,难道不会抗议对方司法侦办程序太慢吗?

平心而论,翁晓玲指出的台湾对大陆的各种不公平对待,是岛内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并且很多动辄要求“对等尊严”的人士,还将此现象视为理所应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不分区民代翁晓玲。(台湾媒体)

在对待陆配、陆生等问题上,根据台湾媒体此前报道,民进党一贯主张为“差别待遇、歧视陆配”。在阿扁执政时期,时任台当局“陆委会”主委的蔡英文曾主张以“生活从宽,身份从严”为原则,将陆配取得身份证件的年限从8年延长为11年,但引起抗议,最后并未通过。

2008年,国民党在台重新执政后,“陆委会”推动陆配取得身份证件的年限由8年缩短至6年。其后,陆委会于2012年提出将年限再缩短到4年的修正案,但草案送入台立法机构后,至今未获通过。台湾面对大陆总强调自己的权益,但对于陆生、陆配长期在台遭受差别待遇,岛内执政者却视而不见。

类似现象涉及两岸关系的方方面面。例如,台湾禁止800多项大陆农产品输入,可是当大陆因为蚧壳虫暂停台湾凤梨输入时,民进党当局的官员竟扬言要告到国际,丝毫不检讨台湾先违反“公平贸易”。

如此看,岛内一些人要求的“对等尊严”,从来不是追求两岸平等,而是一方面夸大彼此制度差异,一方面作为制度差异最大受益者,要求在各个方面,凸显自身的“高人一等”,这种心态才是对两岸关系最大的伤害,遗憾的是,不分朝野蓝绿鲜有人提出反思检讨。

而造成类似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台湾社会长期存在的“敌我意识”,让岛内一些人面对两岸问题时,道德意识不足。归根结底,“是否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决定了双方对待彼此的天渊之别。翁晓玲勇敢点出了台湾对大陆的不公平,算是台湾政治人物中的清流,但如果民进党能正视此现象,回应她的理性呼吁,恐怕也就不是民进党了。只有两岸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对立关系彻底结束,健康的两岸交流才能获得真正保障,而指望民进党当局的善意,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