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人目光短浅,更喜欢及时行乐?

因为掉入了“双曲贴现”的心理陷阱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曲贴现是指,人们在面临未来收益时,时间越近则采取的贴现率越低,时间越远则采取的贴现率越高。

因此,人们往往会高估即期收益而低估远期收益,从而做出不理性的行为!

有一项测试,面临两个选项:

选项A:现在就能获得10000元。

选项B:一个月后获得12000元。

如果放弃现在的10000元,一个月后就能获得12000元,相当于做了一笔年化收益率近3倍的投资,这是任何行业都不能提供的超高回报率。

然而,大多数人却选择了A,认为一个月后的12000不如现在的10000元,说明他们给予这项投资的心理贴现率超过300%。

另一项测试,也有两个选项:

选项A:一个月后获得10000元;

选项B:两个月后获得12000元。

同样间隔一个月,结果却大相径庭:大多数人选择了B。

这是因为,心理贴现率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的幅度是非线性的,时间越久则下降得越慢。

其中的逻辑是,大多数人难以抗拒“立即获得”带来的诱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视是人性的弱点之一,这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盐和冰箱,果实与肉类等食物的保存时间很短。如果收获太多,现在吃不完,将来也会腐烂,因此人类养成了一种短期决策的习惯,不会考虑太远。

通常来说,期限越长利率(贴现率)就越高,这是对不确定性的风险补偿。

但人类对于长短期贴现率差额的心理评价,远远超出了金融机构实际执行的利率,造就了提前消费的陷阱。

看中一部售价5000元的手机,口袋里只有1000元,怎么办?

很多人选择了分期付款,而不是存够钱再买!

分期付款的名义利率不高,只有个位数,例如6%;折算成年化利率却高达两位数,例如18%。

也有人也意识到其中的套路,却仍然乐此不疲地提前消费,因为他们的心理贴现率远远高于18%。

所以,不要嘲笑朝三暮四的猴子!

渴求一夜暴富,而不愿意慢慢变富,也是双曲贴现心理陷阱的体现,

很多人看不上巴菲特20%的年化收益率,总希望一天能抓一个涨停板,结果却事与愿违。

双曲贴现还能能解释拖延症现象!

有的人为什么喜欢刷短视频,而耽误了一些重要却不紧迫的事情?例如学业!

因为刷短视频带来的快感是即时的,而认真学习带来的利益却是将来才能实现的。

平时不爱学习,直到考试前几天才突击复习,效果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克服双曲贴现的心理陷阱?

奥地利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曾经做过一个棉花糖试验,对象为幼儿园的小孩子,以评价儿童的自控能力。

工作人员在孩子们的房间里放了一些棉花糖,还有一个铃铛,然后离开。

如果孩子想吃棉花糖,就拉一下铃铛。房间外的工作人员听到铃声后就会回来,允许他们吃一颗,但只能吃一颗。

对于能够坚持到实验结束还没有吃棉花糖的孩子,工作人员就会奖励他们两颗棉。

结果,大多数孩子都没能抵抗住棉花糖的诱惑,纷纷拉响了铃铛。

但也有少数孩子坚持到实验结束,得到了两颗棉花糖的奖励。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有的孩子用手挡住了自己的眼睛,故意不看棉花糖;有的孩子通过幻想其他场景,不再念想棉花糖。

总之,就是分散注意力,抵抗住棉花糖的诱惑。

此后,工作人员对这些孩子进行了长期跟踪,发现能够抵抗短期诱惑的孩子,在学习成绩和道德品质方面都普遍显著优于其他孩子。

这个案例说明,自控能力是抵抗双曲线贴现陷阱的有效方法。

更重要的是提高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