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当1:1还原的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从舞台驶向观众席,河北唐山的第一张名片——“中国近代工业摇篮”渐渐显现。在26米高空表演的乐亭大鼓、足有4米高的巨型皮影脸谱、在70米高空悬浮呈现的全息裸眼3D投影评剧……这些科技感十足的非遗技艺则描绘出唐山的另一张面孔。

5月1日~5日,“一路生花 绽放唐山”大型户外实景秀每晚在唐山南湖开滦旅游景区上演,呈现“钢铁之城、百鸟朝凤、硬核绽放”3个篇章。5天售票近6万张,演出前两日入场近3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还原的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从舞台驶向观众席。出品方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米高的巨型皮影脸谱。出品方供图

在人们印象中,唐山是一座集钢铁、煤炭、水泥、陶瓷于一体的重工业城市。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等7个“第一”。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唐山还拥有“冀东三支花”之称的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场实景秀采用“工业+非遗”“科技+文化”“传统+现代”的方式,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舞台以唐山地标建筑“丹凤朝阳”铜雕为中心,打造国内至今最大的LED超宽曲面屏(180米长、26米高)。舞蹈、杂技、极限技巧表演与舞台上的钢铁架构结合,皮影、乐亭大鼓、评剧与现代街舞、电音融合混编,钢铁之城秀出了千年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杂技表演。出品方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人机表演《向上吧,青春》。出品方供图

实景秀总导演陈晟介绍,大秀以唐山千年文脉传承和百年工业根基为底,运用了机械化舞台、赛博朋克式场景等舞台视听技术。创作团队多次走进唐山的博物馆,了解唐山的历史和文化;前往唐山的街头巷尾,感受烟火气十足的唐山生活;与当地老百姓聊天,感受当地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

“一个支点,往往能撬动一座城市。”在陈晟看来,文旅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存在文旅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所以,文旅在转型过程中对赛道的选择很重要,需要找到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可以是一个形象、一场大秀、一道美食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路生花 绽放唐山”大型户外实景秀现场。出品方供图

唐山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周常立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京唐城际铁路正式运营后,唐山正加速融入京津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旅游圈。唐山文旅放弃了最初“拼盘”音乐节的想法,决定以大型实景秀的形式,最大程度保留一个文化IP的在地价值。

“我们希望通过大型实景秀的形式,将唐山的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冀东三支花等文化底蕴、文旅形象传播出去,激发唐山市民对本地文化的自信,也让更多外地游客了解唐山文化底蕴,感受唐山的独特魅力。”周常立说。

“五一”期间,除实景秀主会场以外,唐山还以南湖开滦旅游景区为核心,联动清东陵、青山关、唐山花海、山里各庄等景区景点,举办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据统计,“五一”期间,唐山文旅各景区景点接待游客140多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35%。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