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去后,可千万不能说我们的好话!”

1947年,徐向前为史泽波搞了一个隆重的欢送会,并主动送上路费,助其顺利返回国军军营。

要知道,被俘的国军将领史泽波,可是与我军有着血海深仇。

不计前嫌就算了,如今明知是放虎归山,红军还要盛情相送,却又不准对方为我军说好话。

徐军长这一波操作直叫众将士迷惑,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1936年2月,刘志丹同志率领红28军东征,从陕西东渡黄河到山西拓展革命根据地。

刚渡过黄河的他们,就遭遇了驻守在此的阎锡山晋绥军的围追堵截,幸好红军战士们善于游击战,不仅旗开得胜,最终还连战连捷。

然而4月初,接中央指示,红28军务必拿下有着黄河边上一个险要渡口的三交镇。

为了争夺兵家必争之地三交镇,红28军决定正面对战晋绥军。

谁料,阎锡山早已在此布下埋伏。除了部署1个团驻守,团长史泽波又增调了两个营和一个炮兵连协助。无论是人数、兵器,还是火力,都远远超出我军预估。

因此,在4月14日,红28军与晋绥军一交火,就吃了大亏。

为了不让28军战士做无谓牺牲,刘志丹决定到最前线掌握一手战况,并做近距离指挥。

没想到,正是这一冒险决定,让他永远地留在了三交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不顾自身安危的刘志丹多次爬上山顶,用望远镜偷偷探查敌情。

不料,史泽波也如出一辙,从望远镜里发现了刘志丹的身影。

“全部听令,集中朝那打。”

随着史泽波手指方向,炮兵连的数发大炮纷纷调转炮口,对准刘志丹所在的方位一一开炮。

一瞬间,长枪大炮火力全开,双方发生激战,打得昏天暗地。

炮弹无眼,一颗子弹在瞬间就击穿了刘志丹的心脏,身边人还未反应过来,他就重重地倒下了。

不等医务员赶到,刘志丹就彻底没了呼吸,临走前只留下一句话:“一定要拿下三交镇”。

当刘志丹同志牺牲的消息传回陕西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无不心痛惋惜。

刘志丹同志才33岁,不仅是我党的军事人才,,更是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因为刘志丹命丧于史泽波部下,使得史泽波这个无名小将顿时名声大噪,甚至还得到阎锡山的亲自召见和提拔。

而随后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期间,有勇有谋的史泽波更是多次取胜,表现优异。

1944年,史泽波被蒋介石任命为第19军军长。

02

1945年,日本投降之际,蒋介石蓄意挑起内战,暗中让阎锡山派精锐部队,对长治一带的红军发起进攻,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很快,在日伪军的帮助下,史泽波占据了长治城。

眼见国民党玩假和平的把戏,正欲启程参加重庆谈判的毛主席,也下令邓小平和刘伯承两位指挥官狠狠地打,否则再如何谈判我党也只能处于下风。

于是,刘邓调集大部队围拢长治,被瓮中捉鳖的史泽波则负隅顽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外,红军在挖地道,悄悄靠近史泽波部下占据的军事高墙;城内,国军缺少外援,粮食弹药等不断消耗,急需补充。

好在即便缺吃少穿、部分兵员弃逃,史泽波也不曾让国军去嚯嚯城中百姓,而是苦苦等待救援。

然而,随着阎锡山为他安排的2万救援军被我军阻挡且歼灭,史泽波的任务也从死守长治变成了见机行事。

10月8日,眼见援助无望,史泽波下令尚未弃逃的国军向外突围。

可他没想到,次日一早,自己便被共军活捉,其部下也全部被歼灭。

9年后,杀害刘志丹同志的凶手被俘,无疑是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部分战士义愤填膺,想要杀了史泽波为刘志丹同志报仇。

可我军一向优待俘虏,连日本兵都能受优待,更何况是我们自己国人呢。

至于刘志丹同志的牺牲,也不能全怪罪到史泽波身上。毕竟他们身处敌对阵营,各为其主,歼灭对手也是各自的职责所在。

因此,没有残害过老百姓的史泽波,也就没有被红军“算旧账”,反而因他抗日有功,又是阎锡山部中少数能打的将军,不但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他,刘伯承等军区领导人还亲自接见了他。

事实上,共产党的领导人惜才,如此优待史泽波,也是有意让其投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知,不论我军如何做思想工作,史泽波因阎锡山待他不薄始终不肯投降,更不肯透露一丝一毫阎锡山部队的情况。

对此,我军表示充分理解,也不急于逼他表态。

可后来整整2年过去,史泽波都不曾被感化,任打任杀,就是不愿弃暗投明。

看着如滚刀肉一般油盐不进的史泽波,徐向前最终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抉择。

03

徐向前和史泽波是同乡,两人也曾在战场上交过手。

1947年11月,徐向前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史泽波:“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彼时,国民党大肆欺压民众惹民愤,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已是民心所向,史泽波现在投诚符合大义,不会被视作不忠之人。

可道理都讲到这个份上了,史泽波仍旧冥顽不化,一心要回阎锡山那儿去。

如此一来,众人都认为史泽波可能“命不久矣”。

谁知,徐向前却决定“放虎归山”,还主动为其提供路费。

除此之外,徐向前更是为史泽波举办了一场欢送会。

临别之际,一军区领导对史泽波说:“回去告诉阎锡山,你这2年在我们这儿也过得不错,让他以后做事留一线。”。

话未说完,徐向前就赶紧制止,并让史泽波不要为我军说好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向前这么做,也是为史泽波着想。毕竟史泽波在红军根据地生活了2年多,现在回来还时常说红军的好话,试想阎锡山能再信任他吗?

那一刻,史泽波的内心五味杂陈,最终仍选择回了阎锡山的部队。

然而情况也正如徐向前预料的那样,阎锡山极其怀疑史泽波已叛变。

不然为什么史泽波害了刘志丹,红军却没杀了他,反而还搞个欢送仪式完好无损地将他放了回来?

从那以后,不得信任的史泽波,也就没能恢复从前的权势,只被安排干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史泽波都处在被怀疑、被冷落、被排挤、被试探的境地,这使得他原本一腔的热血,也逐渐凉却了下来。

直到史泽波担任由被俘获释官兵组建的“雪耻奋斗团”总指挥时,看着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他放任部下投降的投降,逃命的逃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赞叹共产党领导人的深谋远虑,其实,这才是徐向前主动给路费,帮助史泽波回去的真正目的!

只要史泽波活着回去,阎锡山部队里有意投诚的人,看到他就能相信我党优待俘虏的政策,让敌人从内部自我瓦解。

最终,当蒋介石败退台湾时,史泽波并未追随,而是返回河北老家,凭着祖传的中医本领,为村民开诊看病,更在改革开放后,成为了当地的政协委员。

04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优待俘虏政策,让国民党军官知道被抓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之后的国共交战,他们都不会打得很厉害,有的甚至还一次比一次敷衍。

阎锡山就曾在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上说:“延安真是把事情做绝了,放回被俘军官,让人用不能用,杀不能杀,也不能不管。”

对待敌人,我党并非只走消灭对方这一条路,反而创造性地以“优待俘虏”政策化重大矛盾于无形,一举多得。

诸如史泽波这样的国军官兵的人生经历,就很好地证明了我党优待俘虏政策的意义深远,和革命领袖的高瞻远瞩 !

这样的机智和胸襟,值得后辈代代铭记传承。

---end---

作者:欣与

编辑: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