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欧洲的天空被战争的阴云笼罩。

7月28日,随着一声枪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那场由德国和奥匈帝国挑起的冲突迅速席卷全球,各国纷纷卷入这场空前的混战。

在中国,当时属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正处于袁世凯的掌控之下。

虽然国内局势复杂多变,但这位权倾朝野的领导者,却需要面对来自国际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位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梁士诒,走进了袁世凯的视野。

梁士诒,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对国际形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深知,德国和奥匈帝国虽然实力雄厚,但与全球的力量相比,仍显得微不足道。

那场战争,非正义且难以持久,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正义的一方。

因此,他向袁世凯进言:

“德奥以小敌大,战之结果,必难悻胜。在我见,正不妨明白对德绝交宣战,将来于和议中取得地位,与国家前途,深有裨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思是说,由德国和奥匈帝国挑起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且与全世界力量相比,太过弱小,终究会失败。这时候我们应当与德国绝交,向其宣战。

到时候盟国胜利后,我们不仅可以以战胜国的姿态赢得较高的世界地位,同时对我国当时的处境和国家的前途,都大有好处。

梁士诒的这番话,字字珠玑,句句肺腑。然而,当时的袁世凯并未完全理解梁士诒的深意,也没有将他的建议放在心上。

转眼到了1915年。这一年,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这一条约的签订,无疑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耻辱和损失。

后来虽然经过修改挽回了一些损失,但那种被侵略、被欺凌的屈辱感,却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面对这样的困境,袁世凯再次陷入了沉思。他向另一位重要人物陆徵祥询问补救之策。

陆徵祥沉思片刻后回答道:“只有参战,到和会时再提出,请各国修改。”言外之意,只有参战获胜,方有挽救的资格。

袁世凯听完陆徵祥的建议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意识到这场全球冲突背后的复杂性和中国所处的微妙位置,他也明白,任何轻率的决定都可能对国家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因此,他并未立即做出决断,而是选择了谨慎观望。

然而,不久后,袁世凯因病去世,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中国是否应该参与这场世界大战?

在他去世后,北洋政府继续保持着“中立”的态度,没有向德国宣战。但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并未完全置身事外。

当时,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出兵参战,但却以另一种方式间接地支持了盟国。

我国向美、英、法等国输出了高达30万的华工,这些华工以勤劳和诚恳的态度,为盟国的工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世凯去世后,段祺瑞接过了政权的接力棒。与袁世凯相比,段祺瑞在对待国际事务上显得更为开明和果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深知,中国要想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高的地位,就必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决心。

基于这样的认识,段祺瑞在1917年8月14日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正式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

这一决定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勇气和决心,也为中国带来了诸多好处:

1、中国收回了德国和奥匈帝国在天津、汉口的租界,并撤销了两国的领事裁判权。这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2、中国获得了协约国的许诺,暂缓了“庚子赔款”的偿还,并且没有利息。这大大减轻了中国的财政压力,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3、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庚子赔款”被永远撤销。据数据显示,当时德、奥的赔款合计9400余万两,约占赔款总数的20.91%。

4、中国还获得了提高《南京条约》中规定的5%固定税率的权利,并在天津周围20公里内允许中国驻军。

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我国参战一年多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1918年11月11日画下句点,宣告结束。

正如梁士诒先生所预见的那样,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而英法两国也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消耗了巨大的力量,国力衰退。

1919年1月18日,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后协约会议在巴黎凡尔赛宫隆重召开。

当时,来自27个战胜国的10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战后世界的秩序。我国,作为战胜国之一,也受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史称“巴黎和会”。

虽然在巴黎和会上,我国因签字问题而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巴黎和会还是当年一战的参战,都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利好和深远的影响。

一、改观国际环境

在战争之前,西方列强对我国虎视眈眈,尤其是八国联军的入侵,让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西方的势力在我国土地上肆意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