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游戏陪玩

让她在网络上与多名男子相识

线下相约后

通过编造各种谎言骗取钱财

连闺蜜也被“拉下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央视《热线12》| “多面女友”落网记

从外地到江苏省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简称“扬州经开区”)打工的女子胡某认识多名男子后,一人分饰多角,还将闺蜜“拉下水”,编造各种理由骗取钱财38万余元。

2024年1月11日,经扬州经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胡某因犯诈骗罪被扬州经开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闺蜜陈某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两人均未上诉。

假扮“老公”向男友要钱

2021年7月,胡某在抖音上结识了四川男子黄某,网络奔现后发展为情人关系,并称自己正在和老公闹离婚。没几天,胡某就开始以各种理由向黄某借钱,热恋之中的黄某自然无法拒绝。

2023年3月,黄某接到胡某打来的语音电话。胡某谎称自己被抓,之前借的钱无法归还黄某,并求黄某再借一些钱将自己保释出去。她还称,这段时间会让自己老公与黄某联系,嘱咐黄某以自己闺蜜的身份与“老公”沟通,以免老公发现婚外情。黄某求爱心切,便加上了这位“老公”的微信。“老公”以需要缴纳罚款和保释金为由,多次向黄某借款,并承诺待胡某出来以后就卖车还钱。至5月,黄某共向胡某“老公”转账18笔计14万余元。7月,胡某联系黄某,称自己已回到老家,车卖了17万元,但因正在与老公诉讼离婚,无法立刻还钱。

此后,黄某多次联系胡某,甚至找到胡某的老家,始终没能见到胡某的影子,最后更是手机关机、微信不回,黄某这才意识到可能被骗,遂向扬州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报案。

胡某到案后,对其虚构、编造事实骗取黄某钱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所谓“老公”其实就是她自己的微信小号,一切都是她在自导自演。

缓和关系饰“哥哥”上线

胡某诈骗手段之老到,显然不像个初犯。经警方梳理分析,另两名受害者金某和刘某也逐渐浮出水面。与在黄某一案中假扮“老公”不同,在金某面前,胡某扮演的是“哥哥”。

2022年1月,金某与胡某通过手机游戏相识并迅速同居。在交往初期,胡某就告诉金某,自己有一个开赌场的哥哥。后来,她在与金某一次吵架后,用自己的微信小号扮演“哥哥”来加胡某好友,并劝解金某和妹妹好好相处。“我看这个哥哥对我俩挺关心,就没有多想。”金某说。随后,胡某不停切换“哥哥”和自己两个身份,以开赌场需要资金周转、“哥哥”被抓需要钱保释、家里出了变故急需用钱等理由累计骗取金某11万余元。

闺蜜情深竟沦为从犯

对于另一名受害者刘某,胡某没有选择“一人分饰两角”的手法,而是推出了自己的闺蜜陈某。

胡某与刘某于2021年相识,在2022年2月与金某同居后便逐渐疏远了刘某,甚至拉黑了他的微信。谁知,2022年6月到2023年7月,刘某多次接到胡某闺蜜陈某的电话,说胡某在看守所需要用钱。因为在与胡某交往期间刘某便认识陈某,知道陈某确实是胡某好友,刘某便应其要求,共向其转账12万余元。期间,刘某曾经去看守所打听,却得知并无此人。面对刘某的质疑,陈某称,胡某被关在另外的看守所里。

“她其实根本就不想和刘某见面了,只是想从他身上骗钱而已。那些骗钱的话术都是她用手机发给我,我再原封不动地转给刘某,1500元的好处费也是她主动给我的。如果我早知道这是诈骗,我一定不会帮胡某传这些话的。”得知自己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从犯,陈某悔不当初。

此案移送扬州经开区检察院后,检察官审查认为,胡某、陈某虚构事实诈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涉嫌诈骗罪。扬州经开区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定罪和量刑意见。

犯罪分子得到了惩罚,但被害人的钱财不能打了水漂。经检察官释法说理,胡某和陈某在审查起诉阶段主动退出赃款6万元。同时,检察官还编制案例宣传手册,多次赴街道社区进行宣讲,重点向大龄未婚人员宣传婚恋类诈骗的方式、识别的方法等,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鉴别能力。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来源:央视《热线12》、经开区院

编辑:卞洁璟、吴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