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董卓进京后,干的最出格的事儿,还不是弑杀大臣,也不是杀良冒功,而是废立皇帝,当然这种事儿历史上也有人做过,伊尹霍光就是古代的良相,为什么他们就成了明相,而董卓就成了残暴不仁的魔王呢?董卓想做伊尹霍光,却没有那么高的政治智慧,他立陈留王后
,弑杀了少帝刘辨和何太后,这就是为人臣的大忌。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陈留王,也许确实比少帝刘辨要强一点,但对于董卓而言,聪明的陈留王刘协比刘辨更好控制,才是他废立皇帝的真实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辨的母亲何太后,所代表的是何氏外戚势力,他是天子的生母,作为太后地位无人可以撼动,而何氏的门生故吏同样遍布天下,这份底蕴都是从小就失去母亲,被董太后抚养长大的陈留王刘协,无法与之相比的。世人往往只看到了董卓的残暴不仁,却往往忽略了他的阴险狡诈,作为西北势力雄厚的军阀,混迹多年的董卓,可不是仅仅个嗜血的屠夫。他年轻时就可以和羌人打成一片,用酒肉钱财和羌人贵族结交,和他们称兄道弟,懂得用趋利避害的道理去驾驭人的道理。这也是后来董卓可以在西北站稳脚跟的原因,人家提前就在为自己铺路,而不是等事情到了,才临时抱佛脚而已。

接下来说说董卓的倒行逆施。刘辨和刘协第一次遇到董卓时,正是两人被十常侍劫持获救的时候,董卓对他们大声问:“天子何在?”刘辨吓得支支吾吾,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毫无天子之威,而陈留王刘协主动走上前,指着长着大胡子,还有一脸横肉的董卓说:“大胆,天子在此,你还敢如此放肆,还不下马参拜天子!”董卓赶紧下马参拜,嘴里说:“臣董卓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当天他就问谋士李儒,“我看天子刘辨唯唯诺诺,毫无天子威严,反倒是陈留王刘协,聪慧机警、处变不惊,才是天子最佳人选呀!”李儒回答:“主公,古往今来行废立之权者,如伊尹霍光,都是古之名相,建立了极大的功勋,对于您树立威信至关重要,但也有很多人,身败名裂死于非命,请主公要三思而后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卓听得懂李儒的意思,他要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当然不是因为刘协聪明!就算陈留王刘协是个比刘辨更差的,董卓也会废立皇帝,因为这是董卓在短期内,树立自己个人威信的最好办法。有人会问不控制羸弱的刘辨,反而要废掉刘辨,而去控制比刘辨聪明的刘协,这不是折腾,给自己找麻烦吗?聪明不聪明并不重要,好不好控制才最重要,那么刘辨好控制吗?答案是几乎没办法控制,因为他的母亲何太后,支持刘辨的袁隗、袁绍,可都不是任人摆布的主儿!

首先说何太后。何太后出身寒微,他的哥哥何进是屠户出身,因此很多人说何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本身并没有什么本事!这只能说明把问题看的太简单了,何进通过妹妹入仕不假,但在黄巾起义爆发后,何进平定了马元义组织的起义,因功被拜为大将军。何进的弟弟何苗也是个能打的主儿,因平定荥阳的暴动而被拜为车骑将军,可见何氏并不是无能之辈。而内宫从来都不是个安宁的地方,陈留王刘协的母亲,就是死在何皇后的手里。内宫之地勾心斗角,何氏能够最后胜出,不搞好与十常侍的关系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说说汉灵帝对何氏的态度,外戚之祸一直是东汉的顽疾,十常侍得势,就源于对于外戚的制衡。东汉的皇帝很多继位时年纪幼小,外戚掌控权力,皇帝年长后想掌控权力,就必须通过宦官们向外戚夺取权力才行,因此十常侍掌权,那是因为皇帝的默许和需求导致的,如果离开了皇帝的话,这些宦官什么作用都没有!何氏权力滔天,汉灵帝也有所忌惮,他很担心少年天子没办法控制局面,于是汉灵帝组建了“西园八校尉”,这个组织的老大是蹇硕,他是汉灵帝最信任的宦官。汉灵帝想立陈留王刘协,除了刘协聪明伶俐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何氏的权力太大,而刘辨又是个懦弱无能的人,一旦汉灵帝去世,恐怕刘辨这个皇帝立马就会成为傀儡,对于深受外戚之祸的汉灵帝而言,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接受的。这和当初汉高祖刘邦想立刘如意而废刘盈的原因是一致的,吕氏的势力太大,而刘盈又是个羸弱之人,这才是刘邦想废长立幼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蹇硕不是何进的对手,最后又被十常侍出卖,成了何进的刀下之鬼,直到这个时候何进的表现都没啥问题,可不是很多人嘴里所说的一个杀猪的,能有什么本事的问题!但在处理十常侍的问题上,何进犯了错误,对于这些宦官,其实刘辨已经是天子,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他们本来兴不起什么波澜,但是袁绍等大臣对宦官们积怨已久,他们主张要把宦官斩尽杀绝,为此他们不断向大将军何进进言。何进去问妹妹何太后的意见,何太后对他说:“你我出身寒微,要是没有这些宦官,我们怎么能有机会成就今天的富贵和权力呢?”何太后是个明白人,如今蹇硕已死,儿子刘辨的天子之位稳如泰山,十常侍也只能俯首听命,你去逼迫他们干什么呢?

何太后知道狗急跳墙的道理,何进这么大张旗鼓的搞事情,肯定很难办成,就像曹操所说,你只需要几个勇士,去把十常侍这些首恶之人收拾了就行了,千万不要扩大范围,因为范围扩大后,这件事很容易被泄露出去,那么结果就是灾难级的。

皇帝和太后在内宫,哪里可是十常侍的天下,十常侍很容易就可以去控制皇帝和太后,到时候大将军何进只能是投鼠忌器束手无策,这点也是何进犹豫不决的原因所在。董卓进京并不是何进自己的主意,而是袁绍的建议,因此“引狼入室”这个词并不合适,如果何进不死的话,董卓进京后的结果很难说,因为大将军何进并不是死在愚蠢,而是死于太过自信上,他认为自己已经控制大局,十常侍都是案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但是他没想到十常侍不正常,来了个鱼死网破,他们假传何太后懿旨,把何进骗到宫里,然后封闭了宫门,来了个瓮中捉鳖。

接下来说说袁隗和袁绍。你认为“四世三公”的袁氏,可不是酒腩饭袋,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对于他们而言,何进和何太后就是暴发户,怎么能让一个杀猪的,掌控天下权柄呢?因此袁绍的建议,是别有用心的,激怒十常侍,让他们和何进火并,而后渔翁得利的人会是谁呢?只不过当袁盎、袁术弟兄,带着部队冲进内宫,顺道把大将军何进的弟弟何苗也给放倒时,似乎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可董卓的到来,让袁氏的计划落空,因为这个家伙不仅残暴而且狡诈,他扮猪吃老虎,把自己一直伪装的很好,直到他带着部队进京掌控局面后,才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绍当然不服,仗着他“四世三公”的背景,公开和董卓对着干,不过说了几句硬气话以后,袁绍去渤海做了渤海太守,发动天下群雄讨伐董卓,如果董卓好对付的话,袁绍还用逃跑吗?袁绍的叔叔袁隗被满门抄斩,这一步也在计划之中,你认为董卓不知道这么做,会让自己成为天下人的公敌吗?他当然知道厉害,也权衡过利弊,如果不杀了袁隗的话,难道让他和袁绍来个里应外合、釜底抽薪吗?

这些人都是背后支持刘辨的势力,董卓正是基于这些考量,才废刘辨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天子,因为刘协没啥背景,母亲王美人早就被何太后害死,而从小抚养自己长大的董太后也被何进杀害,你说他哪里有什么外戚势力和大臣的支持呢?因此立刘协为太子,才是最好控制的选择,刘协聪不聪明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人单势孤,这样的话,权臣就可以上下其手,便于董卓只手遮天了,这叫做独掌权力,而不是和何氏、袁氏共享权力,这才是董卓废掉刘辨并毒杀何太后和刘辨,改立陈留王刘协背后的真正原因和政治图谋。

回到现实中来,很多人对于晋升这种事儿很有意见,自己明明是业务骨干,干起活来一个顶俩,但是轮到晋级提拔,就被领导束之高阁了,背后的原因很清楚,晋级提拔看的是你背后的资源,而不是你的工作能力,因此没资源但能力突出的人,最务实的做法是趁着自己能力还在,多为自己争取些利益。当汉景帝刘启拉拢弟弟梁王刘武时,梁王刘武的谋士韩安国对刘武说:“大王,如今陛下最需要的,就是你的忠诚,因此您想要的,包括以前要了陛下没给的,现在尽管去要,陛下都会给您的!”果然汉景帝刘启有求必应,梁王刘武差一点就成了大汉储君,这就是抓住时机,为自己谋求利益的典型案例。

,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