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泰山的游客想必应该记得,在爬山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历代名人墨客的题字,形形色色各有千秋。除了古人题的字,新中国包括邓颖超在内的多位领导人也曾给泰山留下墨宝,但要说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估计很多人都要说是乔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乔石题写的内容是“海岱纵目”,虽然仅有4个字,但是行家都能看出,其中蕴含着多年的功力。都说字如其人,乔石的字不仅做到有堪比古人的笔意,还显现出现代的清新气息,自有一种儒雅的风格。看似简单的寥寥数笔却蕴含深远,这样的字也体现了乔石低调内敛的性格。

乔石原本姓蒋,乔石这个名字是后来参加革命后的化名。他于1924年冬天出生在上海,祖籍是浙江定海,祖父靠在城里摆摊为生。乔石的父亲在家中排行第二,年少时就离家到上海,也因此接受到了新式教育,后来以在一家商行做小职员为生,母亲是上海一家纺织厂的女工。乔石的家境很窘迫,家里还有几个弟弟,一家人过得紧巴巴的,但是家庭氛围很好,说到这里就必须要提一下乔石的母亲了。

他的母亲从很小时就进到日本人开的工厂做童工,可谓是受尽了苦难,在种种压迫下,母亲在乔石还不到一岁时就参加了工厂的工人运动。纺织女工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乔石后来回忆过,记得小时候在夜里经常能听到母亲痛苦的叹气声。尽管日子已经非常苦了,但是母亲还是咬牙送孩子们去读书,让他们能够接受正规教育。这也是乔石非常感谢母亲的地方,是她的开明才给孩子们的未来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父母微薄的收入应付一家人的开销是很困难的,所以乔石从上学时就开始自己负担生活,这也让他更多地体验了穷苦人家生活的艰辛。1940年时,16岁的乔石投身革命,同年成为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他参加革命的想法就是希望让全天下的穷人都能解决温饱问题,就是这样朴素的情感,指引他为革命奋斗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革命后,乔石就开始在上海的学生运动中发挥作用,他成为上海、杭州等地学运的骨干力量。他晚年时曾经评价过自己这段经历,当时处境其实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要时刻警惕特务。但即使环境再恶劣,他的革命意志都没有过动摇反而越来越坚定,所有的困难都成为激励他前进的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乔石被任命为杭州青委的宣传部部长,此后就一直从事青年人的宣传和统战工作。到1954年时,他来到了新的工作领域,先后担任鞍钢以及酒泉钢铁公司的重要职务。到60年时,他来到中央高级党校学习进修,学成后在中央的对外联络部工作,这一干就是将近20年。

在特殊时期,乔石遭受了极大的冲击,不仅被隔离审查和拘禁,还先后几次被下放劳动。恢复工作后,他被任命为对外联络部的副部长、部长,在推动中央各项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983年,乔石来到中央办公厅主持工作。

上任后,他开始着手进行各项改革,整顿业务,改变特殊时期等原因造成的效率低下等问题。转年,中央还任命他兼任组织部部长的工作,为了落实中央提出的干部年轻化的要求,他开始大力培养青年干部以及第三梯队的建设,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等工作的进行。

1985年7月,乔石被任命为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等职,他的工作中心开始转移到法制建设方面。身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他非常重视反腐工作的开展以及廉政建设的推进。在改革开放方面,他一直非常支持并宣传邓公的思想主张。90年代时,乔石牵头修改完善了多部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3年时,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乔石,成为正国级干部。

乔石有4个孩子,对于子女的教育,乔石向来都是非常严厉的。他对家人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出风头,做好自己的事!他的小女儿蒋晓溪曾经感叹,父母就是自己最好的人生导师。

在父母的鼓励下,她不断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走上了学医的道路,成为国内医学相关领域的专家。乔石的长子蒋小明也是一名优秀的国家栋梁,曾在全国残联等机构任职,2014年转到商界发展,如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他的大女儿乔凌以及次子乔东则更为低调,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从1997年开始,乔石逐步淡出政坛,开始享受难得的退休时光。他除了将自己以往的一些作品整理出书之外,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了书法方面。此外,他还热心公益事业,他捐了1100万元的版税成立了基金会,以资助与法律有关的公益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很多人提到乔石,想到的都是他对于民主法治建设的贡献,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把中国建成一个法治国家是他最大的梦想。乔石和妻子无论是事业还是子女教育方面,都为领导干部树立了典范,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