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记者查看后认为,这是细菌性流胶病在黄瓜瓜条上的表现。对此,该菜农十分认可,并表示当前仍有一些幼瓜上还存在流胶的情况。

那么,如何有效防治细菌性流胶病呢?记者认为,菜农在管理中应重点做好棚内温湿度调控、用药防治等关键性工作。

一是降低棚内湿度。合理浇水,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土壤墒情及植株长势等,安排好浇水间隔及浇水量,以小水勤浇为主。种植行起拱覆盖地膜,操作行内铺设稻壳或粉碎秸秆以降低棚内湿度。

二是提高植株抗逆性,早喷药预防。当植株徒长,茎秆含水量大时,也容易感染病害。日常管理中,菜农应注意均衡施肥,确保植株长势健壮。同时,也应不定期进行喷药预防。

三是减少传染源并切断传播途径。该病原细菌可从各种机械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植株。黄瓜在整枝打杈、摘心、疏花疏果等操作,多会形成伤口,使得发病严重。还可随浇水、昆虫、农事操作等在植株间传播蔓延。所以,菜农应在优化管理的基础上,及早摘除病果,减少病源;整枝打杈选择晴天进行,并做好伤口保护。

四是合理用药。病害发生后,可及时喷施春雷王铜或春雷·喹啉铜加中生菌素2次—3次,对于个别植株茎秆处的伤口较严重时,可将上述配方药剂和成糊状进行涂抹。同时,注意连续阴雨天时,配合空气消毒剂、微生物菌剂、烟剂或粉尘剂等交替使用,合理安排用药间隔,并注意持续用药,莫因不良天气耽误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丨刘志梅

校版丨马东亮

审核丨王兰坤

声明
本文系北方蔬菜报原创,
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