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首次授衔中,39岁的萧华成为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也是迄今为止人民解放军中最年轻的上将。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岁月中,萧华一直受到毛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关爱和提携。

毛主席和萧华的初见

萧华和毛主席第一次见面是在1929年4月,当时毛主席率领红四军一部来到兴国,住在潋江书院的文昌宫,老表们争先恐后地来看望。文昌宫前面的人越来越多,县委决定召开一个群众大会,让毛主席和这些老表们见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在主席台上,毛主席向大家挥挥手,随后进行了一次生动又有趣的演讲,而毛主席的演讲也引得不少老表们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大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天空中突然响起阵阵春雷,当时正是春旱的时间,这一场雨真的是及时雨。

毛主席笑着说:“这场雨下得真是好啊,你们看,革命一来年景都变了,变得风调雨顺了。”

毛主席这番话再次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而萧华也被毛主席的这番话所吸引,在台下不停地鼓掌。

在潋江书院里,毛主席起草并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为了能够更好地贯彻《土地法》,他主持举办了有40多人参加的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年仅13岁的萧华是训练班中年级最小的学员。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萧华的革命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不久后萧华担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从这以后萧华奔走各区乡,发动青少年参加共青团,扩充了不少人。

毛主席

1930年3月,毛主席再次率领红四军一部来到兴国,他仍住在潋江书院的文昌宫里。当毛主席从他人的口中得知有一位名叫萧华的年轻人很优秀的时候,立刻让身边的警卫员将萧华找来,想要和他了解一下兴国的情况和接下来的工作。

当警卫员找到萧华,并告诉他毛主席要见他的时候,萧华还是有些紧张的。虽然萧华不是第一次见毛主席,但却是第一次和毛主席近距离接触并谈话,因此有些紧张也是在所难免的。

萧华跟着警卫员来到书院,只见毛主席正坐在一张长条靠背椅上看《兴国县志》。萧华当即喊了一声“报告”,毛主席见状放下书,笑着站起来说:“你就是那个很能干的萧华?”

还没等萧华回答,毛主席又问:“你今年多大了?”萧华回答道:“我今年15岁。”

毛主席点点头,又问:“那你上过几年学?”“七年。”

毛主席对萧华很是满意,然后和他聊起《兴国县志》,随着两人慢慢熟悉起来,毛主席才将话题进入主题。萧华刚开始回答毛主席问题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的,基本是毛主席问什么,他回答什么。

不过由于萧华口齿伶俐,再加上熟悉情况,两人的谈话也越来越放松,毛主席对他也越来越满意,不停地点头,让他继续说下去。经过这次谈话,萧华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第一次中央苏区扩红的时候,兴国就有一万多名青少年参加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华

之后毛主席又两次来到兴国,先后找萧华进行单独谈话六次。萧华在汇报兴国共青团工作的时候,毛主席就在一旁认真地听、记,还时不时的插话,教萧华怎样做青年的工作,萧华在毛主席那里学到不少革命道理。

在第一次吃饺子的时候,毛主席就曾高兴地唱了一首山歌:“兴国出了个小娃娃,他的名字叫萧华,哎呦……”

有几次谈得晚了,毛主席就让人在自己的大床边搭一个小床,毛主席和贺子珍睡在大床上,萧华就睡在小床上。

不久后经过毛主席提议,萧华被调到红四军进行工作。1930年6月,14岁的萧华赶到红军总前委报到,在总部待命期间,只要毛主席一有空,就会给萧华介绍当前的革命形势和红军的情况。

当到了吃饭的时候,毛主席就会派人叫萧华去自己家吃饭。毛主席的饭很简单,几乎每顿都是南瓜汤红米饭,除此之外还会多一盘辣椒。

萧华和妻子

某次在吃午饭的时候,毛主席对萧华说:“你怕不怕吃辣椒?”萧华说:“辣椒有什么好怕的?我不怕!”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给他夹了一筷子辣椒然后说:“好!不吃辣椒不革命!”

没过多久萧华被任命为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此后又担任了团政治委员、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等职务。在担任红军青年部门负责人的时候,萧华的工作受到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充分肯定。

少共国际师

1933年春天,蒋介石集合50万大军、60多架飞机包围中央苏区,企图进行第五次“围剿”。由于苏区已经经历了四次“围剿”,人数不足,因此党中央决定扩大100万铁的红军,务必保证胜利果实!

参军参战的义务落在了苏区少年的身上,萧华积极配合中央的扩红工作。1933年萧华被任命为“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此时的萧华年仅17岁。

周恩来

要带领一万多名娃娃兵打仗,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周恩来鼓励说:“年轻的干部带年轻的兵,部队才更有朝气!”就这样17岁的萧华走上了少共国际师政委的岗位,成为红军最年轻的师职干部。

9月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少共国际师一开始只做掩护、运输工作,之后才成为主力作战部队。萧华率领少共国际师前往黎川,在拿口打了建师以来的第一仗。

士气高昂的娃娃兵们以一个营的兵力先歼灭敌军一个连,随后击溃敌军200多人的增援部队,紧接着他们又消灭了敌军一个哨排,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从此结束了从主力红军大哥们手中拿武器的历史。

在之后的团村战斗中,少共国际师打得慷慨悲壮,在某次阻击战中,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战士们面对正面进攻的敌人毫不害怕,弹药用尽了就拼刺刀和拳头。

一位小战士头部受伤仍不愿下前线,直到一颗子弹打中胸部才倒下,一位首长腿部受伤也不愿意下去包扎,而是坚持守在战场上,流尽最后一滴血。

经过反复的冲杀,少共国际师顶住敌军三个师的进攻,打死打伤敌军1000多名敌人,自己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师长吴高群壮烈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华

在中央苏区最后的日子里,少共国际师在驻地樟树、横村一线,以“短促出击”的方式,打阵地战和防御战。此后又参加了广场、驿前等重要战斗,在作战经验不足、枪支弹药缺少的情况下,他们的战斗力还是十分强,一点也不逊于红军主力部队。

少共国际师的出色表现也受到了红军高级指战员的夸奖和重视,而这一切都和萧华出色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分不开的。

在一次和红五军团13师的配合作战中,敌军部署了23个团,装备精良,而我方只有13师3个团和少共国际师三个团的兵力。

恶战开始前,萧华在战斗动员中说:

“同志们,我们的人数少,武器也比较差,但13师可是有名的大刀师,大刀片子抡起来可不得了,敌人闻风丧胆!我们少共师都是青少年,有不怕死的精神,你们必须以一当十,坚决守住隘口,保卫党中央!不能辜负组织对我们的信任。”

战士们听到萧华这番话后热血沸腾,打退敌人上百次的进攻,成功击毙敌军上千人。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长征开始后,少共国际师在湘江战役中名声大噪,也被组织安排担任后卫工作,掩护中央军委和中央机关过湘江,这也是一场非常严峻的考验。

战斗打响后,敌军为了打败少共国际师,派飞机扔下许多炸弹对他们进行轰炸。我军没有防空武器,只能拼尽全力与之对抗。在残酷的战斗中,全师将士同仇敌忾,几天都不曾吃饭和喝水,只为了打败敌人,圆满完成任务。

1935年1月,在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定了毛主席在党和红军中的正确领导地位。萧华和其他将士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格外高兴,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

遵义会议后,少共国际师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随后被编入各红军部队。萧华被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部长,仍然是师职干部。

周恩来

周恩来对萧华说:

“少共国际师作为红军中最年轻的一支队伍,经过和敌人的反复厮杀后,广大指挥员已经锻炼成我军的一支骨干力量,必将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少共国际师从成立到撤编的一年半中,陈光、吴高群、曹里怀、彭绍辉先后任师长,政委始终是萧华担任。少共国际师是我军历史上一支最年轻的部队,从少共国际师出来的人,都有较强的政治思想工作能 力,这源于萧华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出色的政工才华。

艰难过草地

进入草地三天来,战士们每天只吃两顿饭,都是青稞麦加上野菜汤。刚开始每顿都会倒上一小碗青稞麦,再放进脸盆里加一点野菜煮成稀汤喝。

萧华是和吴宗汉一起吃饭的,后来他见吴宗汉的粮食口袋里只有两三斤青稞了,便对他说:“这点麦子还要吃好几天呢,你就自己吃吧,我去司令部的同志那里混口饭吃。”

由于连续的艰苦行军,战士们的体力消耗越来越大,吴宗汉也坚持不住了。罗瑞卿看到这里连忙走过来说:“你身体不行了吗?现在看来,你不仅照顾不了首长,还需要首长照顾你,这样吧,你回保卫队吧。”

吴宗汉听后很难过,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就在这个时候萧华说:“你就回去吧,生病了就要好好养病,去保卫队,那里的同志们还能照顾你,大家才能胜利走出草地!”

吴宗汉再也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萧华用手替他擦去泪水,说:“老表去吧!我们还能经常见面的,等革命成功了,我们还要一起回兴国看望家人呢!”

走出草地后,作为前卫部队的红二师,在师长陈光和政委萧华的带领下,继续前行来到甘南的腊子口。腊子口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口宽仅有30米,两边是悬崖峭壁,中间则是一条沙河。

敌人派了一个营的兵力驻守在河口后边的山坡上,准备对我军展开猛烈的进攻。

前卫二师四团向腊子口发动猛烈的进攻,尽管敌军的人数和兵力都在我军之上,但经过激烈的战斗,双方还是不相上下。不过当时红军的右边还有胡宗南的主力部队,左边有杨土司的两万骑兵,如果此时被包围的话,那么我军将陷入重重危险之间。

毛主席和军团首长林彪、聂荣臻冒着大雨来到前线指挥所,听取报告。最终陈光和萧华决定由四团团长黄开湘带领两个连的兵力从左侧攀登岩壁,抄到敌人的后方进行突袭,再由杨成武带领六个连的兵力正面进攻。

黄昏时分,四团隐蔽展开任务,但非常可惜的是在敌人疯狂且强烈的火力下,进攻受到阻碍。陈光和萧华见状后带领17名战士,来到腊子口左侧的山脚下,由一名善于攀登的战士带着绳索进行攀登。

其他16名战士依次爬上崖壁,最终登上左侧的山顶,然后到敌人驻地的后方,用手榴弹对其进行轰炸。敌人万万没有想到红军能从自己的后方出现,一时乱了阵脚。我军趁机发起进攻,成功占领腊子口。

中央红军在1935年9月翻过岷山,抵达哈达铺。红军在此地进行了整编,萧华被任命为第一纵队第一大队的政委,杨得志则为第一大队的队长。

10月7日,在毛主席、彭德怀的指挥下,萧华和杨得志率领第一大队配合第一纵队其他部队,在青石嘴地区消灭了东北军骑兵第七师两个连的兵力,缴获了100多匹马,从这以后中国工农红军有了自己的骑兵部队。

不久后,萧华等人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抵达陕北。在此期间,萧华也曾多次完成毛主席交给自己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华和妻子

抗日战争期间,萧华担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副主任、第343旅政治委员等职务。

1938年年初,八路军永兴支队抵达乐陵,和当地的抗日三十一支队会师后,为了提高指战员的素质,组织专门成立了军政训练大队。学校内的老师大多为八路军领导干部和军事文化教员,特别是一些参加过长征、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红军。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萧华向来很重视干部们的培养,因此抵达边区后不久,他们便从长远抗日的角度考虑,决定更大规模的培养抗日干部,重点是在军政训练大队的基础上,正式创办八路军抗日军政学校。

学校以延安抗大为榜样,提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教员和学员们虽然都吃的是咸菜、窝窝头,条件十分辛苦,但大家的心态却很好,每天都在认真学习。

学校还让学员们参与政治活动,比如在1938年10月发生的挽留抗日县长牟宜之的事情。当时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来到乐陵,借着和萧华洽谈政事为名,企图劫持牟宜之去惠民。

在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和边区特委的发动下,抗日军政大学的学生和教员们一起参与了这场政治斗争。学员们团团围住沈鸿烈的汽车,导致其无法出城,最终留下了牟宜之。

1939年底,萧华奉命率边区主力转战鲁西抗敌反顽,从而离开了冀鲁边区。

能够再见到毛主席,真好!

1955年萧华被授予上将军衔,也是开国上将中最年轻的一位。9月底的一个深夜,刚刚被授予上将军衔的萧华来到毛主席的书房。毛主席和他聊了许多,不仅有之前发生的事情,还有两人共同经历的过往,长达三个半小时。

萧华见天色已晚,不想打扰毛主席的休息,便提出要告辞,毛主席望着萧华,眼中充满了关怀和期待:“你还很年轻,经历过一些事情后,要好自为之!”

1956年12月罗荣桓因为因为身体原因,不再兼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部长。因此萧华接替成为新一任的总干部部长,并兼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1963年罗荣桓不幸逝世,萧华开始主持总政治部的全面工作,1964年中央军委任命萧华为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如果有了解的小伙伴就会知道总政治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而萧华也是此部门成立以来第一个军衔为上将却担任“一把手”的存在。萧华担任总政治部主任期间,众多开国元帅和大将都健在,从这里足以看出毛主席等人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萧华和邓小平

1964年2月由于萧华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他累倒了,最后在周恩来总理和军委秘书长罗瑞卿的命令和安排下,萧华和妻子前往杭州养病。

当时全国正准备庆祝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的纪念活动,许多单位都约萧华写有关长征的作品。萧华早就有讴歌长征的冲动,再加上现在在杭州养病,有了空闲时间,因此他决定用组诗的形式来写。

为了写好组诗,萧华特意找来许多和长征相关的资料,特别是自己不是很了解的红二、四方面军的资料。最巧合的是萧华的妻子王新兰刚好是红四方面军文艺宣传队的队员,因此她成为组诗的第一读者和第一位征求意见的人。

这年9月到11月,萧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长征组诗”的创作当中。当萧华将完成的组诗上交给中央和军委的领导观看时,周恩来第一时间仔细阅读,并给他打去电话:“萧华同志啊,你为党、国家、人民以及子孙后代做了件大好事啊!我谢谢你!”

1974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25周年纪念日的前夕,北京派专人将出席天安门国庆观礼的人员名单送往长沙,请在那里休养的毛主席审定。毛主席看了看手中的名单,什么话也没有多说,直接将名单递给工作人员,意思是不满意,退回去重新写。

过了几天后,参加国庆观礼的名单再次来到毛主席的手中,毛主席看后又退了回去,仍是什么话都没有说。

9月29日,国庆观礼名单第三次送到毛主席的手中,他看了半天,拿起笔在上面写下“萧华”和“刘志坚”两个名字。

毛主席和萧华等人

1974年10月1日,萧华身穿笔挺的军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当他的目光落在毛主席身上的时候,心想:“能够再见到毛主席,真好!”

当88岁的朱德得知萧华参加国庆观礼的时候,高兴的不行,立刻让夫人康克清给萧华打去电话,说想见见他。萧华和夫人接到康克清的电话后也是十分激动的,他们连忙赶到朱德家,就这样近8年不见的朱德和萧华,再次见面了。

尽管两人已经快8年没有见面了,但他们的感情还是很好的。朱德一只手拉着萧华,另一只手拉着王新兰,仔仔细细的看了看他们,又问他们这几年过得还好吗。

朱德比萧华大了整整30岁,早已将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同样的萧华也将朱德当成父亲对待。萧华望着渐渐老去的朱德,内心别提有多难受了。

朱德看着萧华难过的样子也明白,他说:“萧华啊,你还年轻,还可以继续为党、为祖国工作几十年的!你可要振作起来,我们二万五千里和抗战都熬过来了,还会怕这点困难吗?千万不要灰心啊!”

朱德和萧华

1976年7月5日,在朱德辞世的前一天下午,萧华约萧劲光一起到医院看望他。当时的朱德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有许多话想和萧华说,但非常可惜的是身体不允许他这样做,朱德只能默默注视这萧华和萧劲光,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

1977年4月萧华担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对于毛主席的感情,萧华的初衷不曾改变过。萧华曾撰写长文回忆毛主席对他的教诲,还多次说过: “我萧华能够有今天,完全是党、毛主席的教育和培养……”#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