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健甲皆锐精, 旌旄映水翻朱缨, 我来问俗非观兵”。这是清代康熙皇帝东巡吉林城时,检阅吉林城水师后乘兴咏叹的诗句,结合吉林地方史料记载,吉林水师将士凛然受检的地点就应在如今松江西路南侧的江面之上,在当年,这里是吉林城的“头道码头”。

一、

清代的吉林城沿江地带曾有过多座码头,其中最上游的一座叫作头道码头。这座码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也有资料写作宁古塔将军萨儿吴代)在小乌拉兴建船厂,组建吉林水师。关于这个年代,虽另有“顺治十八年兴建”一说,但是无论哪种说法正确,码头的历史比起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才建造的吉林城要早,却是公认的事实。

头道码头最初是吉林船厂和水师营使用的军用码头,沙尔虎达率领吉林水师,曾以头道码头为基地,乘战舰顺江而下,在松花江上游弋巡逻。期间在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口附近与进犯的沙俄军队展开过遭遇战。吉林水师英勇无畏,对侵略者给予迎头痛击,取得到了战斗的胜利。随着雅克萨战役的结束,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东北边患解除,吉林城迎来了安定时期,船厂水师营固然尚在,但头道码头却逐渐成为烟火气十足的水旱码头。

得水陆交通便捷之利,吉林城迎恩门外很早就属于商贸比较发达的区域,头道码头一带亦是店铺栉比,客商往来,一派繁荣气象。史载从清代开始,木材一直是吉林城的大宗交易商品之一。每年清明之后,大批山区所产原木被结成木排顺江流运输,过阿什木税关卡后,木排会在头道码头集结等待木税局“估价”,头道码头也由此成为木材进入吉林城的首个集散地。到了每年入冬封江后,吉林城松花江面上会出现大批季节性冰上客栈——水院子,接待周围乡镇潮涌进城卖粮买货的百姓。这些冰上客栈由头道码头为起始,迤逦向东铺陈在江面之上。

进入民国后,头道码头在吉林城的经济生活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民国九年(1910年)六月,吉林地方商户捐资,在头道码头修建了一座石制码头栈桥,“桥底津梁直通大奖,为水运衢要。两边堤岸用石砌筑,底部用大木排敷以洋灰、沙石。桥之南北附设大小栏杆,能通行人。计桥东西长三丈五尺许,南北宽约二丈二尺许,桥之中宽一丈七八尺许”(《永吉县志-卷十三》)。可惜伪满时期兴建了丰满大坝,由于江流水量日减,加之铁路运输的兴起,水运价值骤降,头道码头的影响力逐渐变小,然而码头的衰落乃为时代进步的副产品,虽可感慨,却无甚遗憾。

二、

身为历史比吉林城还悠久的头道码头,在积年累月的历史演进中,难免在吉林城留下一些特殊印记,地名便是其中之一。和后来形成重要街道的二道码头、三道码头一样,头道码头也在所谓的“江坎儿”高地之上,留下了“头道码头街”的地名,不过头道二字常被省略,载入史册的多为码头街一名。在吉林市解放后,码头街变成了码头胡同,不过降级为胡同却没有消磨名称的生命力,当二道码头街和三道码头街湮没于历史,市容市貌几度变迁后,码头胡同之名至今仍在使用。

如今的码头胡同位于临江门广场西侧,一端在长春路上,另一端与松江西路相交,胡同路面不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街路与江岸垂直。这江岸就是吉林城头道码头旧址,如今则是松江西路的东段。这松江西路的主体是原来的船营街,不过与现代流行的认知颇为不同,松江东路东段在解放前并不叫船营街,而是另外一条街道。

民国时期,临江门外自南向北共有4条街道:天恩街、后新街(今长春路)、迎恩街(今西安路)、顺城街(现大部分为北京路西段)。其中天恩街以迎恩门为起点,过码头街南口后,才是船营街。一条不长的小街何以“天恩”为名,未见明确记载,但有两条原因却显而易见,可姑妄做为街名的来源。

天恩街的“天”字,应为天字号码头之意。古人习惯上以《千字文》中“天地玄黄”作为排序记号的称谓,“天字号”代表第一的意思。吉林城的头道码头本就有“第一”的含义,按惯例也是“天字号”码头,占《千字文》排序法的“天”字。天恩街的“恩”字,应是对应迎恩门的“恩”字。天恩街的名称含义即迎恩门外由南向北数的第一条街道。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地图中,尽管迎恩门早被改称临江门,但天恩街的标注仍赫然图上。

到了解放后,船营街将天恩街并入,道路的东端随之延伸到了临江门。从1950年开始直到1955年,船营街的路面由土路改建为混凝土路面。在当时船营街并非是滨江的道路,除码头胡同南口所对一段江沿外,道路与松花江之间还有大量民房。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修建临江游园,船营街才开始一步步变为滨江的街道。

三、

1984年,吉林市政府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头道码头所在的江沿,修建了一处面积不大的小型游园。1986年市政府拆迁游园附近平房居民260户,并于第二年延修江堤。期间填平土方,扩建了游园。当时的游园是一条花圃与绿带的长廊,自东向西,又依次分隔为春华、夏芳、秋实、冬青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布置了不同的石屏植雕,栽种了不同的树木花草,让每个单元可独自成趣,又浑然一体,这处游园也因此被定名“四季佳景临江园”。

1994年—1995年,船营街进行过扩建,道路两边的建筑物被陆续陆续拆除。到了1998年时,船营街进一步得到了修缮和拓建,街道也更名为松江西路。由于道路南侧的房屋被彻底清除,临江园也逐渐成为松江西路南侧尤为醒目的重要街道景观。

2004年本着设计理念生态化、建设标准国际化、资金运作市场化、工程建设社会化,吉林市政府实施的“清水绿带工程”让旧有游园的档次有了进一步提升,崭新的游廊、绿地、植被、广场相互叠错,提升了旧有四季佳景的档次,芍药园花圃、木栈道、休息区、健身区的兴建,进一步完善了游园的功能。“四季佳景临江园”也正式定名为“临江游园”,并由著名书法家金意庵先生题写了匾额。

尽管2013年吉林市重建头道码头(景观区)时,没有选择清代的旧址,但旧址所在地的临江游园却保持了压倒性的人气优势。此时的临江游园西起市政协门前江岸,东到临江门大桥桥下。每天,大量的老年人会聚集在临江游园,扭秧歌、跳交际舞、吹奏乐器、演唱歌曲、下棋打牌,游乐的老人们并非仅限于周边住户,其中不乏持老年卡乘公交车由江南江北赶来。一座休闲娱乐的游园早就成为吉林市最为著名的老年人社交场所,这里也凭借“老人乐”之类的坊间别称闻名全市。

在临江游园,除了老人们自发的活动,一些单位和集体也会在这里举行形式各异的文娱活动。2024年1月20日,“中国·吉林市国际冬季龙舟邀请赛”在临江游园松花江江边隆重启幕。这天寒雾迷蒙、江涛浩渺,一艘艘龙舟于激昂鼓点的催促下,在不冻的江面上破浪竞渡。这一刻,临江游园仿佛已穿越时光,回到几百年前“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的军港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鸣谢贾大为(易林学馆)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