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笔团

编辑 / 汤米

许多人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困扰:

无论自己多么小心谨慎和用心,似乎总是难以满足每个人的期望,经常不经意间让人失望或者冒犯了某人,因此感到郁郁寡欢。

实际上,宇宙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能达到绝对的完美。

对人类来说,这同样适用,我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将这一理念应用于人际交往,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同时让所有人都满意。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没有必要过分焦虑。

为了取悦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幸福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从长远看还可能损害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适度让周围的人感到失望,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一、内耗效应

群体心理学(Group Psychology)中,有一个名为“内耗效应(Internal friction effect)”的概念,这指的是资源分配不均引起的负面后果。

我们如果从小得不到父母的无条件接纳,可能会导致长大后不尊重自己的需求,进而引发内耗。

具体来说,有些人为了争取更多来自父母的注意,可能变得异常迁就。

他们通常成长在一个严苛的家庭环境中,孩童时期便树立了“只有符合他人期望才能获得爱”的心态,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个人的价值应来源于内心的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总是关注他人的看法,就会逐渐失去自我。

二、学会尊重自己

精神分析学的视角来看,父母在我们童年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许多父母对此并不重视,他们认为孩子应从小学会承受困难。

例如,父母的过分指责可能使我们难以接受失败的现实,只想不断变得更好。

然而,强迫自己不断进步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真正的成长是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开始的,你所做的每件事应该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因为别人的期待。

我们如果一味地去迎合他人,反而可能导致别人不尊重我们,甚至对我们进行侵犯。

在校园暴力事件中,通常受害者都是那些最为忍让的人。

许多人害怕表达愤怒会导致关系破裂,但事实上,结束一段关系的后果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严重。

而且,真正稳固的亲密关系不会仅因一次情绪失控而结束。

三、避免成为隐秘自恋者

尽量不让别人失望可能看似是一种谦逊的态度,但这样的行为可能表明一个人极为自负。

哈佛医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克雷格·马尔金(Craig Malkin)提出,隐秘自恋者(covert narcissist)并不真正考虑到他人的感受。

他们关心他人,仅仅是因为希望塑造一个关爱他人的形象,以此满足自己对社会印象的需求,因为自恋者最看重的是他们自己的形象。

尽管他们表面上看似不拘小节,但在冷静的外表之下,他们心中实际上渴望着被他人注意。

这种行为是因为他们在潜意识中试图逃避回到那种熟悉的、源自童年的人际交往模式。

四、模糊的边界意识

在中国这样重人情的社会中,人们常常忽视“边界意识(Boundary consciousness)”。

这种现象导致了我们在不言而喻的社交规则中,往往默认允许他人侵犯我们的个人界限。

我们在集体社会中生活,常常成为“乌合之众”,这样的群体最排斥那些不愿随大流、忽视“人际权力”的个体,以维持一种“施压就能控制他人”的人际规则。

许多人习惯于通过施压来控制他人以获取利益,他们越来越熟练地使用道德绑架、利用共情等技巧来操纵他人。

虽然施压可能带来暂时的满足感,但如果压迫和控制的对象是你自己,你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绝不应该允许别人控制我们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坚持认为相互控制可以加深彼此的亲密关系,那么这可能是因为你自己的“边界意识”不够清晰。

为何你习惯于被控制?

因为别人的行为确实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影响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道德层面的,另一种是利益层面的。

例如,街上的乞丐向你索要钱财,或你的家人催促你早日结婚,这些都是对你造成道德压力的行为。

在除了反社会人格的情况外,我们大多数人本能地拒绝承认自己是“坏人”。

因此,在这个物质充斥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希望拓宽自己的社交圈,即便这意味着牺牲一部分个人利益,他们也不愿被排斥在群体之外。

如果别人指出你的道德问题,你将面临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在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影响下,无论一个人的成就如何,他都必须表现出道德的高尚。

因此,我们在人群中经常会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担心自己的行为失当而不被他人接纳。

如果你能在感受到压力的时候冷静分析压力的来源,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其实你并不那么在乎那个人或那件事。

让自己成为真实的人,而不是追求完美无瑕的神。

让人失望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让自己失望。

在一定程度上让身边的人失望,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