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八年正月,一个寒风凛冽的午后,湖北麻城一农户家里,一对小夫妻发生口角。

妻子杨氏怒气冲冲地夺门而出,丈夫涂如松没有去追,只是余怒未消地看着妻子消失在通往村口 的小路上。

盛怒之下的涂如松可能怎么也没想到,妻子的这一走, 就此将他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五年噩梦即将拉开序幕。

同时,一件历时五年,牵连众多官员,甚至惊动雍正和乾隆两位皇帝的大案即将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半个月后,涂如松的气消了,就起身到妻子娘家去接人。

谁知杨氏根本不在娘家。

杨氏的哥哥杨五荣听闻妹妹已半个月没见人,又想到妹妹平时提过,他们夫妻不甚和睦,时常吵架,就咬定是涂如松心胸狭隘杀害了妹妹,这会跑过来找人,分明是恶人先告状。。

这边涂如松也懵圈了,妻子去哪儿了?他震惊之余,脑袋快速飞转,妻子不见了,杨家人还诬赖他,肯定是杨家人想拆散他们,把妻子藏了起来。

就这样,两人谁也不甘示弱,互相指责谩骂,吵闹起来,杨家族人也赶来助阵,越闹越大,最后竟折腾到县衙。但因双方都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只是打嘴仗,知县也无法断定孰真孰假。

杨氏失踪一事陷入僵局。

杨五荣不甘心就此罢休,他向族人杨同范求助。杨同范是秀才,读书人,见多识广,点子多。他给杨五荣出了个主意,去找个证人来就可以搞定。杨五荣当即心领神会,找来一个无赖赵当儿,给了他些银钱。

赵当儿这种人有奶便是娘,见钱眼开。他径直到县衙作证说,看到涂如松杀了杨氏,说得有鼻子有眼。

知县马上传涂如松到衙门,最开始涂如松一口否认。但这个知县也是糊涂官,不经侦查就认定涂如松是狡辩,用酷刑逼其供认杀人罪行。涂如松一介农夫,哪见过这种阵仗,最后屈打成招供认杀了杨氏,将尸体扔到池塘里。

但是池塘水抽干了,却没有见到杨氏的尸体。县衙不依不饶,继续逼涂如松交代尸体的下落。涂如松真是欲哭无泪啊,他压根就没杀人,去哪找尸体呢?

涂家人目睹儿子受了不白之冤,自是不服,拼了命地四处奔走,一纸诉状告到省城阜司(省提刑按察司)衙门。阜司衙门看了诉状之后,即发回麻城县重审。

恰好此时,麻城县原来的知县调离,新来了一位代理知县汤应求。

汤应求是位认真负责的官员,他重新审理此案,发现诸多疑点。

赵当儿原本想着胡诌几句,混几两银子花,没承想这位新来的知县明察秋毫,终于扛不住了,供出自己做伪证的事实。至此真相大白,涂如松无罪释放。杨同范因行贿讼师,被革去秀才功名。

杨氏失踪一事,似乎到此就告一段落了。但是,这件事情留下两个尾巴,一个是杨氏始终没有下落;另一个就是杨同范失去秀才身份,恨意难平,伺机报复。

就是这两个尾巴,使这个原本普通的失踪案件,最后竟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而秉公办案的麻城知县汤应求也因此锒铛入狱,备受折磨,几近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