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的确是历史上“纸上谈兵”的正牌代言人,但其实有点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他入职60天就让40万人被活埋,然而你知道什么叫长平之战吗?

在此之前秦赵对垒3年,交手无数次,大家都清楚白起野战当世超一流,偏偏要求赵括去以卵击石,以成敌人的功勋?

长平一战,秦国倾尽全力,全国二次动员,十五岁以上都要拉去填线,廉颇的想法没问题,苟的确能拖久点,可最关键的是赵国的国力撑不住啊。

如果秦军只是想打个击溃战,打了就收,那廉颇的战法没问题,然而现实很残酷。

秦国是想打灭国战,前后持续3年,赵国的国力更弱。

区区一个离间计你觉得赵王真看不出来?不要太天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马迁说得很清楚,离间只是一个因素,问题的核心是赵王明白廉颇的战法是无源之水,商鞅变法后秦国兵员无解,拿下四川后又拉开了国力差,根本就耗不下去。士兵一挨饿军队就崩盘,尔等网络大聪明考虑过没?

廉颇的战略是撞大运,2国的后勤谁先垮谁就赢。

中途换赵括当主帅,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的背锅侠,原因只是他的老爸是名将?

很多网络大聪明又跳出来了,敌人上40万,自己同样40万,打不赢就是战术不行。

不好意思,太史公也说了:让你近50天不吃东西上战场试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是在赵括的指挥下,赵军还真就上了。

赵国变法以来,向匈奴学习骑射之术几十年了,论勇猛绝对没输过。

所以赵括就是如此背了黑锅。

可即使是背黑锅也是站着背的,全军陷入死地且完全断粮的基础上,足足死撑了60天。

捎带歼灭秦军20万正规军,自己带着贴身内卫奋战至马革裹尸,在重围中以死报国。

合眼的那一刻,赵括是输给了白起,不埋汰。

白起为啥要坑杀赵军40万?收编过来不香吗?说明历经此战秦国也竭尽全力了,不埋汰。

然而奇怪的是,所有人都说赵括太糟糕,还为其创造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来羞辱他,你知道吗?纸是几个世纪后的汉朝才发明的。

能指挥几十万规模的军队,到了21世纪还被一次次鞭挞,被钉在耻辱柱上。

所幸的是,400多年后,有个叫马谡的在一个叫街亭的地方出名了。

所以这个锅终于有人来分担了。

从赵括的角度来看,这个马谡和他一样,肯定有难言之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仔细一看,估计要笑掉大牙!

赵括带领40万人和秦军斗得有来有往,还撑了60天,起码带大部队的水平是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马谡区区2万规模,结果哈不清被打得屁滚尿流。

赵括的对手是武庙排第一的白起,就算换白起自己去当赵军统帅也未见得有什么良策。

你马谡的对手是连武庙都入不了围的张郃,在巴郡被张飞玩得团团转。

赵括面临的处境是必须出击,否则国家就撑不住了,君子有所不为而勉力为之。

你马谡要完成的是操作简单但意义关键的普通业绩。

倘若诸葛亮手下有赵括,别说坚守2个月,只1个月,蜀军主力就把雍凉消化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马谡是诸葛亮想锻炼新人,让你历练历练,战场环境都为你研究透了,正确打法都给你说清楚了——坚守住就行,一伐的初步目的就达到了。

如果2人互换位置,赵括简直不要太高兴。

公元32年,隗嚣起几万西凉兵,被刘秀的2千边军在略阳拦了120天。

诸葛亮让马谡在略阳周边的街亭驻扎,肯定是掌握相关地形,精心准备的防御阵地啊。

还拨了足足2万人,和魏军千里驰援的万把人对抗,这力量对比应该是绰绰有余啊。

结果呢,马谡偏要上山安寨,让前半辈子就没走过运的张郃一次刷够军功,摇身一变成了五子良将。

即便如此也都还好,你马谡毕竟是想扩大战果嘛,然而末了放弃军队只身跑回汉中,就这?你马谡也配跟战死沙场的赵括比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括类似于:一个数学成绩很好的人,胆子小不愿去,其他人逼他去,卷子上面写着:试论费马大定律。

马谡类似于:一个自我感觉历史很好的人,主动去参考,卷子上面只有一道单选:“先主”是指谁?A:刘邦。B:刘秀。C:刘协。D:刘邦。

结果马谡选了C……

甭提赵括了,如果让我去守街亭,这题也简单啊。

像我这种没指挥过古代军队的,直接当甩手掌柜,放权给王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