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1924年,孙中山为了建立一支纯正的革命军队,培养自己的军官,建立了黄埔军校,并让蒋介石担任黄埔军校的校长,廖仲恺担任党代表,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从1924年到1949年,黄埔军校一共招生了23期学员,培养了30多万名黄埔军人,其中包括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一样的军校

黄埔军校相比于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来说,只能算是一所陆军军官速成学院,每一期学员只进行几个月的军事学习和训练。但是这所学校的学员却是由当时中国的青年才俊组成,都有为国为民的理想和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黄埔一期陈赓

黄埔军校最初组建的时候,教官由中方教官和苏联教官组成,中方教官大都毕业于保定军校,日本陆军大学,日本士官学校等,苏联教官则是以“苏联顾问团”的名义在黄埔军校中活动,苏联派出的教官都是苏军中非常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们分布在炮兵,步兵,工兵,军需,交通,通讯,卫生等各个教学岗位上。

在黄埔军校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黄埔三杰,他们分别是蒋先云,陈赓,贺衷寒。蒋先云是共产党员,早期曾跟随刘少奇搞工人运动,他也是黄埔一期中最为优秀的学生,从进入黄埔学校到毕业,所有的考试,蒋先云都是第一名。

但是在众多黄埔生,蒋介石最为器重的就是陈赓,当时有一句顺口溜:“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陈赓的腿之所以闻名黄埔,是说他机灵敏捷,侦察、攻城都能建功。

1925年10月1日,国民革命军举行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任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攻克惠州城后,陈赓由于作战勇敢,蒋介石就下令调他的连队到总指挥部担任警卫任务。但是没过多久,由于轻敌等原因,蒋介石的指挥所被陈炯明的部队包围,命在旦夕。

蒋介石当时感觉到很绝望,拔出佩剑要自杀,陈赓一把夺过短剑,劝道: “你是总指挥,你的生死会对整个战局发生影响,这里没有黄埔的正规军队,赶快离开这里,再不走就晚啦!”之后背起蒋介石顶着枪弹就往河边跑,掩护蒋介石过河到了安全地带,之后陈赓又徒步160里送求援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黄埔一期徐向前

陈赓由于情商很高,和很多黄埔同学的关系都很好,在黄埔军校里,有一次进行队列练习,陈赓看到关麟征一本正经地站在那里,就想戏弄他一下,于是做鬼脸把关麟征逗笑了,教官看见后,抬手就给了关麟征两巴掌,怒骂道:“你们看看陈赓,这才是黄埔军人的榜样。”关麟征有苦说不出,陈赓反而得到了教官的表扬。

同室操戈

早期的黄埔,汇聚着四方英才,他们为了心中理想的旗帜,在珠江口的蒙蒙烟雨中,接受狂涛怒浪的洗礼,共同守护着心中的那份神圣。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随着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而终结,双方分道扬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黄埔四期林彪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之后,黄埔军校的同学各奔东西,开始了十余年的同室操戈。1935年1月,黄埔一期生刘畴西率领红十军团作战时,被黄埔一期毕业的俞济时俘虏,二人在黄埔的时候就很熟悉。俞济时把刘畴西俘虏之后,也想和老同学叙叙旧,但是看到刘畴西衣衫褴褛,自己却身着将军服,于是一句寒暄也没有说,就按照蒋介石的指示,把刘畴西杀害了。

后来黄埔一期毕业的黄维知道了这件事,当面损俞济时:“那么冷的天,你也应该叫老同学吃顿好饭,穿件棉袄!大家同学一场,你也太狠心了,况且畴西在东征中已经截去了左臂。”

1932年6月,蒋介石指挥50万大军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而在交战的双方,都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军事将领,黄埔生都是双方的数量。

在国民党方面,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亲自挂帅,参战的黄埔系将领有,黄埔一期毕业的第一师师长胡宗南,黄埔一期毕业的第二师师长黄杰,黄埔一期毕业的第三师师长李玉堂,黄埔一期毕业的第四师师长徐庭瑶,黄埔一期毕业的第十师师长李默庵,黄埔一期毕业的第88师师长俞济时等。

和国民党军对阵的,是鄂豫皖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为黄埔一期的徐向前,参战的黄埔生有黄埔一期毕业的红十二师师长陈赓,黄埔一期毕业的红25军军长蔡升熙,黄埔四期毕业的独立第一师师长曾中生,黄埔四期毕业的红十师师长倪志亮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黄埔一期杜聿明

双方在七里坪地区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战斗,连陈赓都说:“七里坪之战,比任何一次内战都要为之惨烈。”此战后,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到了川陕交界,开辟了川陕根据地。

共御外辱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中出现了很多投敌叛变的败类,但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很少有卖国求荣的。在民族危亡时刻,国共两党的黄埔军人率部拼死抵抗外敌入侵,用血肉之躯和侵略者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黄埔三期王耀武

淞沪会战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初期,中国军队的总指挥是黄埔军校教育长张治中中将,他调遣的部队也都是黄埔系精锐,如黄埔一期生孙元良的第88师,黄埔一期生王敬久的第87师,黄埔一期生宋希濂的第36师,这些都是黄埔系武装起来的精锐。

之后随着中日双方的不断增兵,还有大量的黄埔系军队投入到了这场会战中,交战的第二天,第88师264旅少将旅长,黄埔一期毕业的黄梅兴在战斗中牺牲。87师从8月13日到11月9日,一共了三个月,先后补充兵源4次,每次都补充两三千人,但是广大官兵依然毫不后退,和敌人血战到底。

黄埔一期生夏楚中的98师,黄埔一期生李延年的第九师,黄埔一期生彭善的第十一师,黄埔一期生黄维的67师,黄埔二期生钟松的第61师,黄埔一期生李玉堂的第三师,黄埔一期生俞济时的第58师,黄埔一期生胡宗南的第一军,黄埔一期生李文的第78师,黄埔一期生黄杰的第八军,黄埔一期生桂永清的黄埔军校教导总队,除了华北抵抗日军的汤恩伯十三军,李默庵十四军,蒋介石的黄埔学生军全部都投入到了淞沪战场上。

胡宗南的第一军是蒋介石起家的部队,调上来后立刻和日军展开了冲杀,寸土必争,第一军几乎全部打残,营以下军官的伤亡率超过百分之八十,胡宗南后来看着伤亡的数字说:“黄埔生在这一战要打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黄埔一期李玉堂

黄埔一期生,第67师201旅少将旅长蔡炳炎,在罗店争夺战中,亲自率领两个营和日军展开白刃战,最后壮烈殉国。黄埔六期生,第98师第583团三营营长姚子青中校,率领所部顶住日军30多艘舰艇和10余架飞机,对宝山的七天猛烈轰炸,最后全连除一人派出去报信外,姚子青和剩下的500多名官兵全部阵亡。

在撤退的时候,黄埔四期生,第88师中校副团长谢晋元,率领400多名官兵在苏州河北岸坚守,掩护主力后撤。为了迷惑日军,他们号称有800名壮士坚守仓库,日军向四行仓库发动数十次进攻,但是都被谢晋元率部击退。

三个月的淞沪会战,可以说把蒋介石的黄埔系几乎全部打光,尤其是中基层军官,几乎出现了断层,之后黄埔军校不得不西迁到成都。

除了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在抗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也有大批黄埔生,他们也为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黄埔四期毕业的林彪,担任八路军115师师长,黄埔军校政治部教官聂荣臻担任115师政委。

黄埔一期毕业的陈赓,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黄埔一期毕业的徐向前,担任八路军129师副师长,黄埔四期毕业的倪志亮,担任八路军晋冀豫军区司令员。黄埔五期毕业的宋时轮,担任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团长,黄埔五期毕业的张宗逊,担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旅长,黄埔一期毕业的左权,担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黄埔军校教官叶剑英,担任八路军总参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德械师士兵

在抗日战争特殊时期,为适应抗战需要,黄埔军校在各地设立分校,培养军校学生,为抗战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补充前线兵力。据日本投降后的统计显示,黄埔毕业生在战后幸存者仅11000多人,也就是说,抗战期间为国捐躯的黄埔生,不少于十万人。#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